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4 09:01

 近年来,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企业中接受过纺织服装化纤材料研发知识培训、系统纺织服装生产理论和实践训练的专业人才比较短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企业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如何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如何更好地推动服装产业的发展,是院校和企业应该共同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本地区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培养掌握信息化技术,能应用本专业生产理论管理企业,具有一定设计和营销的实践能力,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对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高职院校应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企业和行业发展培养急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吴菊萍效应的当下社会审美的发展路径

下一篇:西方美学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