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马原小说叙事的形式操作

发布时间:2015-12-18 12:00

摘 要:马原的作品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反叛性,尤其是马原小说的叙事形式向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了强有力的挑战,他已将叙事形式作为小说的最高目的,在文本构建的真实性和故事的逻辑性中对传统的叙事形式做了有力的反叛。

关键词:马原小说;叙述崇拜;形式
  中国当代小说家中,马原无疑是对小说叙事形式自觉追求的的第一人,他对小说的叙事策略、叙述语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他只谈他的技术,他是小说家中的技术至上论者。”①马原在国内最早将“叙事形式”推向了主导位置,改变了“叙事形式”在传统小说的附庸地位,因而在一个没有形式感的国度里唤起了人们对形式的自觉追求,最终引发了一场小说界的叙事革命。

(一)

  马原将叙述方法与叙事过程视为小说终极目的,他的小说因此也不具备了传统小说所具备的意义。他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以及如何对故事进行构建,而不想通过故事告诉人们故事以外的其它的抽象观念。马原的先锋小说已将叙述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马原小说中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生生死死,就连西藏这一块蕴含丰厚历史底蕴的神秘高原均没能升华为某种“意义”。马原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为数不多的对故事叙述的技术形式表现出全部的审美关注的作家,他在其中还体会到了真正的艺术乐趣。他的叙述形式并不是传统理论所认为的“形式主义”,在后现代叙事的创作理论看来,叙述行为本身能够创造叙述对象,“叙述和操作”能够创造故事,换句话说“意义”是可以由形式本身创造的。马原的后现代小说遵循了这种创作理论,一切内容、观念及意义都消融在他的叙事方式和叙述故事的过程之中。

(二)

  马原先锋作品中时常出现“马原”的形象并以此来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使小说呈现出一种既非虚构也非写实的状态。其常用方式之一是作者直接介入小说在小说中露面,使叙述者、作者和叙述对象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状态。因此,读者进入他的作品是极不适应的,无法把作为叙述者、作者和叙述对象的“马原”辨别开来。为了证实叙述者或人物就是作者本人,马原在小说中还多次谈论或引用已经发表过的那些作品,使它们成为其他人物或者叙述者谈论的对象。如在《上下都很平坦》中告知读者马原写过一部关于肖丽的小说,在《叠纸鹞的三种方法》让叙述者回忆起马原写过的《拉萨河女神》。小说《虚构》叙述的是“我”为了创作在西藏的一个麻风病村数日走访的经历,叙述者是“我”,叙述的对象也是“我”。马原以自我确认的方式直接介入作品,煞有其事地通过自叙或回忆的方式描述自己亲历或参与的事件,一方面似乎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又立即告知读者下面的结尾是杜撰的,于是真实感随即被虚构性所打破,从而瓦解掉故事的可靠性。马原还别出心裁地让自己虚拟的人物来叙述马原。在《西海的无帆船》中,经常出没于马原小说中的人物姚亮公然跳出来对马原写小说的惯技予以指控,还透露出马原小说中常见的另一个人物陆高就是马原本人。在《战争故事》和《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里也不乏类似的文字。由于叙述者、作者和人物的三位一体,使小说之内的世界和小说之外的世界的区分被取消了,真实和虚构的差异也被取消了,作者在小说中给读者呈现的“马原”也无所谓是真实的或虚构的马原,只是一个正在写小说的马原,在这里,唯一的真实就是叙述的真实。

(三)

  《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渗透了浓厚的异域情调。它对西藏生活的表现,不注重外部世界影响下的变化,而着眼于藏民的基本生存状态,如狩猎、放牧、天葬等。这个神话般世界与西藏自然景色的原始荒凉、神秘奇丽相一致,与业余藏民生活的粗犷传奇相协调,完整的构成了独特的“初民的世界”。为了保持与这个神秘的世界相契合,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几个故事没有任何关联,它们单独成立又串联在一起;事件常常没有确定的时间、地点;故事线索也不很明确,往往突如其来,攸然而去;故事的叙述者在不断改变,作品从头到尾没有统一的人称,没有贯穿的人物,而是不停的转换人称;虽然运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但又没有通常小说的烘托,渲染与对人物形象的着意塑造。在叙述姚亮、陆高看天葬的经历时采用和顿月、顿珠兄弟的故事时,采用正面叙述方法,在叙述老作家时采用第一人称直叙,在叙述穷布时则使用第二人称转述。探险者陆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个人经历的延伸,同时又是整个故事的主要视角。这种把叙述者——作者——人物糅杂在一起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作者阅读时的惯性与期待。《冈底斯的诱惑》有意消除了传统叙述模式中的因果链,使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达到某种程度的同构。在这篇小说中,马原对传统小说的叙述方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颠覆,可以说《冈底斯的诱惑》是当代小说叙事革命的一次有意尝试。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带有很大的人工雕琢的意味,而马原无意于用人为加工的情感和形式去迎合作者审美接受的期待,他摒弃了传统小说中的戏剧化概念,他的小说中并没有传统意义的悲剧或喜剧,没有戏剧性的起承转合的结构。

注释:①马原:《论马原》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89页

   ②马原:《阅读大师》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16页

参考文献:

[1]王嘉良  颜敏主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金汉《中国当代小说艺术演变史》  浙江大学出版

上一篇:浅议“患御者”

下一篇:“连接”“联结”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