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的好天气》窥探年青一代的人生观
摘 要: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以冷然、敏锐的笔触叙述了在孤独、迷茫、空虚的青春时代,主人公对未来、人生由困惑不安,对外部环境由漠然甚至敌对,到经受挫折磨练真正走向独立,努力成长的转变过程。因其在超越个人而直抵普遍人生方面具有广泛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该小说的文本内容,进而窥探年青一代的人生观。
关键词:孤独;虚无;独立;顺其自然;人生观
1.作品简介
《一个人的好天气》作为日本新锐女作家青山七惠继《窗灯》之后的作品,通过描述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在与年长亲人的相处过程中的种种机遇,刻画其追寻自我、实现独立的成长过程,生动再现了飞特族即自由职业者的心酸,同时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严峻社会现象: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缺乏安全感、责任心,对人生持倦怠的悲观态度,而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恐惧与悲观又令其陷入烦躁与不安的泥潭。该小说因对人生客观敏锐的观察及普遍意义而荣获日本第136届芥川文学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本文通过分析该小说中主人公由孤独虚无走向独立顺其自然的心路历程,旨在窥探年青一代复杂多变的人生观。小说所传达的人生观可以看做是当下年青一代人生观的缩影。
2.孤独与虚无
石原慎太郎在《大都市的孤独感》中提到:“人生反命题的丧失,使人们疏离,夺走人们之间的联系,把各自变成软弱的存在”,就这篇小说而言,具体来说即被虚无证实了的孤独的都市年轻女性。这种虚无感,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与房东老太为人处世的差异,以及那从“最初的邂逅开始便令人预感别离的爱情”。
小说介绍了主人公知寿及其男友藤田对喧闹的渴望以及吟子对人多地方的厌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年青一代不耐寂寞,渴望交际的心理现状。他们表面独立,但内心脆弱,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而现代生活的疏离感又使他们无处可逃,内心深处他们渴望牢固永久的羁绊。孤独之情贯穿全文,比如在“多孤独啊,那房子”中,客观的景因主观人的介入而带有“孤独”的意味,实际上景只是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即孤独的不是景,而是人。
就孤独感的营造而言,小说中对气味、颜色等感官印象的描述有异曲同工之效。在对生命的切实感知中,意识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客观存在,并因人与物的距离感而体味到生之孤独,生之艰辛。面对各种生活琐事爱恨情仇,知寿们有心改善却无力经营,以致采取消极应对的悲观态度。这里的逆来顺受与独立意识觉醒后的顺其自然不同,前者包含了一种对人生,对未来的被动接受,无力感充斥其中,而后者则更强调人的主观性,积极向上是其主线。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人们的人生观会随其生活阅历的丰富而逐渐发生改变。此外小说中关于幸福的模糊定义:“和走在街上的那些情侣一样”,蕴含着幸福不在于自身的实际体验,而在于与外部环境保持一致的意味。然而这样的幸福可能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感到幸福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人生的虚无感再次登场。
关于人生,以人际交往为例,主人公母亲对主人公的理解以及希望拉近距离的做法,乍看温暖人心,但由于不彻底,最终事与愿违。于是知寿们开始叩问:人与人是否能坦诚相见,即便他们互相理解或至少渴望互相理解。人生的孤独与虚无在这里似乎无以复加。关于理想与现实,情感与金钱,在知寿们看来,现实与金钱的分量更重,金钱会反作用于情感,而理想亦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甚而消失不见。
3.独立与顺其自然
在独立之前,生命是繁琐事件的轮回,单调乏味,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完全被动。但由于“惰性”,生命个体甘愿在周而复始的轮回中得过且过。其实与其说是惰性,倒不如说是因对人生的无力倦怠,对现有生活状态的适应,适应到紧抓着一丁点幸福不放,适应到希望到它“永远不变”地持续下去,变化似乎成了恼人的代名词。但在与吟子人生观的碰撞中,在经历了工作、爱情上的挫折磨练之后,知寿们开始成长。就这个意义而言,年轻时的历练可谓成长中必经的一环。
尽管迷茫,孤独,但对生活和未来,年轻人还是有一定规划的。当他们领悟并接受这样的观点:就个体而言,他者的介入,比如规劝、指导,只是在“尽义务”,不这样亦“无所谓”时,他们就离独立自主又近了一步。说“尽义务”虽有冷酷之嫌,但生命归根结底是以个人为根基的。
愤怒悲伤都要自己承受,不管愿意与否。虽然困惑,虽然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感到厌倦失望,虽然觉得年轻没好事,只有虚无与疲倦;虽然感叹人生没意义,活着没意义,但在困惑的同时意识到: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想办法活下去。于是化消极为积极,化悲观为力量:鼓起勇气,迈出向前的一步。这就是年青一代成长路途上所经历的的复杂心理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他们的人生观亦在不断完善趋于全面。
4.结语
年青一代渴望像样的生活。为了弄明白生存的意义他们在困惑中成长,并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好好生活。但这又谈何容易?它囊括一切,包罗万象。只要生而为人,就永远无法逃脱它的影响。在这个概念的统领下,生命的本质无法清晰言说,好与坏无法确切无异议地衡量。借由知寿母亲说出的“哪儿都一般”与吟子的“这世界只有一个”一样,阐明生活绝不因时间地点的变动而停止不前,只要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就得随生活这辆马车一起向前飞转,在哪儿生活似乎别无二致,一样有寂寞有甘甜,有辛酸有愉悦。正因为如此在面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物是人非时才更应该坦然。这是在切实感受到“倦怠生命力”之后所迸发出的力量:虽然有风,有雨,有惊慌,但是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魏大海.当地日本文学考察[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M] 竺家荣译.
[3]叶渭渠.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杨彩琼.孤独而忧伤的青春之歌: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的解析[J].安徽文学,2008(5).
下一篇:民国瓷器艺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