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贵阳话“完嘞”句式探究

发布时间:2015-12-11 17:21

摘 要:贵阳话中有种“实词+完嘞”的组合,至今活跃在日常口语中。本文拟对“完嘞”之前的形容词、动词、名词的使用极其限制条件进行考察,深化有关“完嘞”句式的形式和语义研究。

关键词:程度副词;性状义;限制条件
  “完嘞”是贵阳话的特殊用法,其读音大大区别普通话读音,“完”调值为211,普通话念上声;“嘞”调值为55,普通话“嘞”一般作句尾语气词,为降调。贵阳话中的“完嘞”无实在的词汇意义,不能单用,只能附着在特定的实词后面,是一种描绘状态表示程度的“后置程度副词”。用法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得很”。
  用法一,修饰形容词,表程度,请看例(一):
美完嘞—形容某物及其美丽—褒—美得很(普通话中的对应形式)
憨完嘞—形容某人笨、傻—贬—笨得很
安静完嘞—形容某处及其安静—中—安静得很
了不起完嘞—形容十分了不起—褒/贬—了不起得很
  从上表中得出结论:第一,“完嘞”可以跟在形容词后面,作为形容词后缀强调达到的程度(“了不起完嘞”在贵阳话中有时是讽刺意味,可作贬义词)第二,“完嘞”前面的形容词可以是单音节词,如“美”;可以是最常见的双音节词,如“安静”;也可以是三音节词,如“了不起”。可见,“完嘞”之前出现的形容词范围是相当广的。但这不代表其前面的形容词使用上没有限制条件。请看下列例子:
甲组:﹡紧紧完嘞/灰溜溜完嘞/冷静冷静完嘞/快快乐乐完嘞/古里古怪完嘞/
乙组:﹡很高完嘞/稍微紧张完嘞/非常老实完嘞/
  甲乙两组的用法是不成立的。形容词限制条件包括:第一,形容词可以是双音节,但只能是AB式的,不可AA式;第二,“完嘞”不可跟在ABB式的三音节形容词后;第三,“完嘞”之前不可使用四字形容词,其中包括ABAB式、AABB式、A里AB式等等;第四,从乙组来看,“完嘞”修饰的形容词前一般不能加程度副词,因为“完嘞”表程度,若形容词前面加程度副词就会引起“双重程度修饰”,是不符合表达习惯的。
  用法二,修饰动词,表示状态或程度。请看例(二):
A组:
反对完嘞—十分反对—主观倾向—反对得很(普通话中的对应形式)
守时完嘞—很守时—主观倾向—守时得很
熟悉完嘞—非常熟悉—程度—熟悉得很
  A组的核心词都是动词。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受“完嘞”修饰呢?不尽然。请看下例:
甲组:﹡走完嘞/看完勒/打完嘞/骂完嘞/
乙组:﹡告诉完嘞/分析完嘞/保护完嘞/
  动词要进入“动词+完嘞”格式,必须符合:第一,具有主观倾向性,因为“完嘞”本身具有对某类“突出事物”强化的作用,像“走、看、打”等动作动词仅仅是动作的展现,没有可以受强化的东西,所以甲组不合要求。能表示态度的动词,因为感情上有倾向,所以符合被“完嘞”修饰的条件。类似的还有“忽视”“欣赏”,主语通常是人。 第二,具有程度义,因为“完嘞”在此可以看作修饰动词的“后置程度副词”,受其修饰的动词必然要有表示程度深浅的意义,才能使两者在语义特征上达到一致。
B组:
讨厌完嘞—十分讨厌—讨厌得很
喜欢完嘞—十分喜欢—喜欢得很
害怕完嘞—十分害怕—害怕得很
想念完嘞—十分想念—想念得很
  以上的动词均为心理动词,都具有程度义,这样,大部分的心理动词都可以受“完嘞”修饰,即表示心理的一种状态,又加深这种状态的程度。“完嘞”跟在心理动词后面可以起到十分明显和强烈的表达效果。但也有特例,不能说“觉得完嘞”“感觉完嘞”之类,因为“觉得”、“感觉”之类的心理动词并不能承担表达实在意义的任务,必须后面跟表示具体意义的动词充当宾语,如“觉得舒服”“感觉很兴奋”等等
  用法三,“完嘞”紧跟名词后,请看例(三):
A组:
油完嘞—形容事物“滑”或人世故圆滑—联想意义(词的意义类别)
小市民完嘞—形容格调不高,喜欢斤斤计较—联想意义
垃圾完嘞—形容事物不好,品味不高等—内涵意义
B组:
淑女完嘞—形容女性十分温柔高雅—褒
绅士完嘞—形容男性十分高贵、有涵养—褒
老太太完嘞—形容十分唠叨、罗嗦—贬
    以上能与“完嘞”组合的名词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体现性质义的指人名词,都带有与众不同的特质,且不是轻易达到或依常规出现的,这种组合的感情倾向褒贬均可。如“淑女”代表“纯洁温柔、真挚高雅、”,“绅士”代表“彬彬有礼、谈吐高雅、修养良好”,这些名词的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只在特定语境才能使用。
结语:贵阳话的“完嘞”作为实词后缀之所以能在漫长的语言演变过程中保留下来,并至今活跃在贵阳人的日常交际中,在于其灵活且多样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显示了极强的实用性和地方色彩。这再一次显示了“完嘞”极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陆剑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
[2]刘顺《现代汉语语法的多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张斌《简明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走向生态美育 走向生态美育

下一篇:挖掘习作资源,写出农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