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意象重构之话剧翻译美学之维
一、 话剧翻译的特性
一直以来,罕有翻译学者关注戏剧翻译,尤其是话剧翻译(moderndramatranslation)。安德曼认为(GunillaAnderman),“这可能是由于舞台会给译者带来一些特殊问题”[1]71。其实,虽然戏剧(包括话剧)属于文学的一种体裁,具有文学体裁的普遍性质,但它还有若干特性。穆南()曾把翻译活动分为七种类型,其中包括按照舞台表演形式分类的戏剧翻译[2]22。著名戏剧艺术家焦菊隐先生特别指出:“文学的其他形式如小说、诗歌、散文的写作,只要求和读者见面。戏剧却还要要求同观众见面。戏剧具有一个更为复杂、更为延续的创作实践过程。剧本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读起来动人,更重要的,是要演出来同样动人,或更加动人。”[3]1这种特性也决定了话剧翻译的特殊性。
刘肖岩和关子安总结出戏剧翻译与其他文学体裁翻译的四点区别:(1)戏剧翻译的服务对象不同,除案头剧专为阅读而创作和翻译外,“戏剧翻译的对象是剧院观众”,而“诗歌、散文和小说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2)视听性,“戏剧是一种视听艺术”,“戏剧观众既可以看见舞台上人物的表演,又能听到演员的声音”;(3)无注性,“演出文本没有加注的可能”,所以“翻译中必须将应该加注的地方在文内处理”;(4)通俗性,“戏剧语言的通俗性同样是由舞台性决定的”,并体现在剧作家创作的人物语言适合舞台演出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话剧翻译作为戏剧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直感性”、“诉求性”和“表演性”。“直感性”(sensibility),即话剧翻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受众①能否产生视觉、听觉和想象等感性效果。“诉求性”(reactivity)指话剧翻译要寻求受众发自内心的感受、反应和思考。“表演性”(performability)是指话剧译本用于阅读或表演时,能准确地再现原剧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文化要素;尤其是在表演时,能符合舞台演出中参与人员的剧本要求,为舞台表演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根据话剧翻译的基本特性,借鉴格式塔心理学和翻译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探索一种话剧翻译的美学方法。
二、 格式塔心理学与话剧翻译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它是由德国的麦克斯·韦尔特海梅尔(MaxWertheimer)、沃尔夫冈·克勒(WolfgangKöhler)和库尔特·科夫卡(KurtKoffka)于1912年提出并发展起来的。该学科建立在上述三位心理学家实验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反对冯特构造主义学派把意识、心理分解成为单个元素。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理是: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完整形体;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不能还原为部分,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有机之整体大于其组成部分之总和[5]193[6]399-340,对部分的分析无益于对整体的理解;“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内部系统性整体结构决定其组成部分的性质”[7]379。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格式塔、意象、格式塔意象、格式塔质等,对话剧翻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格式塔 、意象及格式塔意象
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其基本含义为“形式、图形或完形”。这个概念不只是指视觉上单纯、静止的形状,而是着重于事物各部分进行组织后产生的整体性效果。格式塔这个词意指一个具体、独立且独特的实体,它以一种孤立的形态而存在,属性之一是具有某种形状或形式。姜秋霞认为:“格式塔乃组织之产物,该组织不同于仅仅为简单的并列或随意的分布。在组织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取决于该整体固有的内在规则。”
传统概念的意象是指读者、听者或感知者借助其已有的知识,通过心理作用对已有客体进行创造的一种构建产物,或者是指在其知觉和想象的运作下,对原本缺失或陌生的客体加以构造后的一种产物[8]61。一般而言,意象可分为单个意象和组合意象、局部意象和整体意象、静止意象和流动意象等类别。
格式塔意象这一新概念建立在传统的文学象征或隐喻意义上的“意象”基础上。它在将文学意义的“意象”纳入格式塔心理学的框架中后,具有了一种“完整性”或“整体性”的特质。格式塔意象属于传统意象分类中的组合意象、整体意象或流动(动态)意象,是有机的、多元的、宏观的、动态的意象。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一个篇章、段落、句子,甚至一个词语都可以视为一个格式塔意象。
(二)格式塔质
