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论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的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6-11-21 14:4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10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具有宏大的美学视野,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深邃的哲学意蕴。其哲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深入阐释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艺本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审美形态论和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审美风范论;二是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论和志存高远,渐悟渐成的审美境界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10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的重大发展,对于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有着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全面把握习近平美学思想,是提升文艺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审美修养的内在需要,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内在需要。

 

  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文艺本质论

 

  人民性是习近平美学思想的基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说:韩愈的文章起来了,凭什么呢?就是,就是文以载道。1 〕他还说: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 〕可以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习近平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深刻认识这一核心理念是全面把握习近平美学思想的一把钥匙。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以载道得自人民之道,它源于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价值追求,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文化人是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主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核心理念实质上就是以得自人民之道还之人民,而这正是习近平美学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主张。

 

  “以得自人民之道还之人民就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当中汲取理想(灵感),又创造条件使理想(灵感)在人民的实践和生活中得到实现,在人民身上得到实现,把理想(灵感)化为现实的活动。换言之,文艺要从人民中来,回到人民中去,这揭示了文艺的本质。文艺创造活动就是最重要的人类精神活动,现实就是人民的实践和生活。文艺创造活动自然也是从人民的实践和生活中吸取理想,再把理想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生活。

 

  所谓得自人民之道,就是文艺创新的源泉来自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自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造性实践,来自人民开创和践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艺创新的源泉在哪里?艺术家们的灵感来自哪里?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令无数哲学家、思想家为之着迷和困惑的问题。回忆说迷狂说神启说天才说神秘说”……哲学家们提供的种种解释,终究不能科学地回答这一个千古之谜,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文艺创新的源泉来自人民生活,艺术家的灵感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民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1 〕因此,艺术家要善于从人民生活实践中汲取艺术营养,进行美的发现,实现美的创造,离开人民生活的美只能是空中楼阁

 

  可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实际上就是 以得自人民之道还之人民,这就要求艺术家们从人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理想,创造条件使理想在人民生活和人民身上得到实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还之人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蕴:

 

  一是人民有审美的需求,人民需要文艺。人民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都说明,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必然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心灵也变得更加丰富、细致、充实和复杂,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对包括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我们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要准确把握人民的需求,创作出更多深受人民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审美需求。

 

  二是艺术最终要通过人民才能实现价值,艺术家们的天才灵感所创造的最终要通过人民的观照才能显现。艺术家深入人民群众,汲取素材和灵感,是胸中有竹,通过种种艺术技巧化胸中之竹为显现的手中之竹,艺术家完成了整个艺术创造的过程。但这只是的历程的一半,因为此时的艺术作品手中之竹还没有为人民群众所观照,只有当这些艺术作品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让人民去欣赏去观照,人民在观照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升华,美的历程才走完第一个阶段。

 

  三是人民通过艺术家创造的的陶冶实现人格美,营造社会美,最终建设美丽中国和美好世界。文艺工作者从人民实践和生活当中,从人民身上提取了美的素材,凝练成自己美的理想,并通过艺术创作将美的理想化为美的现实”——艺术品,人民通过观照和欣赏这些艺术品得到美的体验,人格得到塑造,境界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艺术家们把来源于人民生活的美的理想变成现实的美的作品,人民通过欣赏美的作品,满足美的需要,升华了美的人格,为创造美的社会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

 

  二、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的审美形态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 〕。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孕育出不同的审美文化。不同的审美文化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价值趋向、最终关切的不同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形态和审美风格。优美崇高就是一对风格不同的审美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从事的伟大的事业。习近平美学思想诞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高潮之时,崇高之美是习近平美学思想的显著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着美,也更加倾心崇高之美。他满怀希望地呼吁: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 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表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实践呼唤崇高之美。中国梦就是我们要把握的无限,要把握这种无限又面临着重重艰难险阻,但是这种艰难险阻并没有吓倒中国人民,反而激起了中国人民另一种类抵抗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体味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人性的高贵,体味到了崇高之美的深邃境界和深沉的历史感。崇高的意象世界的核心意蕴是追求无限,这个无限就是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限可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前景。

 

  信仰之美同样是一种崇高之美,是一种崇高的心灵之美、人格之美。信仰之美是真理的光辉在人格上的体现,表现为一种人格之美和灵魂之美,是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认同和追求。在马克思主义者这里,信仰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生命因信仰而更加高贵,人性因真理而更具尊严。对象的灵魂美同样能让主体在自己的内心中充满一种神圣感和超越感,使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个人所体现出的信仰之美实际上就是人格之美、灵魂的圣洁之美。习近平总书记曾撰文回忆一位普通的作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位作家体现出了人格之美、灵魂之美、信仰之美。

