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内涵的诗学阐释的探讨
“意境”理论出自于诗学,发展于诗学。对于诗歌“意境”的欣赏,自唐代以来,一直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诗歌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意境”,而忽视了创作者和读者心中的“意境”,从而使诗歌“意境”缺乏动感。因此,要认识清楚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诗人意境、诗歌意境和读者意境。
一、 诗人意境阐释
诗人意境,是在“心”与“物”的审美关系中产生的。在古代中国人的概念中,“物”指一切的存在。《周易·序卦》云:“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人与物的审美关系是建构在人与物之间的感应关系上的。《乐记》云:“人心之动,物之使然”,就是说,人的内心情感的变动,是由感知外界事物而引起的。在中国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感知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情”与“景”的关系。
以人对花朵的感知为例。花朵纷纷坠地,有形,有声,甚至还有气味。人目观其形,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形象;耳听其声,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声象;鼻嗅其香,而感于心,产生花朵的香象;心感其义,产生或多的义象;或兴起红颜凋零之情,或兴起人生迟暮之情,又产生了花朵的情象。就是说,在人的心幕上,不断映现着花朵的形象、色象、声象、香象、义象和情象。这样一来,花朵这个外物就会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从而在人心中产生花朵的意境。
由此可见,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是存在于客观事物的实体之中的,但作为内在本质属性体现的事物外在形态,即事物的形式、状貌等是人脑运用记忆在意识中的复制,所形成的是事物的映象,因此,是“物象”。由于人脑的这一功能,使得主客体之间的审美活动不仅可以存在于人与外物之间,而且还可以存在于人人的头脑之中。这样一来,人与物之间的感应就可以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外物之间的主客体感应,即“外感应”,一类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主客体感应,即“内感应”。这两类感应共同构成了诗人意境。我国的古代文艺理论家也对此进行过相应的研究。陈匪石在《声执》卷上中说:“有身外之境,风雨山川花鸟之一切相,皆是;有身内之境,为因乎风雨山川花鸟发于中而不自觉之一念;身内身外,融合为一,即词境也。”由此可见,诗人的所感、所思和所得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诗人意境。
二、 诗歌意境阐释
诗歌的意境,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有“物意境”“事意境”“情意境”“理意境”之分。
“物意境”可以称为“物境”,顾名思义,就是以“物”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这类诗歌以山水诗、咏物诗等类型为主。“物境”是王昌龄首次明确提出的,他在《诗格》中说:“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由此可见,物境具有使人身临其境的“形似”的审美特点。这种境界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随出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等,都是物镜的名句,能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景色如在目前。
“事意境”可以称为“事境”,也就是以“事”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这类诗歌以叙事诗、咏史诗和写人诗等类型为主。祝允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性生……境之生乎事也。”方东树在《昭味詹言》卷二十一中说:“凡诗写事境宜近,……近则亲切不泛。”可见“事境”具有使人感觉亲近的审美特点。事境有大小之分,有时候一句诗就是一个事境,如“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有时候一首诗才是一个事境,如《卖炭翁》。“事境”要求能够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情意境”可以称为“情境”,也就是以“情”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这类诗歌以抒情诗为主。王昌龄在《诗格》中说:“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情境”具有情感真实不虚的审美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抒情类的诗词占有很大比例,既有直接抒情的,也有借景抒情的,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情境”要求不矫揉造作,能够引人共鸣。
“理意境”可以称为“理境”,也就是以“理”为表现对象的审美意境。这类诗歌以玄言诗、哲理诗等为主。“理境”具有富含哲理的审美特点,这种境界往往是作者思考之后的结果。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理境”要求能够够耐人寻味,引人思索。
总之,诗歌受诗人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从而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三、读者意境阐释
诗是用文字材料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因此,读者只有通过调动自己的各种思维,对其进行左观右闻,前味后思,才能够充分理解诗人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在进行诗歌欣赏时,读者不仅要进入到由表面文字堆砌起来的诗歌的表面意境,还要“知人论世”;不仅要与诗歌进行对话,还要与诗中的时代社会和自然景物的意象对话,理解诗人眼中和心中的意境,从而达到深层的对话与共鸣。从这个角度来看,读者会在某种层次上与诗歌意境产生共鸣,因此会产生三类“同境”,即同情意境、同象意境和同境意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歌所面对的读者会有阶级、时代、经历等的差别,这必然会使同一首诗歌在不同的读者审美感受中产生出不同的
意境,因此,除了三类“同境”之外,还有三类“异境”,即异情意境、异识意境、和异境意境。
(一)同境
1..同情意境
同情意境是指读者之情与诗情相合,进而与诗人之情发生同鸣共振而在读者心中所形成的“意境”。同情意境产生的基础在于无论读者与诗人是否属于同一个时代,是否属于同一个国家,他们都是人,拥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有着共同的人性,因此,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所抒发的一己之情事实上也是全人类的感情。对此,孔颖达曾在《毛诗序正义》中说:“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王国维也在《人间词话》中说:“若夫真正之大诗人,则又以人类之感情为其一己之感情。”从欣赏的角度来说,读者读诗,在满足自己的一己之情时,也是在满足全人类的感情。正是因为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上存在着这样的辩证关系,同情之境的产生才有了可能。
