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

发布时间:2015-07-31 10:57

摘 要:城市的形体秩序与视觉美学是千百年来城市设计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方向。本文以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分析其图底关系、界面关系及空间序列特征,从空间形态这一切入点进行解读。探讨在特定文化系统和场地环境中,现实物质技术条件对于街区构成逻辑的表达。

关键词:文殊坊;空间形态;图底;界面;序列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它所处时代的文化和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的内容,是有一定外部范围和一定内容结构的系统性整体。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建筑设计应考虑城市整体形象,城市规划需要文化眼光的涵养。”[1.刘新强.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8(06)]
  对于像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这一处于浓厚历史氛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RBD,目前的研究多是从经济、文化以及具体的商业运营等方面入手。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建筑及其外部形态这一更能体现建筑本质的方面入手研究。
1.基于图底关系的分析
  空间形体分析是城市设计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即对物质形体空间作形式和组织关系的分析。罗杰·特兰西克在其1986年出版的《寻找失落的空间》(Finding Lost Space)一书中,提出了图底关系理论是物质—形体分析的主要理论工具。
  图底分析是空间形体分析的基础,是建筑(实)与空间(虚)在平面上的黑白表现,通过建立空间秩序来明确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出城市空间的肌理(建筑体量关系、组成方式、街道空间结构特征和城市空间密度)。
  通过图底分析,我们可以透视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形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在黑白图底的区域平面图中,街区肌理得到了清晰的呈现。川西传统民居形成的特色商业院落构成整个商业街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于外空间覆盖率,形成一种“合理密度”,空地和活动场地分布较少,形态规整,尺度较为统一,呈现出典型的传统院落形态特征。主要院落正面朝向街巷,直接反映出街巷关系和空间节奏。
  整个街区肌理呈现出较为匀质的状态,院落建筑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街区用地上,整体呈现“面”的特征。在单体建筑上符合“外封闭、内开敞”的空间结构,具有典型的成都传统街巷及民居特征。从卫星图可以看出,文殊坊道路格局呈“井”字型布局,方便地处理了新区与旧区道路的衔接关系,有利于保护文殊坊的完整格局,同时为保护该片区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2.基于界面关系的分析
  界面分析主要有平面空间界面分析和立面空间界面分析。通过界面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主体空间(公共空间)的水平及竖向构成方式,建筑不再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被观察,而是作为与主体空间联系的界面。界面与空间的关系以及界面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中心,从总体和相互关系上确定界面的形式。
  平面界面分析是以某一空间(街道或广场)为中心,周边限定的建筑强调其限定空间的“边”,将这个“边”作为限定元素来综合分析。“边”成为空间围合的界面,其长与短、进与退、实与虚等都成为分析的内容。本文中笔者针对文殊坊的主要街道——头福街一白云寺街进行分析:头福街-白云寺街呈南北走向,北联西珠市巷,南联楞伽庵街。街道基本呈直线型,由于新修建筑界面的退进,增强了街道轮廓的变化,但街道两侧琐碎的开口使街道连续性遭到了破坏。其次,原有头福桥右侧公寓规则的凹型平面与其他建筑平面产生了很大的冲突,街道肌理在该处发生了中断。
  立面界面分析是对空间界面的竖向形式分析。罗伯·克利尔曾分析总结了立面的不同形式,如:底层架空,倾斜与后退,突出与收缩等,概括了街道界面的一般和特殊形式。此处,笔者则重点分析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的侧界面。从单个街道垂直界面来看,文殊坊的建筑立面基本是和谐统一的,他们具有相同的构成元素,统一的色彩和相似的尺度。
3.基于空间序列的分析
  空间序列分析是结合图底分析,从透视上检验视觉空间效果的一种三维空间形体分析。如戈登库伦(Gordon Gullen)在《城市景观》中所述:序列景象“常常在一系列突然和戏剧性事件中展现。”[2.戈登库伦(Gordon Gullen).《城市景观》)[M].1961]
  文殊坊的街道是曲折、空间变化丰富的,不断递进的中轴线也形成了起伏的空间序列景观。这种空间的封闭性越强,由空间转化带来的对比和意外越让人兴奋。
  由于空间序列是以线性空间为主体,空间序列的展开也是以此为基础的,线性空间的连接以及不同特点的线性空间构成了空间景观变化的基础,形成了空间“收”、“放”、“转”、“折”,增加空间的体验性和观赏性。                                     
4.结语
  本文没有对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的各组成要素进行逐一分析,而是利用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进行考察。相信只有在合理方法的导引下,各要素的存在与结合才能恰到好处,从而更好地进行此类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和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黄亚平. 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刘新强. 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西部科技,2008(06).
[5] 戈登库伦(Gordon Gullen).《城市景观》)[M],1961.
[7] 特兰西克著,朱子钰译. 寻找失落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高校乒乓球文化与高校乒乓球市场发展的方向分

下一篇:试论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及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