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谈教育者主体性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11-13 10:1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基本范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有效性,现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一样,能不能做好,是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也在人。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其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所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一定的政治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社会形成的言行规范行动时,在个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本质。在阶级社会中,思想政治品德是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和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是一定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映,与人们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人的思想品德由知、情、信、意、行几个要素构成。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遵循青年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年施加教育影响,使之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构成,主要指教育者自觉地施加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青年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这两方面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青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体”。
      教育者,即是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党、政、工、团、群众组织、家庭、社会团体及社会成员等。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规划、协调、推动、控制和统摄全局,担负着领导整个教育过程,组织和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引导青年向社会期望的目标转化的任务。因此,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工作经验的多寡,教育方法的优劣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具备综合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和优良的人格,是教育者作为引导者的先决条件。作为引导者,教育者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的影响力将会更强,其敬业精神,责任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无不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尤其应具备三种观念:第一,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在教育活动中,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不但重视青年学科知识的培养,而且更加加强青年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二,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者,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意识上必须深化一种认识:要选择、创造适合受教育者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你的教育的受教育者。第三,树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民主的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民主观念,是非常必要的。要突破传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状况,真正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青年,包括个体的教育对象和群体的教育对象。是主客体的统一体。教育环境,即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一般由社会环境、单位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四部分构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乃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四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活动,是教育者用以影响并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中介。
      综上所言,整个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上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活动以特定方式联系起来综合发挥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
二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其能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能动性是指教育者能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前瞻性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育者现实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又要放眼未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人。创造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要不断更新观念。江泽民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者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会给国家发展注入新鲜生命力。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必须看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否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在看其主体性发挥程度。身为教育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履行承担、组织、发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难以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程度如何,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效率。
    而教育者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性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第一,注重教育内容的体系与掌握,不重视认识、研究教育对象,忽视对教育对象精神方面的需要、思想品德实际状卜况的了解;注重教育的一般性与教育目标设置的整齐划一,忽视教育个体差异性与教育针对性;注重教育的社会需要与社会价值,、忽视教育对象个体需要与个体价值,以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相互转化。第二,教育者注重知识的传授,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学生思想实际不够,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主体地位的确定为前提的,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为保障和体现的,以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目的的主体性教育,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其特性来看,还是从其目的来言,都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教育,它首先表现为教育者的主体性,只有教育者在教育中具有主体性,才能赋予教育活动以主体性,并影响和决定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体性,最终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 的有效性。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把握的环节
      第一,教育目标。在确定教育目标时应突出其内隐,即教育者在教育对象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者的情况下安排一定的内容,布置一定的环境,开展一定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影响和思想塑造。教育目标的内隐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论进行哪种教育都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都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为宗旨的,只是采取隐蔽、间接的方式,让教育对象在意识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时受到教育。这样有助于教育者消除不平感和反差心理,敞开思想,进而使教育的效果巩固、持久。
      第二,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超出了教育对象的知识和经验范围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相距甚远;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真实,脱离实际,都会使教育对象感到教育内容不可信。因此在设计教育内容时要科学,切入点要准确,要贴近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要有层次性,做到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精心选择教育手段,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把鲜明的思想性寓于丰富的知识性之中,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把深刻的哲理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要重视和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不可否认,如果教育者有威信,教育对象就对教育者持肯定态度,从而接受其思想观点;相反教育者缺乏威信,教育对象就对教育者持否定态度,从而抵制其思想观点。可见,教育者的威信与教育效果紧密相连。受教育者参不参与教育过程,效果大不相同,受教育者参与强度的深浅,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大小。这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始终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引起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给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等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形式发展需要,为深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支持,注重教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张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
      [2]张彦.论思想理论教育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

      作者简介:薛云喜(1986.5--),女,汉族,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

上一篇:大学生犯罪问题成因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