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逻辑学在不同传播语境中的运用
一、逻辑和语言密不可分
语言学与逻辑学的结合早有历史渊源。从亚里士多德时代起,逻辑就被看成是思维的工具,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工具论》中得到了证实。现如今我们学习一门学科往往更注重其学术价值和应用性。认为“逻辑学无用”的观点使逻辑学正面临生死攸关的困境。
其实不然,逻辑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自发性的在潜移默化中广泛运用。将逻辑学和语言学结合起来的相关著作也不少,老一辈逻辑学家金岳霖、周礼全等人联手编写的《形式逻辑通俗读本》,以及近年来《逻辑与语言表达》《说话写文章中的逻辑》《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谜》等。由此可见,逻辑学和语言学是紧密结合的。
二、日常生活交际的语言逻辑学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传播符号,是人们传递信息的重要物质载体。我们日常交流时,一方面是说,一方面是听。就在这过程中,也时刻浸润着逻辑学的原理。
(一)逻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们每天说大量的话,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其中交织着事实和判断,即便是客观事实,经人为主观性的语言复述传递,都会有偏误,更何况概念判断本身就具有相当程度上的主观性。
清楚的逻辑思维不仅有助于语言表达,也可以提高我们收集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在传播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信息充斥,真假杂糅、纷繁复杂,运用逻辑思维提高媒介素养是大有裨益的。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讹传咸盐可以预防非典,就造成咸盐供不应求,然而这一谬论没过多久便被澄清。再如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馅包子虚假新闻事件,曾一度造成恶劣影响,经多方考证也真相大白。可见,个体如果没有独立的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普通公众的意见是很容易被媒体操纵的。
(二)日常逻辑培养方法
1.采用5W1H法帮助简洁表达
一句话传达信息,不要贪多,说话时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先把最重要的观念阐述清楚,然后再辅助详例支撑论点。采用5W1H法,即Who(谁)what(什么事)when(时间)where(地点)why(起因)how(怎么样),可以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2.练习画思维导图梳理日常事件
相比于简单的条目式,思维导图有助于看清全局,建构整体框架。大范围、浅层次的把握全体,再聚焦局部深入挖掘,逐渐培养讲话有营养,做事有条理。
三、大众传播语境下主持人的语言逻辑
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主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逻辑思维训练有助于即兴口语表达。英国诗人雪莱说,“人有一颗产生感情的心,一个能思维的大脑,一条能说话的舌头。”笔者认为,主持人应该掌握逻辑的基本理论进行思维训练。近年来播音主持界不断呼唤主持人个性化,个性化的根本就在于思维的逻辑的差别。
(一)主持实践中的语言逻辑谬误
我们日常在电视节目中经常能听到一些比较普遍的语病,就存在着逻辑上自相矛盾的问题。比如养生节目中主持人说“睡梦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和“不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义,即睡前要恼怒饱食,意思显然不对。再如“改掉坏毛病”,毛病本来意为缺点,再加修饰词“坏”,也是语意赘余。还有新闻报道称“这次矿难中,他是许多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也是不合逻辑。
(二)主持人逻辑思维训练方法
1.定向思维训练
定向思维是一种常规模式的顺势思维法。初学者在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时运用逻辑关联词,比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再次”等,把说话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片段,话语间的逻辑关系就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时候过多关联词容易让句子变得累赘复杂,造成听者思维的混乱。在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能不用关联词就可以表达清楚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使语言简洁。
2.逆向思维训练
采用逆向思维法,用全新的眼光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谚语加以自我的全新解读,也是培养主持人个性化的有趣尝试。
例如,成语“知足长乐”通常意为人应该知足。但是反向思考,也说明目光短浅骄傲自满,是一种变相消极懈怠。贬义词“班门弄斧”讽刺那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的人,而有的时候恰恰是和高手过招才能提高技艺,事半功倍。
再如,大家都用“东施效颦”来耻笑那些丑陋、低能的人,但如果就东施的精神而言,起码她有积极进取的主观能动性,且勇于付出行动,哪怕遭致白眼。这一点恐怕在凤姐和芙蓉姐姐身上得到充分例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经常进行逆向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独特思维、另类思维的能力。
3.发散思维训练
训练主持人发散思维可以通过几个简单图形,比如一个圆,一个点,组织一段语言。或者给出几个关键词,如:阳台、木板、麦浪等,限时看图说话。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反应速度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逻辑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领域,逻辑都堪称为语言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学角度出发研究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语言,是一个新鲜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英)奥卡姆著;王路译.《逻辑大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陈波.《逻辑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3]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9月第2版
[4]何邦泰.《话说逻辑》[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
[5]梁遂.《逻辑病例汇析》[M].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来源:速读·中旬 2016年4期
作者:刘丹
上一篇:法律逻辑学教学法初探之情感教学法
下一篇:基于逻辑学视角的法庭上诡辩的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