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觉符号的通感
摘 要:蛇只能看见运动着的东西,狗的世界是黑白的,蜻蜓的眼睛里有一千个太阳,很多深海里的鱼,眼睛退化成了两个白点。能看见什么不能看见什么,都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作为自诩最高级的动物——人,我们的视觉功能已不再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更进一步联系着我们的情感,时刻关联着体现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和心理需求。而设计,是一门沟通的艺术,通感作为一种手法给予设计师丰富的启示和无限的灵感,通感可以帮助设计准确而快速的传达信息。那么,下面我们就站在设计的角度以视觉为出发点来谈一谈感官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视觉元素 通感 沟通传达
视觉—味觉、嗅觉
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对人而言,视觉思维与视知觉和视觉意象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确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他在50年代的《视觉思维》的专著中,明确指出,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一切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所以通过观看、想象和构造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定义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且视觉意象为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不同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概而言之,其创造性或其创新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具有源于直接感知的探索性;其二,它具有运用视觉意象操作而利于发挥想象作用的灵活性;其三,它具有产生顿悟或诱导直觉,也即唤醒主体的“无意识心理”的现实性。也就是指它有利于打通主体的自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之间的屏障,从而使无语言的“无意识体验”,能够迅速转化为可以自觉意识加以利用的现实和有效的知识。在转化过程中,“无意识心理”必然会牵动其他感官的体验和经验,这种现象时刻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那么,让我们试想下闭起眼睛来吃一顿美味大餐,如果刨除经验的累积,你确实无法体验到它的“色、香、味”俱全。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多数食品的包装都选用橙、黄、红等暖色,因为这会从人的生活经验和当前感受中引起联想,产生食欲。这就是利用了视觉与味觉嗅觉的关联性。
视觉—听觉
画室里,戴着耳机创作的同学随处可见;随时打开音乐播放器,跟随节奏跳动变化的抽象图形便跃入眼帘;一张后摇滚(post-rock)风格的唱片封面可能是一片静谧又层次丰富隐藏变数的蓝。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在这里我们会提到一个概念:通感哲学,它的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即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首先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在视觉设计的应用中也屡见不鲜。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观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设计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信息的传递也更加迅速和准确。
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康定斯基,他的一幅名作《构成》,是他在听了一场交响音乐会之后,将听觉感受视觉化的作品。他的作品被称为“看得见的音乐”。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他常常把绘画用音乐的术语来描述。他曾形象地用乐曲的弹奏来比喻画家的创作:“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绷紧着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意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和谐的震动。”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简言之,我们可以把视觉元素中的点、线、面、位置、形式等特征与音乐的节奏、秩序、旋律做类比,发现视觉与听觉间细腻的内在联系。而在视觉的色彩上,明度、纯度、色相也可对应音乐的音阶、音量、情感等要素。
视觉—触觉、情绪
生活中,我们用蓝色红色分别表示水管上的冷热水;冷色调的房间让人感觉凉爽,冬天较冷的北京,其建筑色偏以红墙金瓦为主来弥补温度的不足。这些视觉和触觉间的关联性应用发自于生活经验,因为我们触碰过火的温暖,冰的彻骨,从而积累了视觉上的经验,反之这些经验打通了感官的单一局限,立体了我们的感知,并进一步牵动着我们的情绪和心理。
黑色的压抑,仿佛比同等的白色重上两倍。葬礼、乌鸦、重金属音乐、黑夜、坏天气、战争,都可以用黑色表达。进一步到颜色的叠加:色相上的补色搭配让人感觉躁动不安;色彩明度上的低长调搭配使人感觉深沉雄伟、警惕、有爆发力;色彩纯度上的灰强调搭配使人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此外,面积的对比和视觉表达形式的选择也会直接反映创作者的情绪并影响观者的心情。
结语
视觉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体现着人强大的创造力,视觉符号的运用也反映着人类历史的沉淀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向内的沟通与理解。而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所以从人类活动过程的顺序来看,我们首先感受和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约有83%来自于视觉,这种认知的过程是“物理—生理—心理”的过程。人的感官是向外的,通过此接收信息而后内化成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在此过程中人的五感,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其他心理感觉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这种奇妙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通感”。
作为“视觉翻译者”的设计师来说,沟通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手段,可以说也是设计的基本任务。设计师力图以视觉符号全方位传达信息,通感便是这一过程中的有效渠道,把各种感觉整合为视觉符号,以表达以传递更为具体的信息和情感共鸣,如何巧妙运用通感是视觉设计一直以来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符号·神话·文化》 【德】 恩斯特·卡西尔 (Cassirer, Ernst)
[2]《视觉思维》 【德】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3]《视觉符号完全手册》 张莉莉
[4]《美学散步》 宗白华
[5]《灵心妙悟》 陈育德
上一篇:明清以来基督教美术本地化浅议
下一篇:论产业化发展中的中国动画剧本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