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史诗中英雄之死的理解:以贝奥武甫为例
摘 要:《贝奥武甫》是迄今最古老的、最长、最完整的古英语英国民族史诗。我将对贝奥武甫之死从三个方面解读。
关键词:
一、史诗概述
诗歌是每个文明最先出现的文学形式,用以表达情感或叙述故事。在诗歌刚刚出现的时期这些诗篇以口头流传的形式,直到后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古英语中那些讲故事的人称为“斯可卜”(scop),意为歌曲的创作者。他们以吟诵的形式将故事和诗歌传唱下去。在早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国,“斯可卜”吟诵多为表现英雄事迹的诗篇。这些诗篇大部分都失传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写成文字,因此保存下来的作品弥足珍贵。《贝奥武甫》(Beowulf)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据估计成诗于8世纪)、最长(总3182行)的英国民族史诗。它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北欧生活时的传说为根据,讲诉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甫的英勇事迹。
二、史诗的故事情节
寒冷的斯堪的纳维亚土地上,丹麦国王罗瑟迦为了自己的功德永世长存,督建了举世无双的“鹿厅”。这座世上最华丽的大厅刚刚竣工,不幸也随之降临。大厅里歌舞升平引来了,黑暗中逡巡的食人巨魔——葛婪代。原诗:
Grendel ruled in defiance of right,
one against all,
Until the greatest house in the world stood empty,
A deserted wall stead’ (line144-46).
十二年“鹿厅”笼罩在它的阴影中,无数武士都变成葛婪代的食物。这个消息震惊了千里之外的贝奥武甫,他是瑞典南部高特王的外侄,一位力量超群的武士。贝奥武甫亲率14名勇敢的武士驰援丹麦,同葛婪代交战。经过激烈的搏斗,最终杀死了葛婪代和它的水妖母亲。斩妖除魔后贝奥武甫受到罗瑟迦的赏赐。返回了高特,在老王死后被推举为国王,凭借仁慈、英明、勇敢使高特免于战火五十载。在他统治的第五十年,一条守护远古宝藏的火龙因一个奴隶的偷窃而被激怒,向高特的村庄发起攻击,原诗:
The Geat nation
Bore the brunt
Of dragon’s brutal assault and virulent hate’ (line 2317-19),
此时贝奥武甫逾八旬,体力与身手已大不如从前,但他决心向恶龙复仇,解救百姓。他不顾年老体衰,独战火龙。在扈从威拉夫的帮助下将火龙斩杀,不幸的是,贝奥武甫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原诗:
‘The Dragon clamped sharp fangs into his neck.
Beowulf’s body ran wet with his life-blood:
It came welling out.’(line 2691-93).
昔日的勇士留下遗嘱, 立威依拉夫为他的继承人,让人们把他埋在鲸鱼岬上。贝奥武甫为他的子民们献出了生命。史诗以高特人民的哀悼结束:
‘He was the man most gracious and fair-minded,
kindest to his people and keenest to win fame.’(line 3180-3182)
三、对英雄之死的理解
勇战火龙是整篇史诗中高潮部分。对于贝奥武甫最终奋战恶龙而死,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这是他追求名声的性格所导致的悲剧,有的认为这是命运的决定。
我认为贝奥武甫之死可以从基督教背景、勇士的价值标准和对命运的态度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从基督教背景出发, 8世纪英国已进入基督的时代.因此这部史诗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基督教的思想与传统。
其次,《贝奥武甫》反映了民族部落社会的勇士主义的价值理念。作为一名武士,最崇高的美德是忠诚和勇敢,作为一名国王,最崇高的美德是爱民与无畏。独占恶龙符合这样的价值标准,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力斩火龙后重伤而死,是对老王举世无双的勇气的最后肯定。因此,贝奥武甫战死沙场绝不是一种耻辱,甚至是一份荣誉。
再次,贝奥武甫独战恶龙与前文中罗瑟迦忍受葛婪代的态度产生对比,表现贝奥武甫对命运毫不屈服的品质。当“鹿厅”被吃人的怪物葛婪代侵扰,丹麦老王罗瑟迦选择了忍耐与等待,耐心地等待着足以制服挑战者的英雄的到。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丹麦老王罗瑟迦采取了一种屈服于命运的方式。而贝奥武甫在得知高特受到毒龙的侵扰时,下定决心为民除害,不顾年老体衰,勇战恶龙,对命运的毫不屈服。原中多次暗示贝奥武甫的生命将在与恶龙战斗中走向尽头,如原诗:
He was sad at heart
Unsettled yet ready
Sensing his death.’(2420行)
和
The first to suffer were the people on the ground
But before long it was their treasure-giver
Who would come to grief.’(2309-11行)
虽然对自将死已有所觉察,但贝奥武甫依然勇敢地向命运发起挑战。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挑战命运的勇气是可贵的。勇敢使武士达到自我完善,勇敢的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勇敢的武士,即使最终会被命运战胜,也必须做出最英勇的抵抗。不向命运低头的反抗将使他的精神永生,成为不朽的英雄。在命运的挑战面前,贝奥武甫英勇地抗。
参考文献:
1 《贝奥武甫》,冯象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2 《<贝奥武甫>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转型》,董玮 ,浙江大学,2009.
3 《<贝奥武甫>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杨桂霞,电影文学.
4 《<贝奥武甫>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基督徒意识》,金朝霞,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第4期.
5 《对命运的独特阐释史诗<贝奥武夫>的悲剧意识》,王敬媛,张化夷,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6 《人的提升:从超人到自然人—<贝奥武甫>和<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对比分析》,赵丽莉,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0卷第1期.
7 《再论贝奥武甫其人》,王继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8 《英雄与怪物:<贝奥武甫>中对人类理性的呼唤》,刘乃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3卷第5期.
9 《中世纪英雄史诗<贝奥武甫>评析》,杨宏,黑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1卷第1期.
10 Beowulf, Burton Raffel, Penguin Group,2001.
上一篇:音乐评价形式改为才艺展示之我见
下一篇:论声乐演唱中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