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伦理学视域中的教师心理和谐
教师心理和谐指教师能悦纳自我,平衡情绪,控制自我,能建立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具有教育幸福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教师心理和谐是教育和谐的必然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诉求,是教师个体幸福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核心变量。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心理和谐的价值巳经超越了教师的学识本身,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积极的教育功能,促进教师心理和谐是当前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以美国教育家诺丁斯和心理学家吉利根为代表的关怀伦理学兴起,使关怀伦理从女性主义视角的道德原则演化为社会普适的道德模式,其出发点和哲学基础是处于具体关系和联系中的人以及人的情感,人们处于相互联系中,彼此依赖,需要合作与妥协,关怀巳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教育主题,本文从关怀伦理学的视角对教师心理和谐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促进教师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的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
―、关怀缺失:教师心理失谐的根源
关怀,指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人”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有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类本能的,类本能的基本需要是人性的集中体现,关怀与被关怀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又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实践过程。诺丁斯提出关怀具有多样性、关系性。关怀包括对自我的关怀,对亲密人的关怀、对有联系以及远方陌生人的关怀,对非人类的动植物的关怀,对人造工具和物品的关怀以及对思想的关怀。关怀与被关怀既有相互的需要、给予,又有相互的回应和付出,二者是一种“相遇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保持和谐,是关怀与被关怀的关系。人类关怀的多样性和关系性是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怀缺失,心理就会失去和谐状态,长期积累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关怀缺失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师也被推到风口浪尖,教师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任务多,变化快,教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不断警示人们,要重视教师和谐心理的建构。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有制度和管理缺陷带来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有教师间竞争加剧带来的同伴群体关怀不足,有升学率和成绩比拼带来的教师与学生情感性关怀的减弱,有教师工作繁忙无暇休闲带来的自我关怀减少、与家人的感情联系和相互关怀减少等。概括而言,关怀不足或缺失是形成教师心理失谐的关键因素。教师心理和谐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教师关心自我,才会珍爱健康,珍惜生命,认真选择和从事自己喜欢的教育事业,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幸福感;关怀身边的人,才会处理好与家庭、朋友、同事以及邻里的关系,感恩于他人给予的关怀,真诚地奉献自己的爱心,从中获得共情和满足;关心陌生人及远离自己的人,才会具有更博大的胸怀和更宽广的视野,从中获得尊重和包容;关怀自然,才会与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享受自然的恩典、科技的发达,又不会肆意妄为。教师如果没有对自我的认知和关照,没有对他人的友爱和互助,没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没有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就会使心理失去和谐,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关怀是关怀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心理和谐的助长剂,心理裂痕的弥合剂。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2]诺丁斯认为,教育没有什么最后的产品——没有什么接受教育后能够成为完美的人,但是,教育会培养出那些向我们展示进步和成长的人,而只有一个学会了关心的人,才是有这种进步和成长的张力去追求和实现一生幸福[3]。关怀的学校是师生心理和谐的前提,师生的关怀又是关怀学校的关键。
二、关怀实质:教师关系和谐与共同发展
1.教师关怀是教师关系和谐的核心要素
诺丁斯认为,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彼此都需要他人的关怀,需要被理解、被给予、被接受、被尊重和被承认。从本质It看,关怀是对人的关系性存在的认同,并以情感化模式引导关系发展,努力创生出一种和谐共建的关系。“关怀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非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4]教师关怀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与学、教师与工作休闲等一系列关系和谐的核心要素,教师关怀源于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发展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之间的支持、以及与其他人的沟通,强化于师生间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同事之间沟通合作、共同进步。这种关怀是“共通感”、是“移情性理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师生间充满人际幸福感和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场域中与学生、同事以及其他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康德认为,人永远不应该是实现他人目的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一个目的,而不是互为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关怀与被关怀是相互的能量支持,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范涛。
