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个性化
摘 要:音乐欣赏教学以知识本位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思路和方法难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中的承担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责任,而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和个性化的特色教学。
关键词:审美教育; 多元化;个性化;合理引导
社会日新月异,音乐欣赏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到育人发展本位的转移,使音乐欣赏教学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教学。音乐欣赏怎么教,这个老问题或许在这种理念下能找到新答案。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而且“标准”中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还强调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里承担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责任的,当推音乐欣赏。如此一来,音乐欣赏在基础课程里的地位空前提高,音乐欣赏的教学也变得十分重要起来,先前的一套以知识本位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思路和方法恐怕难以适应了。
一:多元化的教学思路
音乐欣赏的教学既然如此重要,引发一场广泛的讨论,进行深入的探究是必然的,但我们期望讨论的结果不只是一套套严谨的教学模式,一种种复杂的教学方法。我们期待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个方向.一条思路。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那最好是因人而异。因为音乐欣赏是最富有灵性和个性的,它无法忍受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答案来诠释,它需要个性化的解读。课堂欣赏的本质就是学生与作品的对话,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与作品都是个性化的,不确定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感觉世界和认知世界,而音乐欣赏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存在。两个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欣赏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说,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二十八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等等。所以我们的音乐欣赏课堂需要在多个层面给学生解读,即使在一个层面解读,也不要拿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如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旅客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规定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结果反而变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既然音乐欣赏是富于个性的,学生也是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音乐欣赏的教学就没 有理由不具有个性色彩。那么个性化的教学来自何处?首先应来自音乐教师的个性。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来自于个性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个性既是他个人的一种魅力,又是他的教学素质、教学境界的一种必然要求。音乐教师的这种个性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一)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乐感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与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是联系在一起的,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有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转换过程。一个人的生活及其思想感情与音乐学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乐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乐感教学与人的精神底子就不仅是一种思想素质的要求,更是一种对音乐教师的专业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乐感力强的人,往往也是精神丰富、内心充实的人,往往也比一般人有着更好的乐感力。在生活中,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往往体现为音乐教师的人生激情,体现为音乐教师对生活发自内心的诗意追求。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指的就是音乐教师对生活的这种美学志趣。对人生有独特感悟的教师,往往对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更真切的体验。
(二)语言方面的特长。
教师的个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在语言方面的特长。有的教师,特别擅长朗诵,他的课就是以朗诵为主,有时上音乐欣赏的时候,听他讲解一首作品他的教学任务差不多就完成了一半;有的音乐老师非常喜欢古诗词,根底很深,在古曲欣赏中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轻松自如,能把本来很艰深难懂的古乐曲教得丰富而又生动。那些有着某种特长的教师,往往把音乐课上得很简单,没有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就是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和他们一起来感受音乐之美,音乐之妙。而他们的这些特长,正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音乐之美之妙的通道。
(三)合理的引导。
个性化的教学除依赖老师的个人魅力以外,老师的引导也颇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欣赏。音乐的欣赏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泛听,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音乐障碍,认知作品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二是理解,为精研、深思阶段。先反复听阅,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作品的深层结构,揭开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三是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是欣赏教学的理想归宿。而要“悟”得好,还要靠“感觉”。感觉,尤其是音乐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个性化的悟,会不会变成杂乱的误?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不合理的误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标新立异,恣意发挥,同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但这种误,就合理的一面说,不失为一种创造。如《读者》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个性化。只要这种教学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什么方式都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肖复兴.音乐欣赏十五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2]冯步岭.中外音乐名著欣赏[M] ,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3]张旭 .音乐欣赏[M]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