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分析广告人才市场的现状和课程设置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6-11-14 17:31


广告学本科课程的内容编排直接决定其所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直接影响广告学专业的教育质量。要培养高水平的广告人才,必须重视广告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编排。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多宽泛、空洞,没能体现国际化、全球化趋势,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不适应现实社会发展需要。为适应广告行业发展趋势,高校应积极思考广告学课程内容的创新机制。


一、中国广告人才市场需求与广告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大广告产业”形态。所谓“大广告产业”,是指在产业融合背景下形成的跨传统广告业边界的产业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数字化、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以这些技术为支撑的部分行业边界逐渐模糊。行业边界模糊后,产生了诸多新业态,也形成了诸多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传统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为顺应此趋势,广告业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逐步融合各类媒体,取长补短,打破公关、促销、CI等行业间界限,不断向“大广告产业”形态发展。此外,在向“大广告产业”形态发展过程中,传统广告产业结构也出现了两种转变:一是在产业发展外延上,传统广告产业不断聚集化、规模化;二是在产业内部分工上,传统广告产业逐步走向细分化,出现诸多新兴服务部门,如公关公司、促销公司、媒介购买公司、事件营销公司等,且这些细分化的服务部门对专业程度与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广告产业间的高度融合与内部结构的细分化,要求广告人才首先要打破单纯广告专业的限制,了解更多新兴技术与相关知识,扩宽相关知识领域。为保证产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大广告产业”的发展趋势,高校对广告人才的培养要朝多样化方向发展,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但实际上,面对传统广告行业结构调整与“大广告产业”发展趋势,中国广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并未真正适应广告产业发展要求。中国广告教育起步于1983年,当时全国有厦门大学与北京广播学院两所院校开设广告专业。1993年增至22所;1998年增至51所;1999年因大学招生规模扩大,广告专业以每年约20所的速度增长,至2007年已达300多所,增长速度惊人,但教育质量没能同步增长。进入21世纪,中国广告教育虽已开始重视教学质量,但在课程内容创新等方面还做得不够。高校广告专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集约化开放式的方式编排广告专业课程,推动广告教育向纵深发展,努力培养宽口径、种类全的广告专业人才。


二、广告学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校广告教育基本形成以广告学为主干的课程体系,并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培养路径等方面形成固定框架。但随着“大广告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一些新的观念不断融入,国内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出现了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科专业定位不精确。广告学以传播学、管理学与艺术学为基础,属于交叉学科。国内外诸多高校倾向于将其纳入传播学领域,将其归为应用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在2005年美国高等教育广告项目专业归属中,新闻与传播学院开设广告项目的有140所,而在商学院开设广告项目的仅有8所,没有在艺术学院开设广告项目。可见,将广告学纳入传播学领域已成为美国高校的共识。中国高校广告项目设置与美国高校相似,大都将广告学设定在应用传播学领域。广告学定位于应用领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缺乏精准性。鉴于应用传播学涵盖诸多领域,广告学也应依据其发展实际,更加具体、精准地进行定位。


第二,课程体系同质化。综观中国各大高校的广告专业课程设置,大多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三种类型。各院校在设置这三种类型课程时,均侧重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依据广告运作环节进行设置,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与创意、品牌战略等。高度相似的课程设置理念导致大部分高校的广告学课程体系设置出现了同质化倾向,没有立足高校自身优势形成差异化特色,从而走向泛专业化的误区。泛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广告公司人才需求与当前的媒体发展形势。从广告公司招聘事实看,传播学、营销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在广告职业生涯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高校广告课程设置在此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从当前形势看,新媒体不断发展,新的广告传播方式和技术不断产生,广告界与学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以“用户创造内容”为代表的新型广告传播平台,很多新媒体广告几乎得到“零门槛’的准入许可,高校广告专业教育面临更大压力。此外,面对广告产业的日益细分化,广告产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不断提升。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要求媒介广告的经营管理者能迅速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类型中创造出有价值的广告,这对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在广告教育方面凸显优势,就要细分不同行业需求,清楚认识到企业广告管理者、广告公司的广告人才、广告执行者、媒介部门所需专业知识与能力各有侧重。显然,目前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纵向求全策略无法适应广告行业的发展需求,高校广告专业课程应当横向设置,旨在培养技术或理论方面有专攻的人才。


第三,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能与国际接轨。一方面,广告学相关理论知识更新本就滞后于广告行业发展,而课程的设置又是当下广告业界发展情况的总结,因此,若以此种方式培养广告人才,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广告市场。另一方面,高校广告专业教师缺少业界经历,缺乏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在课堂上,讲授内容很少涉及全球经济现状分析,学生仅掌握广告学相关理论与运行模式,与国际化、实际经济发展相脱离,对其职业竞争力造成影响。可见,改革广告教育,提高广告教学质量,仍是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


第四,实践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当前,各高校虽在开展广告教育时能够意识到广告实践的重要性,但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效果并不理想。各高校往往将广告实践教育等同于模拟具体广告公司项目。实际上,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社会资源,且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才能保障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一些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高校采用这种大而全的实践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广告实践模式过于单一,导致高校广告教育重视成绩,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广告教学内容重视传授间接知识,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取。这些模式直接影响实践型广告人才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当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采用多元化、阶段性的实践模式。


