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人间的魔鬼——对《香水》主人公格雷诺耶
摘 要:《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是德国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以一个嗅觉天才为主角讲述了一个离奇神秘又生动恐怖的故事。作品不管从故事叙述还是心理读白都着重地描述了格雷诺耶这个人物形象,他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针对这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其性格特征来分析其魔鬼形象。
关键词:格雷诺耶;魔鬼
一、圣经及基督教中的魔鬼形象
在圣经中,魔鬼的最初名字叫Satan。此词源于希伯来文,本义为“抵挡”,即阻挠耶和华的意志,引申为耶和华的敌人。后来圣经中讲到“敌人”时,很多情况下是指魔鬼或撒旦,如新约中的“上帝的敌人”或“基督的敌人”即为此意。
“上帝的敌人”这一说法本身己经表明了上帝与魔鬼的关系,即是一种直接对立和对抗的关系。根据《圣经》里所说的,在创世的第一天里,上帝创造了光,据说这光就是天使。不过天使的一部分很快就发生了异化,它们堕落成为魔鬼。有关天使的堕落,圣经中有两处叙述值得注意,其中一处就出现在了《创世纪》:上帝的儿子看见人间的女子美貌非凡,于是就各自娶她们为妻。“上帝的儿子们”被认为就是天使。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对人类寿命的限制以及随之而来的大洪水的灾难。该事件后来经犹太教拉比们的演绎,便成了天使堕落的起源。在这里,导致天使堕落的原因是淫欲,这意味着淫欲是魔鬼最初特性。
在基督教中,人们认为信仰魔鬼的人都是异教徒。历史上有一则关于异教徒的宣判的故事。当时基督教对他们的宣判为:“这些人结成了异端组织。阅读充满谬误的书籍,他们丝毫不相信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修道院只是个乌烟障气之所,抒悔对神甫来说一钱不值,圣水只是被滥用的玩意儿,没有什么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追思弥撒对死者来说毫无价值。”
从这些关于魔鬼的记载中可以看到,魔鬼一开始就与上帝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之中。从对异教徒的宣判中可以看到对于上帝的反叛态度在信徒中的传播。而在格雷诺耶身上我们恰恰可以看到许多与上帝对立的描述。他从来就不理解上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不相信上帝,上帝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形同虚设。
二、魔鬼的性格特征
魔鬼反叛上帝,这是基于他本性中就有的自信与傲慢。魔鬼“路西弗”(Lucifer)一词最初是罗马神话中启明星的名字,其希腊的名字叫“福斯福罗斯” (Phosphorus)。启明星就是金星或晨星。在希腊与罗马的神话中,“路西弗”作为早晨显现的星座,总是赶在太阳出来之前露面,人们认为它是与太阳争光辉。由于它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便成为争强好胜和傲慢的象征。
而格雷诺耶也有着自信与傲慢的一面。当他在第一次见与巴尔迪尼对话时,书中是这样描写的:“这话的口气并非请求,而是要求,也根本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从嘴里挤出来的,压出来的,相当阴险。”“我的鼻子是巴黎最灵的,巴尔迪尼师傅。”而在山中自由生活的那段时间,他的自信达到了令人惊讶的高度,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英俊而又高大的巨人,他骄傲而威严地环视四周。他坚信这里就是他独一无二的格雷诺耶王国,他无疑是这个伟大王国的国王。
在对魔鬼的记载中,人们认为魔鬼是很爱说谎的。在《新约》中,作者还通过魔鬼这一角色对说谎者进行了无情的鞭苔。而格雷诺耶在与巴尔迪尼及德•拉塔亚德——埃斯皮纳斯侯爵的交流中,谎言无处不在。同时,在《马太福音》中,魔鬼及其随从被安排在“永火”里,这“永火”以后被引申为“地狱”,这就是说魔鬼成为地狱的主宰,它对于死亡拥有权力。《希伯来书》的作者直截了当地说:“魔鬼是死亡的控制者。而《香水》中的格雷诺耶也像个死神一样,只要在他身边与他关系密切的人都会死去。不管是他的母亲,还是巴尔迪尼,甚至是德•拉塔亚德——埃斯皮纳斯侯爵都无一幸免。
魔鬼有自己偏爱的时间和地点。与白天普照大地的圣洁阳光相反,夜晚才是它的王国,因此荒凉阴冷的地方和在黑夜出没的动物就直接和魔鬼联系在了一起。而《香水》中的格雷诺耶也有同样的特点。在他离开巴尔迪尼后,他本能地一直往南走。在山中的七年里,他都住在漆黑的坑道里。他不习惯光,也不愿意看到人。白天他都只待在山上的洞穴里,他只在黑夜完全降临时才出来活动。
三、魔鬼的孤独
魔鬼虽然强大而且反判,但他也有孤独的一面。在弥尔顿的作品中,撒旦是一个自为的恶者,他作恶,有着具体的原因和对立面,他要凌架于一切法律和权力之上,享受绝对的自由。为此,他嫉妒神子在天继位和下凡后的王者使命,也痛恨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幸福的生活,就这样,他与上,神子和人类结下仇恨,形成对立。他声厉内荏,表面上不可一世,内心却隐藏着绝望与悲哀。
而《香水》中的格雷诺耶又何尝不是?他的内心也无比地孤独。他虽然拥有强大的嗅觉,但他自身却没有人类天生便能拥有的气味。他曾经因为自己身上没有气味而被周围人所排斥。于是,他特意通过其他各种气味的组合让自己身上带有类似人的气味,从而试图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分子。由此可见,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孤单的,他十分渴望能融入社会,能远离孤独。
从上述对魔鬼性格及心理的各项分析及对比,不难看出主人公格雷诺耶具备了魔鬼的各种特征。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些魔鬼特征才推动着后来的情节发展和深入的人物塑造。可以说,《香水》中的格雷诺耶就是一个孤独的魔鬼,一个追求芳香的魔鬼,一个潜入人间的魔鬼。
课题编号:11A18,衡阳师范学院2011年度科学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
[1] Süskind, Partick: Das Parfum: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Zürich: Diogenes Verlag 2006.
[2]Matt, Beatrice: Das Scheusal als Romanheld. Zum Roman‘Das Parfum’von Patrick Süskind. In: Neue Zürcher Zeitung, Fernausgabe Nr. 61 v.15.3.1985.
[3] Süskind, Partick: Das Parfüm. Erläuterungen und Dokumente. Ditzingen: Reclam Verlag 2000.
[4] 帕•聚斯金德著. 李清华译. 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92,95
[5]保罗• 卡鲁斯著. 王月瑞 刘静译. 魔鬼史[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陈婷(1985—),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德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