 

  三、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审美风范论

 

  习近平总书记的审美风范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其审美风范论在习近平美学思想中占居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 〕中华文化基因形塑了中华审美风范,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华文化基因在中国人审美追求上的表现,也是中华美学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体现。

 

  那么如何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以古人之规矩体现了中华审美风范的民族之维、文化之维;“开自己之生面体现了中华审美风范的时代之维、实践之维。可见,中华审美风范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两个特征。

 

  所谓古人之规矩就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它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向度,中华审美风范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继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以古人之规矩展现的是中华审美风范的民族之维、文化之维。中华审美风范的民族之维体现在中华审美风范是中华文化基因在中国人审美追求上的体现,是中华美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中华审美风范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中华审美风范,中华文化基因形塑了中华审美风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1 〕,突出了中华审美风范的民族之维、文化之维在当前文艺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华传统美学精神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人与天的统一,这些特点贯穿于中国几千年文化史始终,体现了中国先民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念,塑造了中国先民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追求,确立了独具特色的中华审美风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今天,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这些特点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愈发彰显出自己的思想魅力。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匡救近代西方理性主义膨胀、人类中心主义偏失、个人主义张扬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例如中华传统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所谓美与善的统一就是中华传统美学常把审美同人的高尚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注意审美的社会价值,反对沉溺于低级无聊的感官享受。所谓情与理的统一就是与古希腊主流美学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不同,中华传统美学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但艺术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合乎伦理道德的善的情感,而不是无节制、非理性的情感,要使渗透到个体内心情感的深处。美善统一、情理交融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再如人与天的统一,中华传统美学认为外在的自然美与人的生命的保存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外在自然物的合乎规律的形式,运动的节奏韵律和人的内在的伦理道德情感要求之间存在着同构性。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高度肯定大自然的生生之美和无限之美,另一方面,中国先人又并没有被自然的威力所压倒,中国人并没有匍匐在自然的神力之下。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高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天道的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为匡救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膨胀的心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当前全世界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些优秀的美学资源,我们不仅不能抛弃,而且要继承和弘扬,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开自己之生面,就是指中华审美风范绝对不是中华传统审美风格的简单再现,更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复制中华传统文化,必须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开自己之生面展现的是中华审美风范的时代之维、实践之维。中华审美风范的时代之维体现在中华审美风范并不是中国传统审美风格的简单再现,它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书写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中国人民的心理情感,表达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

 

  传统审美文化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近代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曾对传统审美文化的一些缺陷进行了批判和反思。龚自珍在他的《病梅馆记》中就曾站在美是生命的自由创造这一立场上,抨击当时以病态为美的风尚。而且,产生于农耕社会的中华传统审美文化并不能想当然地就能适应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的对象、方式、手段、机制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1 〕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文艺工作的环境和文艺工作的特点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迎接全球化浪潮下的观点大碰撞、思想大交融的时代背景,如何迎接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潮流下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和接受欣赏习惯的变化,成为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论

 

  审美教育就是以审美客体——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为手段,培养审美主体——受教育者向上向善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最终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1 〕习近平美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理论,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审美教育论内涵丰富,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传世之心作传世之文是审美教育得以开展的前提。文艺工作者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感和荣誉感,从而走出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上升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1 〕在当下,可传世之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反映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人民的期望,体现了人民的情感诉求,传递了人民的价值判断,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只有拥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可传世之心才能作出人民喜闻乐道,经久不衰的可传世之文

 

  然而,仅仅有可传世之心还是不够的,可传世之文还必须有精巧的构思和艺术形式来呈现,也就是说,可传世之心必须有可传达之形才能为人民所欣赏,所喜爱,才有可能成为传世之精品。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深入人心,陶冶美的心灵,塑造美的人格,催生美的行动,营造美的氛围,建设美好社会。

 

  其次,以美动心,以心见美是审美教育的完整过程。美无处不在,然而也需要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传统哲学认为,理性认识属于认识论范畴,缺乏价值意蕴。冯契先生认为,理性并不是干燥的光,真理性认识符合人民的利益和人性的发展,它既是真的,同时也是好的、美的 〔2 〕。这样,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还是一个价值论的范畴。知、情、意的有机统一为以美动心,以心见美提供了可能。

