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仗义疏财再质疑——宋江形象新探之二
摘 要:宋江对江湖兄弟的疏财之举皆非出于仗义的目的,他关照武松是迫不得已,也有籍以劝诫柴进的意图,武松还因此丧失了人格尊严;他给薛永银子,要么是为了结识薛永,要么是为了摆脱薛永;他甚至用银子来表彰李逵的流氓行凶行为。只有从细部着手,才能识破假象,才能了解宋江的不义,才能把握宋江的奸诈。以义行揭示不义,是施耐庵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举。
关键词:宋江;形象;仗义疏财;质疑
宋江作为个人行为的仗义疏财,从对象和性质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救助弱者的善行,一类是帮扶江湖兄弟的义举。本人在《宋江仗义疏财质疑——宋江形象再分析之一》①一文中,对宋江三次典型的救助弱者的善行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宋江救助阎婆实际叙写的是宋江霸占民女、杀害无辜的故事,表现了宋江的趁人之危、趁火打劫、言而无信和心狠手黑;欲将帮扶王公实际叙写的是宋江吃霸王餐、耍弄王公的故事,表现了宋江仗势欺人、欺辱弱者的性格;救助宋玉莲实际叙写的是宋江等人伤人不救反而逃脱的故事,表现了宋江对弱者的冷酷。本文,本人将对宋江送给武松、薛永和李逵银子的义举进行分析,探究宋江送银子的真实动机。
一
《水浒传》第23回宋江送给武松10两银子,一般理解为两人刚刚结义,这表现了宋江对武松的特别关爱。其实即使不结义,宋江也定是要送的,因为这10两银子是宋江出门前特意回到自己房内取来放在身上的。
宋江爱护武松、对武松仗义并不是只有这10两银子,自从在柴进家里认识武松开始,宋江就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他——“让他一同在上面坐”,“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取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②;当武松离开柴进庄院回乡的时候,宋江更是送出一程又一程,送出三程又置饯别酒③。
宋江的仗义感动得武松拜他为哥哥,但却总是让读者感到困惑:在柴进的庄院里,宋江和武松同是避难的性质、客人的身份,宋江时时处处挺身罩着武松,是否不合常理?是否没有顾及到柴进的感受?
其实,宋江是胥吏出身,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是他起码的专业素养,他是绝不会贸然而犯喧宾夺主的低级错误的?宋江如此行事,一定有他的原因、目的和理由。
首先,宋江“被好汉”,他关照武松是迫不得已。
宋江碰到武松纯属偶然:武松正害着疟疾,躺在廊下对锨向火;宋江不小心踏到了锨柄,将一锨炭火掀到了武松的脸上。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秋末冬初的夜晚已很寒冷,武松竟然睡在“廊下”,竟然睡在地上;他连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铺被褥也没有,即使得了病发着高烧也无人照看。就在这个场景中,柴进向武松卖了一个“你认得宋押司不”的关子,于是引出了武松对宋江的赞美:“我虽不曾认得,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④
显然武松的这番赞美和所表示的向往,是在转弯抹角地羞辱柴进,是在向柴进发泄不满,但是客观上对宋江来说,一切来得都太突然了,他还来不及反应;似乎武松给宋江造了一个有进无退的局,宋江结结实实地“被好汉”。因此宋江别无选择地必须爱护武松,关照武松,对武松仗义,否则就辜负了“天下闻名的好汉”的称号。
其次,宋江喧宾夺主,有籍以劝诫柴进的意图。
其实在见到武松之前,宋江已经发觉柴进是一个有始无终的人,所以不管柴进怎样夸下海口,怎样百般热情地设宴招待,他都抑郁不欢,甚至在欢迎晚宴上他竟然避酒离席。他来投柴进是要找一个避难之所,而不是寻一时的快乐,此时他很担心,也很灰心。见到武松后,武松乞丐般的生活证实了他的判断,但是武松让他“被好汉”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劝诫柴进的绝佳机会——身体力行做出示范,用榜样的行为告诉他什么是真仗义。
所以宋江对武松的仗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仅是将自己的福利与武松分享,而第二段则开始喧宾夺主,做出自己出钱给武松做衣服的样子,武松提出“回清河县看望哥哥”以后挽留武松,武松离开时他竟然越俎代庖给武松送行,并且送了一程又一程。这第二阶段显然就是在给柴进上眼药,提示柴进:对我宋江就要如此——真仗义,要有始有终。
第三,宋江对武松的仗义是有限的,武松因此付出了人格尊严的代价。
宋江没有能力改变武松的处境,由于身份地位相差的巨大、悬殊,他也没有胆量直接要求柴进提高武松的待遇,所以尽管武松的生活改善了,但是他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提高。不仅如此,武松更加尴尬的是他竟然进一步却降格成了宋江罩着的人。
享受着柴进提供的一切,却让宋江罩着,在人格上武松成为了宋江的附庸,完全丧失了他的尊严。
二
《水浒传》第三十六、三十七回,宋江刺配江州途中,在揭阳镇先后送给素不相识的薛永许多银子,也传为仗义疏财的佳话。那么宋江到底为什么要送给薛永银子呢?为什么分两次送呢?
