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德秀的政治生涯探微
摘 要:摘 要:真德秀自幼聪颖绝人,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真德秀被推举参加贡举考试,庆元五年(1199年),真德秀考中进士,授南剑州判官。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本文在概述真德秀生平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论述了真德秀的政治生涯,并对其政治观点、主张和内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真德秀;政治;生涯
真德秀的政治生涯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庆元五年至嘉定八年(1199年-1215年),此时真德秀刚刚步入仕途,在中央位居清华之地,关心时政,成为清议派的重要人物。第二阶段从嘉定八年至嘉定十七年(1215年-1224年),这一阶段真德秀主要任职地方,政绩卓著,是他政治生涯中较为精彩的阶段。嘉定十七年至绍定四年(1224年-1231年)是其政治生涯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真德秀大部分时间赋闲(被落职罢祠)在家,是他潜心学术,成果最多的时期。自绍定五年(1232年)至端平二年(1235年),是他政治生涯的第四阶段,也是他人生的最后阶段,这三年是真德秀一生官位最高(端平二年拜参知政事)却非常无奈(身体多病并很快去世,没能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阶段。
真德秀于庆元五年(1199)登第以后,开禧元年(1205年)又试中博学宏词科,开禧二年(1206年)奉命入闽帅府,召为太学正。嘉定元年(1208年)迁博士。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辞学士院权直,除校书郎。是月,真德秀又被召充沂王府教授,兼学士院权直。嘉定三年(1210年),迁秘书郎,在入对时又提出“开公道,窒旁蹊,以抑小人道长之渐;选良牧,励战士,以扼群盗方张之锐”。后任著作佐郎,兼礼部郎官,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等职。嘉定六年(1213年),真德秀三十六岁,迁起居舍人,在入奏中讲:“权奸(指韩侂胄)擅政十有四年,……今欲与陛下言,勤访问、广谋议,明黜陟三者而已。”当时正是钞法楮令盛行之时,告奸繁兴,抵罪之人众多,大家都不敢向皇帝奏报,而真德秀独奏:
或一夫坐罪,而并籍昆弟之财;或亏陌四钱,而没入百万之赀;至于科富室之钱,拘盐商之舟,视产高下,配民藏楮,鬻田宅以收券者,虽大家不能免,尚得名便民之策?
他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并将籍没的财产还给了原主,大大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真德秀初任职中央时,正值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被诛,史弥远继主国政之时。史弥远一反韩侂胄所为,解除庆元党禁,又借推崇道学之名,笼络天下士人。
嘉定九年(1216年)至嘉定十一年(1218年),真德秀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泉州本是南宋的对外大港,但是由于苛征暴敛、和买严重,外国商船大都畏惧苛征而不敢来,每年到港的船只不过三四艘,大大减少了泉州的市舶收入。为了吸引商船靠岸、解决对商船的暴敛问题,他“镌税额,戒官吏勿得买一物,虽诸台委倅属市物必申州。”这一政策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到第三年(嘉定十一年)便达到了绍熙年间的收入水平。
在泉州期间,真德秀也非常重视狱讼,“听讼揭示姓名,人自无敢后者”以至于“囹圄皆空。”虽然记载中不无溢美之词,但是却也反应了真德秀不拖延鞫审的司法作风。不仅如此,真德秀在抓捕海贼、巩固海防方面也有出色表现。嘉定十一年(1218年)夏,泉州海贼犯境,官兵大败。真德秀令“左翼军遣发官兵及劝谕晋江、同安管下诸澚民船与官军会合”,一起收捕海贼,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标准,官民共战,大获全胜。后又“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在要害处增屯扎寨,泉州海防面貌为之一新。