三、广告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策分析


根据广告学学科专业特点以及广告行业需求现状,广告学本科课程设置应当遵循“创新课程体系,强化专业优势,突出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使广告教育面向市场、面向国际。针对广告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精准定位广告学学科专业。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以美国广告学学科专业定位为例,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一些高校逐步将广告学改为营销传播学。如,堪称广告学专业鼻祖的美国西北大学,直接设立营销传播系。又如,英国比较注重不同学科专业间的融合,结合学校自身特长将其改为“广告与营销管理”等。综观英美的广告学学科专业定位策略,两国都比较倾向于将广告学纳入营销传播学名下。营销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盈利性组织在以盈利为最终目的的各种内外部沟通传达活动中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沈宗南指出,营销传播学是“以盈利为目的,以文字、图片、声音等为符号系统,以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为沟通传达手段,以寻找潜在客户、告知潜在客户并意图成交的各种咨讯交流方式的总和”。将广告学学科专业定位为营销传播学,一方面能准确反映广告实践的具体状态,另一方面也能顺应广告学学术发展的脉络。这样定位可以突破以广告学为基础的学科专业定位过于狭窄的局限,也可以避免以传播学定位过于宽泛的缺陷。


第二,创新广告学课程体系。合理的广告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科专业定位与广告产业发展需求,以有效避免广告学课程内容简单拼凑、重复设置以及与实际脱节等弊病。当前的广告学专业课程应涵盖传统广告课程、营销传播、文化艺术三个部分。各个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及特色,对不同专业方向有所侧重,如此才能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以美国为例,为了让广告业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美国高校广告专业除广告原理外,大多数课程集中在媒体、写作、调查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特色培养。如,需突出公关专业的,便增加公关类相关课程;需凸显传播专业特色的,增加广告学与传媒工具整合运用的相关课程。这种广告教育课程设置,既体现出目标定位准确、学科集中发展的特点,又能迎合广告产业发展需求,凸显自身培养优势。我国高校广告专业课程设置也应打破“大而全”的模式,由各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进行广告课程设置。鉴于我国广告教育主要有三种学科类型(营销类、新闻传播类与艺术设计类),各高校可依据专业及资源优势,在广告学课程设置时,做到有所侧重,凸显专业特色。如,营销类广告专业可以加大经济学与营销学、管理学方面的课程设置比重,重点培养营销传播管理人才;传播类广告专业应重点开设传播策略方面的课程,着重培养传播媒体人才;设计类广告专业应强调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三,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国际接轨。广告学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时代性特征,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也要契合时代发展需求,其课程内容要体现广告学学科前沿问题与广告界最新发展成就。这就要求广告学专业教师不仅要重视国内教学经验交流,还要积极借鉴国外广告教学界的成功经验,更要注重与广告业界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术前沿问题,还要掌握广告公司运作的一线情况。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广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发展趋势,将新的广告媒介传播与运作模式、新的科技手段、新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并结合广告个案与运作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技术及相关手段,培养学生广告创意策划能力,提高学生传播学、广告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及各种艺术修养能力,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广告专业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国际化特征。全球化已是不可抗拒的潮流,广告教育应尽早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适应国际化广告人才需求。特别是加入WTO加快了我国广告产业界与国际接轨的历史进程,作为向广告产业界输送人才的广告教育,其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必然要进行角色转换。中国的广告教育也是如此,沿着“量的发展-质的提升-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中国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广告学课程设置方面尽快与国际接轨,开设相关国际化课程,立足于全球通才的培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国际化既是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也包括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因此,各高校还应在广告学专业开设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跨文化营销与传播、广告与社会等课程,同时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联系合作办学,开展国际化的广告学术交流,并争取双方教师、学生互相交流,以此推动国际化课程设置取得预期成效。


第四,以培养各种专业能力为目标,探索多元化实践模式。广告学属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高校要通过多元化实践形式,全方位训练广告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与校外广告传媒产业进行合作,或直接派驻教师进入企业兼职,或依据学校资源优势成立广告工作室,让广告学专业学生加入工作室队伍,共同承担某些广告设计及相关业务工作。没有条件成立广告工作室的,要充分利用本校相关资源与广告公司合作成立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教学课程安排上也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广告公司或企业广告部门负责人担任兼职教师开设相关课程,实现业界精英与专任老师的优势互补。同时,还要设立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广告专业比赛和国内外广告设计比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多维度为学生创造实践氛围。在学生期中期末作业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方面,应根据广告学专业实际,提倡其采用作品设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论文选题来完成,杜绝学生为应付作业而“炮制论文”。


四、结语


广告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大市场环境。目前,中国广告行业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其必然发展趋势是走向“大广告产业”形态,这对我国高校广告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告学课程内容体系建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广告教育质量的好坏。为广告学学科专业进行精准定位,建立合理的广告学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建构多元化的广告实践模式,以创新思维探索广告专业课程内容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是高校广告教育的必然选择。


作者:张宁宁(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

上一篇:基于各高校广告学教学模式不同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高等院校广告学专业校企合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