宋江第一次给薛永银子,单就结果看,是薛永卖艺没人赏钱,“宋江见他惶恐,掠了两遭,没人出钱,便叫公人取出五两银子来”⑤。其实在这段故事中宋江的表现有多处不合常理。比如,依照宋江“配军”的身份,他本应该低调一些,但相反他却极其活跃,他“分开人丛,挨入去看”,而且喝彩,赏银子的时候还特别强调自己的犯人身份;又比如,宋江为何不在头一遭赏赏银子?为何偏偏要等到第二遭谁也不赏他才赏?再比如,他一抬手就赏5两银子已经是非常丰厚,非常豪爽了,但他却一再谦虚说少,还要薛永“休嫌轻微”。
将宋江的这些反常之举联系起来考察,很自然地会让人做出这样的判断:宋江是在吸引薛永的注意,博取薛永的好感,结识薛永。
宋江在揭阳岭上险些送了性命,是李俊及时赶到,才在催命判官李立的刀下救出了宋江。从鬼门关上走了这一遭,宋江深切地体会到了江湖知名度的重要,体会到了结识江湖好汉的重要,所以他见到有江湖好汉在卖艺,就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动。他的目的实现了,他的5两赏银也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不仅结识了薛永,而且被薛永口称“恩官”,视作恩人。
结识了江湖好汉,宋江的腰杆子果然就硬了。他一改往日的窝囊相,面对恶霸地头蛇穆弘不仅敢于抗争,而且发出挑衅,居然还前所未有地“要和他放对”。当然好汉立即就给他撑了腰,薛永当场将穆弘打翻在地。——这正是宋江“仗义疏财”所要追求的效果。
宋江第二次给薛永银子有三点令人困惑
:1.既然已经得知穆弘发出了限酒令,为什么薛永走后宋江还要去另一家酒店碰钉子?2.既然薛永也要离开揭阳镇,并且他的目的地也是江州,为什么宋江不和他结伴同行?3.宋江给银子为什么不是十两,不是二十两,而是“一二十两”?宋江为什么不数数清楚给一个确定的数量?
但是如果把宋江有意摆脱薛永设为前提,那么什么疑问就都迎刃而解了。
江认为是薛永打了穆弘,因此穆弘的报仇对象是薛永,限酒令也是针对薛永的;和薛永在一起是危险的,打发了薛永就有饭吃,就安全了。所以宋江给薛永银子,用银子打发薛永——“一二十两”透露出的是宋江的随意和急迫,情急之下宋江就顾不得多少了;所以宋江打发完薛永,就马上“又自去一处吃酒”。
当然宋江更无法经受接下来的考验。当宋江发现他因为薛永而得罪了穆弘,招致自己走投无路、身处困境、险境时,竟然万般懊悔地说:“没来由看使枪棒,恶了这厮!”⑥他努力搭建的仗义疏财的海市蜃楼猝然崩塌,虚情假意暴露无遗。
仗义疏财是一种义行,更是一种品质,它是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而改变的,宋江的懊悔就反证了他不具备这种品质。
三
第三十八回、第三十九回,宋江结识李逵一天之内,就先后送给他10两和50两共计60两银子,慷慨至极。
宋江送李逵银子的动机是最卑鄙的。宋江明知李逵既不养家也不置业,他要银子无非是赌博,然而却仍不假条件地送他银子,显然是对李逵赌博的纵容。赌博最易导致失去人格,所以赌徒又最易被操控,操控的方法无非是控制赌资。宋江显然深谙此道。小说中虽然再没有向李逵提供赌资的情节,但是宋江对李逵非呵即骂从无善言,而李逵竟始终顺从不敢造次毫无人格可言,想必宋江一直是李逵赌博的“钱袋子”。
宋江给李逵50两银子有一个无故打伤宋玉莲的特定背景,本人在《宋江仗义疏财质疑》中已做了分析:“宋江对李逵无端伤人既无责罚之意,反行表扬彰显之实。”这50两银子就是宋江表彰李逵流氓行凶行为的奖金。从此李逵打人杀人便有恃无恐,杀人成了他“快活”的事情;只要宋江命令,李逵便轮动板斧砍杀,哪怕是旁观的百姓,无辜的家属,甚至将四岁小童的脑袋劈作两半。李逵之所以成为一个毫无人性的杀人机器,完全是宋江之功。
李逵身经百战没有战死沙场最后却死在了宋江的手上,宋江的理由仅仅是自己的清名,可见宋江对李逵并不仗义。
综上所述,宋江对江湖兄弟的疏财之举皆非出于仗义的目的,而是另有动机、别有玄机。只有从细部着手,才能识破假象,才能了解宋江的不义,才能把握宋江的奸诈。以义行揭示不义,是施耐庵塑造人物形象的创举。
注释:
①《剑南文学》2011.12
②《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267、268页
③④⑤⑥同上269页、265页、449页、451页。
上一篇:紫薇花开了
下一篇: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