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西方古典文论中的“灵感说”

发布时间:2015-11-16 13:19

摘 要:“灵感说”一直是是中外文论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思维模式,研究西方古典文论中的“灵感说”,进而研究西方灵感理论的发展,以便深入探索和把握中西传统文论的特色。

关键词:
一、序言
      灵感,是是指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亦称远隔知觉,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或指作家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创作情状。而灵感说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对文学艺术特征的最早概述。一直以来,“灵感说”都是中西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主要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文艺理论家关乎创作灵感问题的批评言论,或结合作家、作品的评论,或总结作家的创作经验而旁及灵感现象。就其含义而言,“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神助,灵启,陶醉,迷狂;其二,语义学上的解释:“神灵附体”,“神灵感受”,“热情磅礴”;其三,将灵感说运用到文艺创作过程中。
二.灵感说的起源及在古代西方的发展
      追溯西方灵感概念的历史渊源,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他说:“荷马由于生来就得到神的才能,所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伟大诗篇””,但综合来看,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是柏拉图,他从“理念说”出发,探讨诗的起源和本质,提出了著名的神的“灵感说”。在《伊安篇》中,他提出了灵感理论,认为: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诗人不凭理智而凭灵感写作,诗人之所以能创作出好的诗歌,是有神力的驱使,根据神发出的诏语、输给的灵感进行创作。柏拉图对灵感说的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其一,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神灵评附”(《伊安》);其二,灵感的表现:“诗性的迷狂”对立“迷狂∕灵感”与“理智”,否定理智在创作中的作用(《斐德若》);其三,灵感的获得过程:“灵魂回忆说”,对真善美世界的回忆(《斐德若》)。柏拉图对灵感的认识,与古希腊的宗教信仰分不开,古希腊人认为,人间的各种技艺都是神传授的,柏拉图神秘的灵感说,同样出于的这种观念的影响。
      在柏拉图之后,亚里斯多德以诗人的天才与理智取代了柏拉图诗人的“灵感”与“迷狂”。 他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毋宁说是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 创作家须头脑清醒,感觉灵敏,进而作出理性判断,而不可沉溺予感情之中。
      受柏拉图的影响,西赛罗也崇拜理念,强调灵感和神灵,认为文艺创作离不开神的力量,文艺创作的力量来自上天,“如果不是有某种神灵激动思想,诗人也不能写出风格崇高、内容丰富的诗篇来;但他不谈“迷狂”,也反对那种流行的“疯癫”式诗人。他承认诗人的天才有灵感的因素,但更强调苦学和训练。指出如果没有经过刻苦训练而获得纯熟技巧,即使是天才,也是无意义的,开始有了理性主义的倾向。
      郎吉弩斯在《论崇高》中找出了五种崇高风格的因素,即“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强烈深厚的热情”,“修辞格的妥当运用”,“高尚的文词”和“庄严而生动的布局”。他肯定了天资创作“灵感”的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又否定了“灵感”,认为天资作用是有限的。
      接下来的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都高扬“神性”,反对“人性”和“文学创造”,从阿奎那反复强调的“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后者又为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而上帝的心灵则是自然万物的源泉”中可以见出,“灵感说”理论在中世纪走向了研究上的断裂和一定的转化。
三.灵感说在近代西方的流传
      西方近代的“灵感说”有着明显的“天才论”特征, “天才论”的思想内核是强调文学艺术创造时的“灵感”,也可以说“灵感”是“天才”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与生俱来的。与古代的“灵感说”相比较,西方近代的“灵感说”不再注重那种“神秘主义”倾向,突出强调了人的主体意识,“文艺复兴”让人类走向了自觉,同时也让“灵感说”转化为了“天才论”,弘扬了人内在本质的力量。
      近代,对于“灵感说”有过深入研究的主要有康德和黑格尔以及俄国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的观点是:美的艺术其实就是天才的艺术,并指出“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 康德的天才论主要强调了三点:1.天才的独创性。2.天才的典范性。3.天才须有强的鉴赏力。在康德的“天才论”中,“灵感”与“天才”的区别有了进一步具体区分,天才的概念包括了更多的内涵,这是对“灵感说”的一种发展和超越。
      后来,著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论著《美学》中对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作了具体的论述,尤其深入探讨了天才和灵感的问题。他认为“想象的活动和完成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并且同时探讨了灵感的起源问题,认为“天才与心灵现象和自然现象通常都处在一种最紧密的关系中,人们以为通过感官的刺激就可以激发灵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对“灵感说”做过细致地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精到的论断,在近代西方很具代表性。这主要表现在:1.认为天才是完全按照正常方式发展的智慧。2.认为“诗人,即使在强大的不自觉的创造才秉之下,假使没有赋予他卓越的智慧,深刻充实的常识,还有精细的鉴赏力,他也创造不出什么伟大的作品来”。3.认为灵感是作家完全沉潜到自己的思想的涌泉里的精神状态。“作家不是演员,他应该更加接近这种除了自己的对象之外,把什么都忘怀的神往境界”。
四.结语
      综上可见,“灵感说”在西方文艺复兴以前,注重神秘的、不可知力量的显现;近代“灵感说”则强调人的本质力量,注重后天实践经验的积累。“灵感说”贯穿于西方古典文论的整个历程,对西方现代一些非理性主义的文艺思想的提出有巨大启示,意义深远。根据比较文学的跨越性思维模式,对西方文论作“破译”和研究,把握其稳定的基本内涵,并予以科学的阐明,通过研究西方古典文论中的“灵感说”,进而比较研究中西方灵感理论与文化差异,探索把握中西传统文论的特色。这些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将有深远的意义。

上一篇:论柳永词中的青楼女子形象

下一篇:浅析纪录片《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