当代青年亚文化研究与广告学教学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传播的目的就是要引起消费者注意,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促进其购买行为的发生。当代青年是消费市场上的生力军,他们决定着未来消费市场的走向,青年消费群体无疑是广大广告主争夺的对象。然而,每一个消费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归属,以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当代青年有自己的文化归属,呈现出其特有的亚文化特征。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对广告学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青年亚文化的特征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K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青年亚文化就是指在青年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它与社会主导性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甚至带有叛逆、颠覆色彩。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学者集体撰写了一部叫《仪式抵抗》的着作,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的亚文化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构成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反抗,在当时的社会情景下,阶级的对立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平民阶层的青少年因无法进入主流文化而自创了一种时尚文化,这一文化富有反抗的象征意味。
当代青年亚文化已经挣脱了阶级斗争的藩篱,体现的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网络时代给青年亚文化提供了繁荣发展的生态环境,给予人人参与的自由。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年轻人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影响力。由此,在网络上他们创造了专属于自己的亚文化形式。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构筑了一个虚拟的狂欢场,使青年能自由地行使自身的话语权、形成对主流文化抵抗的场地,让他们在精神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宣泄。
二、当代青年亚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
由于青年是消费的生力军,许多广告主把他们当做争夺的对象,因此在广告制作方面,充分利用了当代青年亚文化,以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起到说服的效果。
1. 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内容。
广告的内容是广告信息的载体,以青年关注的事件作为创意内容,更能贴近青年消费者。百事可乐为了与可口可乐竞争,把自己定位在年轻人喝的可乐上,很多广告都体现出青年亚文化的叛逆、颠覆的色彩。如百事可乐2010广告《酷游记》,就是是对《西游记》的颠覆,故事发生在火焰山,唐僧师徒四人极度口渴,又撞见了“妖怪蜘蛛精”,多亏及时拿出百事可乐,化解了这场灾难。其中的角色蔡依林是孙悟空,罗志祥是猪八戒,黄晓明是沙僧,古天乐是唐僧,张梓琳是蜘蛛精,片中人物的装束极富现代感,且女版悟空更具有颠覆性。这样的广告拉近了与青年消费者的距离。
2. 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表现形式。
为了贴近青年消费者,许多广告就采用当代青年热衷的亚文化表现形式,比如恶搞、网络词汇运用等。2006年胡戈根据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无极》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传播之后,从此恶搞在网络上迅速流行,恶搞幽默风趣,夸张讽刺,是青年们在压力之下地自我释放。网络语言如hold住、萌、坑爹、你懂的、肿么啦、吐槽、有木有、屌丝、元芳等,已成青年们的常用词汇。如七喜网络视屏广告’七喜的几则网络视频广告集合了多种青年关注并参与的网络热点,包括大量网络热词、年度网络热点事件及人物。如《史上最爽的7件事》中,包含“国足”、“抢盐”、“李刚”、“加薪”、“和谐”这些关键词;《史上最绝蝴蝶效应》里“微博控”的概念、“坑爹”等热词;《史上最给力许愿》以“穿越”为主线、“小月月”担纲的恶搞,无不刺激着年轻人的兴奋点。且与品牌信息紧密相连,广告诉求点突出,频繁出现促销主题:27%的中奖率。由此引发青年的关注及快乐分享。
3.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传播形式。
当代青年对信息的接受已经远离了传统的四大媒体,他们最大的信息接受媒介来自于网络,而且网络巳经成为青年亚文化的诞生地和传播的途径,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当代青年亚文化。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广告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在传播上极具青年亚文化特点。如2010年韩寒代言的的凡客诚品的网络广告,“爱网络,爱自由,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我只代表我自己,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此次广告成就了一次网民的狂欢,网民们主动参与信息传播,使凡客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带来了销售的上升,同时也留下了“凡客体”一词。
三、当代青年亚文化研究与广告学教学
由于亚文化构筑了当代青年的精神家园,影响到了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是广告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应重视以下方面:
1.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的存在形式。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主要存在于网络,其形式有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分享、网络语言、网络恶搞、网络人物、网络事件、网络意见等。这些都表现出青年张扬个性,娱乐自我、挑战权威,渴求平等,争夺话语权的心理特点。因此,研究这些形式,有利于运用这些形式进行广告创作
2.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消费行为。广告需满足消费者文化心理的需要。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广告,必须千方百计迎合他们的的心理需要、文化品位,思维模式和生活状态。当代青年个性、思想活跃、求新求变,消费紧跟时尚,当代青年亚文化对青年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消费更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意义。研究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心理特点及消费行为,这样才能使广告更贴近青年消费者。
3.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特点。传播学家E.卡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需求——需要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即“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当代青年亚文化的传播形式主要是网络传播,参与成了网络时代亚文化的特征。网络将传统媒介传播的单向传播转换为多向交互式传播,由滞后性传播转换为即时性传播,“青年亚文化实践活动和文本内容的便捷上传、下载和在线生成,传者和受者的合成及互为转换,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互动聚合,均从物质、时间、空间、技术等多方面突破了原有的社会和技术藩篱,真正使青年亚文化实现了近乎无障碍?的传播。”青年们在整个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了精神和物质的满足。教学中研究青年亚文化的传播特点,有利于把握针对青年目标消费群体的广告的传播形式。
4. 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创意间关系。文化与广告创意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消费群体都有其文化背景带来的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研究研究青年亚文化与广告创意间关系,抓住当代青年亚文化与商品信息的最佳契合点进行广告创意,方能在广告中体现出当代青年的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切合青年的需求。
总之,针对青年消费群体的广告如果能够契合他们的亚文化特质,就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就能更好地传递信息;反之,如果不了解当代青年的文化特质,不能用他们特有的符号系统进行表达,则不会被他们认可。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亚文化,对广告学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植静(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上一篇:基于信息理论的广告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