格式塔具有统一性、移位不变、具体性等多种性质,即格式塔质(Gestaltqualities)。最重要的格式塔质是格式塔的“不可分性”(undecomposability/impartibility)。尽管格式塔质可以被分开并逐个加以分析和评价,但它们都不是孤立或单独存在的。实际上,这些格式塔质相互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格式塔意象,结果它们结合的“聚合效应”总是大于该格式塔意象内各个部分或各种性质的效应之和。
文学研究从心理学引入格式塔质这个概念,认为文学文本是由各个语言和句法等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格式塔质,通过对文本整体上的分析和重组,可以深化对文本各个层次成分的理解和认知。格式塔质与格式塔意象的关系密不可分。格式塔意象是具有完备格式塔质的意象,而格式塔质蕴含于格式塔意象之中。
(三)格式塔心理学对话剧翻译的启发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之于局部的优先性, 重点关注感觉和认知的整体效果。其主要原理和 核心概念对话剧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启发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 话剧译者对话剧文本的感知和接受是一个由上而下(top-dow n)、由整体“完形”至个体要素的解构过程(deconstructing process)。 这个过程即是“传统译论”所谓的“解码过程”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主体从客体获得认知和信息,先要在大脑中自然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即“格式塔”或“完形”。这一过程为译者后续构建新的格式塔意象奠定了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理论强调主体的知觉具有主动性、组织性和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研究“视觉场”(visualfield)内主体如何联结和组合若干视觉元素出发,试图考察这些元素在知觉上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在此基础上,他们找到了主体组织视觉元素并构建知觉认知图式的法则,即“完形法则”或“格式塔法则”(Gestaltlaw)。这些法则主要包括: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原则、接近或邻近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好图形原则、共方向原则、简单性原则、连续性原则。
潘卫民借鉴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性”、“闭合性”、“凸显性”、“简约性”、“连续性”等“格式塔法则”,探讨了中国景点资料介绍的文本英译。由于旅游景点宣传材料的受众在接收和理解原文的信息时,呈现上述法则所描述的特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力遵循“整体性”、“闭合性”等法则,以使受众“从整体上把握旅游景点的美感”,“形成审美意象,产生美的追求”。
其次,成功的话剧翻译是译者将原剧的格式塔意象进行整体转换的结果。换言之,话剧翻译不能仅仅满足于词汇和句法等语言层面的等值传译。话剧翻译本身具有“直感性”、“诉求性”和“表演性”等基本特性,亦对译者如何转换原剧的格式塔意象设定出规约因素和限制条件。
刘士聪根据自己的文学翻译实践和理论思考,提出要使汉语译文为读者接受,必须“将译文作为一个独立文本加以审视:审视其整体效果———看其内容是否与原文相符,叙事语气与行文风格是否与原文一致;当词、字效果与整体效果发生矛盾时,要对前者进行相应的变通”。尽管上述论断指涉文学翻译,但其对翻译活动中“独立文本”和“整体效果”的肯定与重视至少说明译者“整体转换”的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
译者的“整体转换”意识与不少翻译家倡导的译者“语篇意识”或“语篇观”有共通之处。李运兴指出:“译者必须把翻译的篇章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篇章固然是由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组成的,但又比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的总合多些什么,因为篇章不是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一种有机的、动态的组合。”[12]1居祖纯在论述语篇与翻译两者关系时提出了“大语篇观”:“译者翻译任何语篇时,必须对有关该语篇的文化、历史、现状等有较好或至少是粗浅的了解;理解正着手翻译的原文的全部,甚至局部、片断时,译者都要运用这一知识,都要密切注意该语篇涉及的有关的各种背景知识,因为所需翻译的原文涉及的有时不只是该短篇文字字面上所涉及的点滴知识,而且会旁及使用该文字的国家的上下数百乃至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以及当前的社会现状。”“大语篇观”要求译者不仅要深入理解整体的原文语篇,更要掌握与该语篇相关的文化、历史、现状等背景知识。
笔者认为,话剧翻译的成功与否,既取决于译者能否整体上解构原剧文本所含诸格式塔意象,亦取决于译者能否充分利用译文语言,重构和再现原剧各个层次的格式塔意象,更取决于译文受众能否理解和接受译剧文本所含格式塔意象的艺术审美特质。译文受众如何理解和接受译文这个问题涉及到接受美学以及翻译美学的理论研究范畴。
陈 刚 黎根红
上一篇:高科技对电影中的美学的影响与运用
下一篇: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论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