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弹性管理模式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的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型产业已经被视为知识经济时代中的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它通过文化与经济、文化与高科技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一种新功能的文化经济影响力。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兴起,我国文化艺术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艺术品业、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旅游业、图书报刊业等多个行业门类。其中艺术品市场更是百花齐放,近年来美术馆、画廊、博物馆、拍卖行、社区艺术馆等非盈利性艺术市场日趋繁荣。新形式的艺术机构不断地涌现,这使得专业的艺术产业、艺术市场的管理人才出现了严重的匮乏。在文化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意见》中,指出当前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加强我国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强大力量,使之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艺术管理专业的发展在2000年前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01年中央戏剧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创立了国内高校中首家艺术管理系;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开设了国内第一所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的研究生班。在2001?2005年期间,鲁迅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艺术类院校或综合类院校也陆续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据相关数字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400百所高校开设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专业。
一、构建以开放性、创新性、复合性为核心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艺术管理ArtsManagement一词源于西方,其内涵一是人们对艺术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管理行为;二是艺术与管理交叉所产生的新学科,旨在研究艺术史、文化政策、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相结合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较强的交叉学科,由文艺学、经济学、管理学三大学科结合形成的,其中包含艺术理论、市场营销、统计学、会计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这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凸显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交叉性的学科特色,既要注重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也要注重管理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才能形成既有艺术特色,又有经济、管理特色的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形成—个有机整体。以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为例冻北三省首家开办艺术管理专业的院系,该专业在学科课程设置上注重文化、管理、经济三者的紧密结合。其中,艺术理论课程艺术概论、艺术史等占31.43%;管理类、经济类课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文化法规、统计学等)占;广告、新闻、策划类课程广告策划、新闻写作、市场营销等占28.57%;艺术创作类课程书'法、国画、设计等占11.63%。文化传播与管理系结合鲁迅美术学院具备的专业优势资源,建立了一套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能够以艺术创作为媒介从事跨文化传播或艺术管理工作。该专业建立于2004年,至今已经有两届本科毕业生、两届硕士研究生。学生的就业主要分布于新闻出版、广告策划相关领域,通过对历届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做到一身兼多职,既可以参与公司的管理,又可结合自身的专业进行相关的美术创作工作。该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扎实艺术理论基础,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了解艺术市场的相关文化政策、法规,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行规律,参与艺术创作活动,成为了既懂管理又了解艺术创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复合型人才。同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更多地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应具有开放性。将文化艺术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作为主干课程,要立足于社会现实,要确立教学面向社会现实、面向市场的开放意识,教学要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导向。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并与多家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如沈阳棋盘山文化产业园区、罡夫广告策划公司、辽宁盘锦文化产业园区、私人画廊建立实训基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制定相应的实习方案。通过实践类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市场调研、决策能力及科学管理能力,为学生从事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画廊管理、图书市场管理等艺术管理事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艺术经纪人、策划人、策展人等艺术产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的艺术管理人才。
二、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整合教师资源,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问题同样面临着尴尬,从事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从相近专业领域转过来的,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师队伍,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懂实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走出去”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学经验。艺术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对于从事本专业教学的教师来说,还需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为了使从业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艺术管理专业要重视对本专业教师的培训,应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多提供教师参加国内外的有关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研讨会,不定期地输送本专业内的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深造,吸收国内外成功的教学经验。同时,艺术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担任艺术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在加强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专业课教师在研究本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要打破“固守本土”的局面,要多鼓励他们进行交叉学科的探索和讲授,加大力度扶持专业课教师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科研项目审批和科研经费的投入。
2.“请进来”达到资源共享。在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除了整合本专业自身师资力量外,还应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学者、文化产业企业的成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兼职或客座教授,利用他们实践能力强并拥有成功的经营管理、文化创作、科学技术等丰富经验的强大优势。对于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需要通过产、教、研一体化模式来丰富学生们的实践经历和强化自身的实践技能,利用这一强大的教学资源,能够将他们实践中掌握的操作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解决了书本中缺少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问题。
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严谨而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作为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要突出本学科教学多样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特色,打破原有行政管理的教学模式,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严格审核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学期课程表等,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同时,形成从“教”到“学”的系列化管理制度,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而且更注重“教”和“学”的实际效果。在艺术管理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特点从学科发展出发,倡导“换位管理”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管理者”的角色,能够参与本专业相应的管理工作。
作者:佟琳(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辽宁沈阳 110816)
下一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学意识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