2. 教师关怀是教师积极情感的基础品质和教师幸福的生长点
从个体社会化过程来看,个体对世界的满意和信赖源自于最初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和保护,儿童早期建立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他们以后对世界产生积极情感的基础,因此,关怀具有基础性的品质,教师关怀品质有助于教师欣赏、热爱、投人、责任等积极情感的产生,是教师幸福的生长点。教师关怀并非康德义务伦理之下的以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行为的约束,而是强调一种能量和力量。教师关怀是教师自我所散发出来的关怀魅力,使学生感到关怀的力量,以身教来加以示范,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关怀的熏陶,从关怀中学会关怀[5]。教师关怀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营造一个和谐教师群体、和谐育人环境。教师关怀不是权威式的、居高临下的单方面的情感投人和输出,学生及他人也不是消极被动的情感接受者,双方是平等的“积极贡献者”和“共同享受者”,关怀关系的建立与维系是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关怀,达成精神的共融和流通。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心理以及成长发展给予关怀,学生对教师的努力付出以及价值回馈尊重,教师对他人的需求及发展给予关注,对方产生积极回应,双方同时是关怀者,也是被关怀者,这样的教育过程和情景,个体自我得到确证,美好的情愫与和谐的关系得以建构,教师自然不会“职业倦怠”和“情感枯竭”,师生之间、教师群体之间关怀的积极情感是教育活力的源泉,也是教师幸福感的生长点。
3. 教师关怀是师生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推动力
关怀伦理学的研究回归了对人的情感需要的关怀,主张充分尊重个体的独特性,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提出关怀不仅注重个人的发展,而且需要帮助他人的成长和发展。它突破了人本主义强调单向度的自我实现,而是以“相互关怀”“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双向度关怀,显示出鲜明的关系性、利他性。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促使其发展。“关怀他人,最有意义的就是助他成长和自我实现。”也就是说,关怀是具有生产性的,关怀这种正能量是教师、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正如弗洛姆所说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表现,它包括着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它并不是一种为他人所影响之意义上的感情,而是一种努力使被爱者得以成长和幸福的行动,这种行动来源于他自身的爱的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关怀会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的对教师关怀的回应,又会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动力。
三、关怀实践:教师心理和谐的达成
关怀是一种品质,一种关系,一种能量,更是一种实践。行动是关怀需要的目的,也是关怀的核心表达。教师关怀是一种特殊行为,教师关怀的实践过程是教师心理和谐的达成过程,实施要点有以下几点:
1. 理解尊重
理解和尊重是关怀的前提,理解就是心灵的碰撞、精神的交融和经验的共享。尊重就是认可每一个人都是作为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尊重每一个人的情感和表达,欣赏他们的优点,宽容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维护他们的尊严。教师对于儿童生命的尊重,要求对儿童生活的理解和支持,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尊重,要求对儿童内心的了解与关注,教师对教师同伴的理解尊重,要求教师承认个体差异,具备合作共赢的观念,教师对自然的尊重,要求教师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2. 对话与聆听
对话是基于平等、信任与主体间性理解之上的交流与交往方式,是教师与他人、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的基点。对话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相互感应的通道,是平等的信息交流、情感传递、心灵碰撞的平台。诺丁斯认为,对话法是学会如何创立和保持与他人之间关心关系的基本方法,对话时双方共同追求理解、同情和欣赏的心理。吉尔根()提出对话意味着教育中多方面力量的参与,“削弱固定的权威,激活对话者间的关系”。比如,师生关系是主体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平等尊重的主一主关系。学习是合作与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自我、外部世界的“对话”过程。师生在“学习者共同体”中通过对话、文化互动,达到双方视域融合与知识的共同建构。师生关系,就其从本质是双方基于理解、包容而展开的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它是动态生成的双向联系。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建构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因此,平等、双向、积极的主体间性的互动必然带来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心理和谐。
聆听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叙述一倾听,是敞开心扉的表达,是充满温情的关注,是无条件的接纳。教师通过与学生、与教师、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对话与聆听,能够达成共识,调控情绪,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教师的心理和谐。
3. 创设情境
关怀伦理是一种情境伦理,强调道德情境的重要性,认为正确的伦理学结论存在于与道德事件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及情境关系中,道德情境不是一个一般的情境,而是一个特殊的“困境”,是一个人“进人”另一个人的道德困境,并力图带他走出这一困境。关怀需要创设情境,营造特定的情境,关怀才能得以落实。
[作者简介]王华(1968一),女,西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