嘉定十五年(1222年)服阙,以宝谟阁待制、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以“廉、仁、公、勤”四字与僚属共勉,并从崇风教、清狱犴、平赋税、禁苛扰诸事入手,施惠政于百姓。在此期间,真德秀罢榷酤、除斛面米、申免和籴,立惠民仓储米五万石,使其每岁均出糶,“易谷九万五千石,分十二县置社仓”,又创立慈幼庄收养孤幼,做了很多惠泽百姓的事情。在军队管理方面,真德秀每月都让军队试射,加紧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捐其回易之利及官田租,凡营中病者、死未葬者、孕者、嫁娶者,赡给有差。”成功的镇压了江华县苏师的入境杀劫,平定了武冈军的变乱。真德秀在泉州和潭州的出色表现,不仅为他的政治生涯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同时也提高了他的政治声望和地位,为他以后的端平入政奠定了基础。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宁宗去逝。丞相史弥远矫诏废济王竑,而立他一手扶植的沂王贵诚为帝,即宋理宗赵昀。宋理宗本性不失纯良,好文艺,在理学的影响下,亦有以理学复古帝王之治的理想。而当时群臣望治心切,期望理宗能够以明道收人心为急务。而史弥远为了掩饰其发动宫廷政变之过,也想借尊崇儒学之名来收拢士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真德秀于是年(1224)九月以中书舍人自潭州召还,寻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真德秀回朝以后屡进鲠言,尤其在济王事件上,更是坚持不已。认为朝廷对济王的处置不当,要求理宗以舜待象的做法为榜样,并且直言理宗皇帝“不及舜明甚”。希望朝廷能够讨论雍熙追封秦王舍罪恤孤之故事,为济王立嗣。真德秀的论奏,使本来名不正言不顺的理宗皇帝心里很不舒服,同时也让史弥远等政敌有了对他下手的把柄。当时史弥远专权,天下请托成风,社会政治风气极其腐败。因此真德秀进言:“今馈赂公行,熏染成风,恬不知怪”,并建议理宗广加咨访天下人才。理宗虽然对真德秀所主济王之事有所不满,但对他所进鲠言,还是多“虚心开纳”。这让史弥远更加害怕,感到真德秀是他的一大威胁,因此开始谋划把真德秀排挤出朝廷。但是出于对公议的畏惧,史弥远并未亲自动手,而是让其亲信开口。
真德秀落职罢祠后回到故乡浦城。“以田易梦笔山地数亩,构堂于山之麓。”每日与其门人刘克庄、汤汉、徐华老等讲学论理,后修《读书记》。这一时期是真德秀潜心学术,成果最多的阶段。著名的《大学衍义》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大学衍义》中包含着真氏丰富的政法思想,例如其民本思想、法令必本人情说、德先刑后的德刑关系说、人治思想等等。宝庆二年(1226年),在招贤里百丈之源修读书处。并纂成了《四书集编》、《唐书考疑》。宝庆三年(1227年),真氏已经五十岁,迁居花园东粤山下,著《心》、《政》二经及《易图解》。由上可见,真氏政治生涯的第三阶段在政治上清净无为,潜心学术,聚众讲学,是其学术成果最丰富、学术造诣
最高的黄金时段。他一生中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他日后能够成为南宋晚期最著名的理学家,是与这段时期的清静修养分不开的。
绍定五年(1232年),真德秀以徽猷阁待制知泉州。由于他在嘉定年间知泉州时深得民心,致使他这次再知泉州时“迎者塞路,深村百岁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真德秀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百姓对清官廉吏的渴望,当时泉州有预借二税至六七年的,真德秀到任之后,首先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这却使诸邑有“累月不解一钱者,郡计赤立不可为”。政府财政陷入了困境。因此有人埋怨他宽恤太过分了,而真德秀却说:“民困如此,宁身代其苦”仅此片言,却充分表现出他爱民、重民的思想。在处理狱讼上真德秀亦讲:‘郡弊无力惠民,仅有政平、讼理事当勉’”,十分注重对狱讼的处理。
