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菲弗尔\"操控论\"下 《红楼梦》诗词的
摘 要:本文拟运用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以霍克斯英译本《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的文本行为,探讨翻译过程中语言因素的制约作用,研究语言结构外的诸多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诗词的过程中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0. 引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地位之高自不待言,其中尤以诗词曲赋为甚。《红楼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研究,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霍克斯是著名的汉学家。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至今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正是有了霍克斯的卓越翻译,才使得《红楼梦》的完整面貌被西方世界所认识和了解,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文化转向",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是比利时学者。首次将"操控"融入翻译研究的是赫尔曼斯。1985年,赫尔曼斯《文学操控:文学翻译的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操控学派的建立。勒菲弗尔将操控学派的精髓与文化转向的观点结合起来,认为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着翻译。
1.意识形态对霍克斯《红楼梦》诗词翻译行为的操控
勒菲弗尔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种观念网络,由特定时间和特定社会得以认可的观点和看法构成,使译者和读者通过他们着手处理文本。"(2001:141)意识形态决定着译者意欲采用的基本策略和解决难题的方法,这些难题涉及原语表达的论域(客观事物、观念、原作者熟悉的社会习俗,又称"文化万象")和原语使用的语言。(2001:41)
在英国,宗教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直到现在,宗教仍是英国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基督教为英国人信奉的最主要的宗教。
作为《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的点题之作,《好了歌》以地道的汉语口语和异常明白的人生哲理,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根本性矛盾和人存在的荒谬性,并从宗教的角度给予了辛辣的嘲讽。它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如富贵功名的追求和伦理问题,作为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一概从道教的超然态度作了价值观的根本否定。霍克斯在翻译中对其理解和处理是现世的享乐与灵魂的得救之间的矛盾。他的译文"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人人都晓得灵魂要拯救),明显带有基督教的价值趋向。
2.诗学对霍克斯《红楼梦》诗词翻译行为的操控
诗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学手段、文学体裁、作品主旨、原型人物与情景、象征等的总和;二是一种文学观念,即文学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或应该起到的作用。(ibid:26)诗学功能受制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在文学系统内产生功能。(ibid:27)。
霍克斯将"春荣秋谢花折磨"译为"to be, like summer's pride,cut down at last"。霍克斯为保存原文中"花"的意象,且"春""秋"季节替换为"夏季",在句式方面更是采用西方读者熟悉的十四行诗句的句子。
3.赞助人对霍克斯《红楼梦》诗词翻译行为的操控
赞助人或翻译委托人是指任何能够促进或阻止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力量,包括个人,政府或政党有关行政部门,或权力机构,以及报刊、杂志、出版社等。他们可以限制译文规范和决定译作的出版发行,甚至可以决定译者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译者得到赞助人的授权和支持而承担翻译活动,赞助人的翻译规范也就成了译者的翻译规范,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受到赞助人的影响。
霍克斯所处的西方国家主张"平等"、"自由"、"人权",提倡"自由主义",包括思想和言论自由。霍克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翻译《红楼梦》的。与此同时,他既是译者,又是承担翻译任务的委托人。与霍克斯签订合同的是英国最具权威的企鹅出版社,其读者主要是普通的英语读者。企鹅出版社的盛誉使译作在面世之前就赢得了读者的信任,译者有了更多的诠释空间和自由。霍克斯在翻译中主要采取了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自由的翻译反而更能如实地反映译文。
例: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霍译:Seldom the moon shines in a cloudless sky,
And days of brightness all too soon pass by.
A noble and aspiring mind,
In a base-born frame confined.
在霍克斯的译文中,"晴雯"被翻译成"skybright",用其表达晴雯直率的性格。霍克斯用这样的翻译策略旨在让读者能最大程度上体验到汉语的措辞之美。
结语
本论文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综合分析,探求霍克斯在译《红楼梦》诗词时所受的多种操控因素,旨在论述操控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说明翻译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翻译研究并不再是针对对与错,忠实与不忠实的问题,而是主要涉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上一篇:上海“夜经济”发展特点及启示研究
下一篇:比较日本与欧美留学生汉语学习现状
热门论文
- 勒菲弗尔\"操控论\"下 《红楼梦》诗词的
- 从\"作叙\"到\"作序\"
-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
- 浅论皎然\"意境\"说
- 日语中\"日本酒\"的误区
- 数字化校园之\"一卡通\"
- 李清照词及译词中的\"音美\"
- 《醒世恒言》\"妻子\"称谓词浅探
- 高师公共体育课\"徒手体操\"教学模式新探
- 英语教学的助推器----\"合作教学\"
- 论述二胡\"洋为中用\"的历史沿革
- 如何应对新闻的\"无可奉告\"时代
- 留学生初级阶段\"把\"字句的教学
- 李贺与李商隐的\"天\"意象诗比较
- 有爱才有奇迹---------由一个\"差生\"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