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逸品”绘画的美学
一、倪瓒的“逸品”绘画美学思想主张
中国古代绘画品评理论“逸、神、妙、能”四格的提出及运用,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品评的美学价值标准。“逸”排其首位,乃是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然而倪瓒所创造的山水画艺术境界就奠定了元代文人画“逸格”的地位。其绘画创作形成的美学思想也是元代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
(一)“逸笔”与“逸气”说
倪瓒作为元四家之首,其“逸气”说理论在绘画理论中影响深远。他这种“逸气”说理论是绘画的最高品评标准,也代表的是元代文人画思潮的一种反映。倪瓒能被推崇为“逸品”绘画的典型代表,不仅与他的清高自傲的性格分不开,也与他精读儒、道、佛三家经史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深受禅宗追求解脱的妙悟之心和心性本净思想的影响。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艺术理论的诞生。倪瓒的“逸笔”与“逸气”说是其“逸品”画风形成的主要根源,他在《答张仲藻书》写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段理论文字就说明了绘画不单单是对客观物象的“形”进行简单的描摹再现,而在于对其“神”内在本质的凸显。“逸笔草草”与“不求形似”是相互对应的,“不求形似”并不是对客观物象的形没有正确的把握,而是简洁地勾勒出物象本质的精神特征。这种‘‘逸笔”的体现是耐人寻味的,这种看似无章法的用笔,其实是对画面简单的处理,是自我心灵的抒写。
(二)“自娱”说
“自娱”说是倪瓒绘画美学思想中关于绘画功能的一种观点,“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绘画语言就是想用凝练的笔墨以达到内心情感的抒写。在倪瓒的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自娱”说是对人们精神层面的一种影响,倪瓒“自娱”说作为一种抒情寄性的表现手段,使得艺术不再是政治教化的武器,而是画家思绪的解放。从而通过绘画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悦。
二、倪瓒“逸品”绘画的美学特征
画家们的不同的师承、个人性格等因素造就了他们鲜明的个人绘画特色,倪瓒山水画既吸取了前人的精华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画风。倪瓒山水画中对于“逸”的绘画美学思想的追求无不从其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集中的呈现。
(一)构图样式
倪瓒的山水作品中没有繁缛的情节表现、也没有重峦奇俊的山峰,而是将太湖的美景加以高度的概括提炼,形成了“一河两岸”的三段式构图使整个画面极其地简洁,但体现出空旷冷逸的意境却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渔庄秋霁图》是倪瓒三段式构图发挥得最为淋漓之作,极富特色的‘一河两岸’的平远三段式构图,把倪瓒的古淡天真、简逸意境体现得恰到好处。”这样的构图凸显了倪瓒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质,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
(二)笔墨语言
绘画都是通过有形的物象来传递画家无形的主观情怀和气质,然而这只能是通过凝练的笔墨将画家的内心情感注人到画面当中去。“逸笔草草”是其笔墨语言的个性化追求,看似无意实际极富有深层的内涵。倪瓒绘画多用侧笔皴擦来表现干枯的效果,显示出它劲挺力道的笔触,他将宋代董、巨表现江南景致的“披麻皴”演变成描绘太湖山石的“折带皴”。其独特的笔墨语言使山水画“逸”的意蕴油然而生。
(三)意境趣味
中国的山水画自古注重意境,倪瓒的山水画正是以独有的意境取胜。这种意境的体现不仅与构图、笔墨有关而且也是倪瓒超脱豁达、高傲孤寂的性格体现。他将其一生的经历融人到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在构图、笔墨、还是意境等方面都竭尽完美,表现出自然的新境界。画面中留有大片的空白,让人感受到深邃冷逸的意境。
倪瓒的“逸品”山水画通过对现实自然大胆减舍、加之个性化的笔墨趣味的传达、凸显出的寥寂、冷逸之气,充分体现了元代文人山水画的独特的艺术美学思想追求并将其推向了极致。他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艺术绘画理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无不体现着天真幽静、淡泊疏远的艺术风格,也是整个元代“逸品”绘画美学思想的真实写照。
作者简介: 张帅帅,女,山东淄博人,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
上一篇: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
下一篇:界画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