 

  所谓以美动心就是通过艺术之美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使他们在审美王国中净化性情,升华性格,塑造美的灵魂。所谓以心见美就是审美主体在审美的自由王国中人格得到升华,审美心胸得以开放,审美知觉恢复活力,发现以往忽略的自然美、生活美和心灵美。

 

  再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审美教育的特征和优势。以美动心,以心见美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它以丰富多样的审美客体、生动活泼的形象来感动人,使人们愉悦地审美,让他们在审美的自由王国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全面的身心教育,使向上向善的道德理想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的行为规范。在这个过程中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始终的,审美教育由悦耳悦目始,经由悦心悦意,最后达到悦志悦神的最高境界。

 

  总之,审美教育通过审美对象的直观性、情感性、可塑性使得人们能够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的审美过程中接受全面的身心教育,达到悦志悦神的审美境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现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的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习焉而不察的行为准则。

 

  五、志存高远,渐悟渐成的审美境界论

 

  审美教育最终提升的是人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论在习近平美学思想中也占居着重要位置。境界是现实生活和精神创造的统一,它一方面有客观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又是精神的创造,表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审美境界论深受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影响,同时又有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他认为中华美学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他将理想信念和人生境界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境界论。我们可以从横向(人生境界的内部结构)和纵向(人生境界的培育和提升过程)两个维度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审美境界论:

 

  其一,从人生境界的内部结构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生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不应该也不能将人的知、情、意、行割裂开来。人的境界是真善美的统一,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打开人的心眼,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正如古罗马著名哲学家普罗提诺所说:没有眼睛能看见日光,假使它不是日光性的。没有心灵能看见美,假使他自己不是美的。你若想观照神与美,先要你自己似神而美。3 〕马克思也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4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颤动人的心灵,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眼观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真、善、美是有机统一的,不存在孤立的美,美就应该是理智之美、德性之美,境界就是真善美统一的道德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的审美境界论对时下文艺创作中的一些浮躁之风无疑是一剂清凉剂。他批评当下一些作品,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以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为能事;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一味渲染社会的阴暗面;还有的作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靠刺激人的感官欲望为卖点;还有的追求所谓纯艺术,从而脱离大众、脱离现实 〔1 〕。这些所谓的文艺作品也因此而丧失了生命力。它们之所以丧失了生命力,是因为它们把人的知、情、意割裂开来,以为存在一个不受理智和意志领域干扰的人的情感领域,认为可以脱离人的价值追求而独立。

 

  其二,从人生境界的培育和提升过程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生境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以理想信念来统领人生境界的培育和升华过程,提出了自己的人生三境界论。众所周知,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人生三境界说,重在强调人生成长的积淀过程和豁然开朗的顿悟之感。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曾借用他提出的人生三境界论,将人生境界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人生三境界思想,他说: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1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要想成为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创造出伟大的文艺作品,首先必须志存高远,有望尽天涯路的远大理想;其次还要经历艰辛而漫长的积淀过程,耐得住清冷,守得住寂寞,无怨无悔;最后才能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瞬刻中把握到永恒的真谛,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之感实际上是人思维的质的飞跃,然而要实现这种飞跃,却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艰辛求索和积淀的过程。没有坚定的志向,没有艰苦的积淀,是不可能体验到蓦然回首把握艺术真谛的豁然贯通之感的,更不可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注入人生境界,突出理想信念在人生境界培育和升华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柱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审美境界论的鲜明的理论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人生境界培育和提升的过程中,远大的理想和高远的志向是前提和灵魂。换言之,理想信念是人生境界培育和提升的前提和灵魂,它为人生境界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了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柱。人生境界的提升并不是无目的提升,在艰辛求索之前以及求索的过程中求索者已然志存高远,树立了远大理想。没有这个理想,人生境界的提升就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在清冷寂寞时坚持不懈的精神动力,没有理想信念也就无所谓人生境界。没有对自己选定的志向和理想的坚信,缺乏志存高远望尽天涯路的远大理想就很难耐得住清冷、守得住寂寞,也就必然难以经受艰辛而漫长的积淀过程。所以说,理想信念是人生境界的前提和灵魂。

 

  作者:庞桂甲 郭建平 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5

上一篇: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比较探究

下一篇:浅析蜷川实花电影中的“实花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