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对《圣经》的伊甸园的失去与重建
摘 要:约翰斯坦贝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先后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享誉世界。1937年出版的短篇小说《人鼠之间》是斯坦贝克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该小说虽篇幅短小,但蕴含丰富的主题内涵,传达了深刻的意义。 《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学家的创作源泉。斯坦贝克他创作的作品其中都包含大量的《圣经》的主题隐喻典故。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出《人鼠之间》小说中体现的对《圣经》中伊甸园主题模仿。通过集中研究《人鼠之间》对《圣经》伊甸园失去与重建主题的模仿与运用,反映小说从人物的心理行为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在失去乐园的境况下,一种执着追求重建心中美好的伊甸园梦想。
关键词: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圣经》;伊甸园主题
第一章 《圣经》中伊甸园主题
伊甸园根据《旧约》记载,上帝耶和华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他们在上帝专为他们造的伊甸园中,快乐的生活着。伊甸园在圣经的原文中含有乐园的意思。后来夏娃受魔鬼撒旦之诱惑,与亚当一起偷吃禁果,和上帝一样能知羞耻与善恶,犯下原罪,因而受到上帝的惩罚,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开始经受各种磨难和痛苦。
“伊甸园”被视为远古时代人类最理想的自然栖居地,是人们向往的“乐土”,“乐园”。作为西方文学源头之一的《圣经》中的伊甸园,已经成为人类美好家园的象征。自从人类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在现实生活中痛苦挣扎的人类对于重建伊甸园的梦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第二章 《人鼠之间》对伊甸园失去的主题的模仿
对伊甸园的寻找与重构贯穿于斯坦贝克的整个小说创作中,小说《人鼠之间》的故事情节暗含了伊甸乐园的失去以及人们对心中这片精神乐园的向往和寻求。
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当时西方很多国家已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生活是世俗化的,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动摇。被逐出伊甸园那般美好和谐的家园来到如今却是如此的满目疮痍尘世中,人们迷失了,失去了自我的追求,彷徨困惑的度日。小说的背景是在美国加州的萨利纳斯山谷中的一个农场里,这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浪工人。“小说中田园般的加利福尼亚被人们看做是肥沃的伊甸园”,人们都是来这里寻求心中理想的。
但是在小说中,此时的加利福尼亚已经不是那个伊甸园了。莱尼在以前工作的农场摸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女人,他和乔治被从农场驱逐出来,就像亚当和夏娃一样被上帝从伊甸园中驱逐出去一样。乔治和莱尼出行的萨利纳斯谷地农场,仍然是一个失落的世界。乔治和莱尼不厌其烦的重复和讲述他们梦中的伊甸园: 有一天──咱俩一块攒够了钱就买一所小房子,几亩地,一头牛,几头猪,就……”“就靠种地过日子!”莱尼高喊到,“还要养兔子。说下去,乔治,说说咱们在园子里种什么,笼子里的兔子怎么样,冬天下雨怎么样,火炉怎么样,牛奶上头那层奶油有多厚,刀都切不动。说这些。。。。关于乔治和莱尼和坎迪所构想的农场的梦想,他们在寻求自己心中的伊甸园,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和谐,人们彼此不会伤害彼此,也许他们寻求的正是回到生活在伊甸园的时候,生活在无忧无虑幸福和谐的环境。
第三章 《人鼠之间》对伊甸园重建的主题的模范
小说中农场的工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期望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乐园。小说中对于伊甸园执着的追求和期望重建主要体现在两位主人公乔治和莱尼身上。乔治和莱尼拥有自己农场的梦,心中美好的梦,对美好家园的构建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动力,更是这种化为精神力量的回归伊甸园深深吸引了两位主人公。小说主人公乔治和莱尼的情谊很深厚,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和鼓励。同时,乔治和莱尼一直在讲述着他们梦中的伊甸园,等他们攒够了钱就共同抚养培植属于他们自己美好的家园。这里“他们提出了重建伊甸园的计划”。(田俊武)
乔治和莱尼彼此为了建设那片追求的“伊甸园”而义无反顾。“乔治和莱尼的梦想是建立在对加利福尼亚田园牧歌般的憧憬之上的”,“这个梦想是对某种伊甸园象征的祈祷”(方杰),他们离自己的梦其实不远了,以前还不抱多少希望的乔治现在开始觉得那个梦离自己越来越近了,感觉真的可以在辛苦劳动后重建出那片“伊甸园”。但不可避免的结局却依然发生了,莱尼由于天生喜欢抚摸那些柔软的毛和衣服,无意中将她扼死了农场主的妻子。在万般无奈下,乔治为了使莱尼免受折磨和痛苦,只能亲手将莱尼打死,开枪前他依然跟莱尼回忆着他们心中那个美好的乐园梦。
小说结局中那一幕,随着莱尼安详的倒地时,乔治安静的和农场工头萨利姆离开了,可能他们在一起的梦想会更加容易实现,结局是暗含着美好的,真正有追求的人心中对那片“伊甸园”美好愿望的寻求与重建还是有希望的。正如高继海先生所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与小说中其他人物比较,他们毕竟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来源于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来源于他们对那美好“伊甸园”的愿望孜孜不倦的寻求和构建。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坦贝克,人鼠之间【M】,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1.
[2](英国)伊恩乌斯比著,王问生,沈蕾译《50部美国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年.
[3]梁工主编,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4]方杰,在梦的阐释中展示权利关系——论《人鼠之间》的文化寓意和社会效用,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
[5]田俊武,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宗教意识,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6]田俊武,李群英,约翰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6卷第1期.
[7]刘国枝,胡雪飞,苏里泰:一场孤独的游戏——对《人鼠之间》主题的三重解读,湖 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
[8]陆春,苦恼的坚守——斯坦贝克小说的伊甸园主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月,第29卷第2期.
[9]王艳,永远的伊甸园——《人鼠之间》中人物背后的寓意解析,语文学刊,2005年第7期.
上一篇:《安娜•卡列宁娜》中三次死亡事件之间的转
下一篇:霍姆伍德三部曲中父亲的缺席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