史弥远死后,宋理宗亲政,真德秀又以显谟阁待制知福州。他训诫属下要“无滥刑横敛,无徇私黜货”,又罢市令司,革里正督赋之苦。为解决所属县里粜米太贵的问题,真德秀“便宜发常平赈之”。对福建纵横猖獗的海贼,真德秀派兵“次第禽殄之”。此时金已为蒙古所灭,京、湖帅臣以八陵图上,提出要用江、淮之兵进取潼关、黄河。对此真德秀上封事指出:“移江、淮甲兵以守无用之空城,运江、淮金谷以治不耕之废壤,富庶之效未期,根本之弊立见。”劝理宗要慎重决策。
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四月,真德秀除权户部尚书,在九月入见时,宋理宗为了表示对这位去国十年,德高望众的大臣的欢迎,亲自起身迎接,并说:“卿去国十年,每切思贤。”真德秀以《大学衍义》进,受到理宗的嘉纳。当时真德秀的声望达到了“百口交颂,以为正学大宗”的程度。人们期望真德秀能够执掌朝政,迅速改变南宋江河日下的政局,当时都下流传着“若要百物贱,待到真直院”的民谣。但是真德秀入面”两句,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他的失望与嘲讽。
笔者认为对真德秀的认识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首先,真德秀复出时,已是南宋王朝的末期,社会积弊很深。政治腐败,军心涣散,经济上也是不堪入目,“楮轻物贵”。对这样一个破烂摊子的整治与重振,单靠某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时人对真德秀的期望过高,所以当他没能做出大的政绩时,时人对他的失望也就越大,讥讽也就更加尖刻。其次,当真德秀晚年奉诏归朝时,身体已经不如从前。“公气体素强,然平日勤劳不能自逸,非穷理著书,即忧念世事,晚守泉福,劬悴滋甚……”可见由于常年的操劳,真氏的身体已经相当孱弱了。他端平元年(1234年)入朝,端平二年(1235年)三月即已“感疾”,除参知政事,“未及拜而薨”。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是在对一个体力极其虚弱,入朝不到两年即病死的人寄托着扭转时局的期望,这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第三,当时真德秀不过是权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所谓的参知政事还未来得及上任就离世了。而当时掌握实权的是丞相郑清之,真德秀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因此,人们期望他来解决南宋王朝的积弊,实属不现实。
注释:
1.朱鸿《真德秀及其对时政的认识》中把其政治生涯分为三个阶段,即庆元五年-嘉定八年为第一阶段,嘉定九年-嘉定十七年为第二阶段,嘉定十七年-端平二年为第三阶段。笔者赞同其第一、第二阶段的划分,由于绍定五年前后真德秀在政治上的处境截然不同,因此笔者不赞同朱鸿先生对其第三阶段的划分,主张以绍定五年为届,分为两个阶段。
2.即做沂王嗣子贵和的老师,嘉定十三年贵和又被立为皇子,赐名竑,后由于史弥远矫诏立沂王贵诚为皇帝,竑被封为济王,赐宅第于湖州,后由于湖州事件,济王被赐死。即有名的‘济王事件’。由于真德秀与济王有着师生关系,这也为后来他为济王伸冤被贬埋下了伏笔,详见《宋史全文》卷三一,《宋理宗一》,第2134页。
参考文献:
[1]军的统制权是真德秀奏请给还泉州守臣的,见《续编两朝纲目备要》(汝企和点校,中华书局本),第296-299页.
[2].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八,《泉州枢密院乞推海盗赏状》.
[3]指武冈军禁军蒋宗、杨德、攒司刘德在军衙生事并劫掠民家财产,杀死百姓周少三之事.
[4]《宋史》卷四三七,《儒林七•真德秀传》,第12963页.
[5]《宋人年谱丛刊》,四川大学出版社,第7495页.
[6]《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八,《西山真文忠公行状》,第35页.
上一篇:《都柏林人》中的阿拉伯世界的特征
下一篇:奥威尔小说《缅甸岁月》的内容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