2.同象意境
同象意境是指读者心中的“意象”与诗的“意象”、诗人心中的“意象”同形同构而形成的“意境”。 同象意境产生的基础是“意象”的历史积淀。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诗人所使用的意象多为自然景物,诸如《诗经》中的草木鸟兽,楚辞中的香草云霓,汉乐府中的鱼水花鸟,魏晋诗中的山水田园,唐诗宋词中的风花雪月等。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自然景物,在诗歌的创作、欣赏和传播的文化氛围中,得到了深厚的积淀。诸如明月、夕阳、白云、黄昏、残照、麟、龟、鱼、雁、鹤、雀、燕、杜鹃、鸦、鸳鸯、鹦鹉、凤凰、孔雀、龙、流水、柳、桃花、桂花、菊花、荷花、兰花、梅花、松、竹、落花、猿啼等等。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具有悠远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甚至成为了一个个内涵相对稳定的诗化的符号。这样一来,诗人写诗时赋予意象的意义与读者欣赏时的意象意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另外,也形成了代字型意象,典故型意象等,如常用“桂华”代指月光,“红雨”“刘郎”代指桃,“章台”“灞岸”代指代柳,“玉龙”代指剑等,就属于代字型意象,如玉兔、月老、云雨、瑶台、巫山、蓬莱、黄泉、野鹤、鸿鹄、青云、闲云、红豆、桃源、柳营、梅妻等背后都有着故事传说,属于典故型意象。这些意象语言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积淀,便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百花盛开的“意境”美的世界。
3.同境意境
同境意境是指读者因与诗人有相同的遭遇,或者与诗人见过相同的情景而会设身处地从诗人的情感出发所产生的在读者心中的意境。同境意境产生的基础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共同的命运。如面对月亮,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而李白则在《月下独酌》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这些对月的吟咏,会使读者对月产生一种心理定式,因此,在欣赏其他的咏月诗时,便会产生“同境意境”。
(二)异境
1.异情意境
异情意境是指读者带着与诗情和诗人之情不同的情感去读诗时所形成的“意境”。人的一生中,伴随着无数的喜怒哀乐,在面对同样的作品时,在不同的心境下,会现在心中产生不同的诗歌意境。比如在喜悦的时候读到意境凄婉的诗歌与悲伤的时候读到意境凄婉的诗歌所产生的意境是有差别的,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例,闺中之人读之,心中产生的是一片伤春之境;天涯游子读之,心中产生的是一片思乡之境;哲人读之,心中产生的是人生苦短之境;文人读之,心中产生的是清丽芋绵之境;浅人读之,心中产生的是月境;深人读之,心中产生的是愁境。中国的古人对此也早有认识,《淮南子·齐俗训》云:“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然也。”嵇康也在《琴赋》中说,同一琴曲,怀戚者闻之,莫不愀怆伤心;康乐者闻之,则叩愉欢释;和平者闻之,则恬虚淡静。换而言之,在面对同一诗境时,“忧者见之谓之忧,乐者见之谓之乐。”(梁启超《自由书·惟心》)
2.异识意境
异识意境是指读者带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心理知识结构观照诗境时所形成的意境。每个读者由于性格、习惯、兴趣、阅历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加之所学的知识构成也不尽相同,从而会导致读者会产生审美水平的差异。对此,我国古代文论家刘勰认为,从读者主体来看,“才有庸俊”,“学有浅深”(《文心雕龙·体性》),“性各异禀”(《文心雕龙·才略》),“知多偏好”(《文心雕龙·知音》),种种的差异性会导致产生“意识”意境,如面对《离骚》中的意境,“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文心雕龙·辨骚》),对此,梁启超在《自由书·惟心》中也作过精彩的论述,认为同一诗境,“有百人于此同受其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百焉;千人同受此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千焉;亿万人乃至无量数人同受此感触,而其心境所现者亿万焉,乃至无量数焉。”
3.异境意境
“异境意境”是指不同历史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的读者,共同面对一首诗时所形成的各自心目中的“意境”。受生存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行诗歌欣赏时,会因为时代、地域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杜鹃啼血”的思归意象和“折柳相别”的伤别意象,是为古代的读者所熟悉的,因此在进行第一次阅读欣赏时,便会产生符合诗歌的意境,但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则需要进行这方面知识的补充,如果不进行补充,那么在进行第一次阅读时就会有隔一层的感觉,这时便会产生与诗歌不是十分接近的意境。又如,对于北方的读者来说,“平沙莽莽黄入天”“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诗句写的形象生动,而对于南方的读者来说,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是否为生动的描写便不得而知,同样,在面对&l
dquo;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南方的读者认为亲切自然,而北方的读者则对描写的生动与否难以做出正确的评论。再如欧阳修与黄庭坚二人在欣赏林逋的咏梅诗时,欧阳修认为林逋在《山园小梅》诗中所写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好,而黄庭坚则认为林逋在《梅花》中所写的“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才是佳句,这便是因人不同而产生的“异境意境”。
综上所述,诗人意境的外化形成了诗歌意境,诗歌意境的复活与创造、变化,就是读者意境。诗人意境是表现层的意境,诗歌意境是文本层的意境,而读者意境则是接受层的意境,这三者一起交融渗透,便是诗歌“意境”的全部内涵。
参考文献:
[1]王建疆等.自然的空灵——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与流变.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古风.意境探微..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
[3]宗白华.美学与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5]佛雏校辑.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薛文素,硕士,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上一篇:论《日出》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