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发展运用分析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01:15

  

第1篇: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发展与应用


  时至今日,中国建筑学已经发展了六七千年有余,形成了风格独特、艺术气息浓厚、建筑技术精湛、布局设置精美等鲜明的特点,使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深深扎根其中。在当今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应用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学界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把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当今社会合理地发展应用不单单能够使现在的建筑更加富有美感和艺术气息,也可以使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1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介绍及其特点


  1.1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介绍


  美学,一直是哲学研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话题。美学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的情感,这是人类心理的一种复杂的感知和反应,而对心理活动和情感感知的讨论至今都难有建树。什么是美?美感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关于美学的根本性问题至今还在不断的探索中,而人们对于建筑美学的讨论同样仅限于此。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是研究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建筑的观感美学。


  1.2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特点


  1.2.1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美


  中国传统建筑受到了各个相应时代背景的影响,各时期的时代哲学背景融入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道家、墨家以及儒家的融合产物。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有精确的序列层次美,有严格的秩序,明显的等级划分,这是受到了典型的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的基础,其反应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利共生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重要神韵之一。另一方面,道教思想的融入恰恰缓和了这种过分的规矩和死板。道教的思想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认为只需要“无为”即可,将建筑充分与其周围环境以及大自然融合为一体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境。这些宗教性美学思想的相互渗透和补充更加完善了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给了中国传统建筑宁静致远、气势恢宏、层次分明、耐人寻味的美学风格。


  1.2.2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对称美尤为突出,这是特有的“中国式建筑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对称美不仅体现在一屋一室的设计,而且在城市的布局规划中往往也有明显的对称轴,这样的布局方式既突出了对称美,又显示出井井有条的设计格式。同样,这种对称的设计理念也是中国古代“尚中”思想的体现,左右对称,以中为主,井然有序。“中”往往也有尊贵的意思,主殿为中,侧厢为辅,体现出稳定、和谐之美。


  1.2.3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庸之美


  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协调永远是建筑设计的最大难题,然而,早在先秦时期的建筑学家就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中庸之道”。这就要求中国传统的建筑既要有其鲜明的作用特点又要和整体的美感布局相统一。民国时期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林徽因曾阐明过“中庸之道”,她认为:实用、坚固、美观,是一个好的建筑必备的因素。实用要求建筑要符合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能够适应当地的天气变化,有合理的受力设计原理。美观,必须要有相当长久的保质期,一个建筑的存在必然是要经历数十年,成百甚至上千年的风吹日晒的,除此之外,不可矫揉造作,画蛇添足。


  2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由战争导致的经济、宗教等方式的交流逐步使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也使得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西方风格和中西融合风格的建筑逐步兴起。上世纪30年代末,中国传统建筑开始融入西方建筑的风格特点,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不仅仅在结构体系上由传统的木质架构转化为近代建筑结构,也使得传统的建筑开始具备近代建筑的功能性和舒适宜居性。到建国初期,随着学习苏联风潮在我国的盛行,当时的建筑风格又受到苏式建筑的强烈冲击,这一时代的建筑风格略显混杂。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的经济、文化迅速传入我国,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不断与世界各国家以及相互融合,中国建筑逐步向世界水平靠拢,使中国传统传统建筑美学得以空前发展。


  当今时代,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必须要与世界接轨,吸收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理念,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融合创新,既要体现出我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要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在经济文化逐步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赋予全新的生命是当代建筑学家们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


  3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应用


  3.1微观层次的应用


  色彩、装饰、结构部件等是组成建筑的微观元素,微观层次的应用就是将这些富有传统美学特点的微观元素应用于现代的建筑当中。色彩:一个建筑的色彩体系往往可以给人视觉上的第一感觉带来很大的冲击,是表现民族特色的重要手段。北京香山饭店就是最典型的这类建筑之一,外部用灰、白相搭配,内部使用木材、竹子等富有名族色彩的色调组合,将传统色彩重新排列统一,使传统色彩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装饰:室内的风格主要有其装饰决定,一些雕刻精美,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可以在室内展现传统建筑美学的魅力。结构部件:飞檐、砖瓦、柱子等部件都是传统建筑美学特有的表现方式。使含有传统元素的结构部件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可以使传统建筑美学特有的质朴、厚重的气息得以更好地体现。


  3.2宏观层次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现代建筑红的宏观层次应用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上。多个庭院相互组合的布局方式本就是传统建筑美学的变现手法之一。将这种表现手法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可以使室内外环境相互协调融合从而使建筑的整体结构更加和谐、温馨。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有的恢弘壮阔布局气势也是当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美学元素之一。将这种恢弘的气势与现代建筑的便捷易用相结合仿佛是赋予了建筑生命般美妙。


  4总结


  虽然全球化的文化给传统建筑美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予了其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优点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被不断地被开发出来,不断地触碰人们的审美情感,充盈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怀。我们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断地发展完善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赋予全新的时代意义。


  作者:胡云轩

  第2篇: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特色研究


  建筑是一门艺术,他所展示的是人类技术和文化的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影响在人类的生活。建筑艺术作为一个具有功能性的文化载体,诠释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中国建筑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在19世纪中叶以前几乎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中国的建筑艺术具有技术高超、艺术精湛等独特的风格,这种建筑文化对中国的习俗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的建筑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中蕴含了墨家、道家和儒家的美学观。


  一、中国建筑美学的概念


  在哲学研究中,美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许多美学的根本问题仍然处于假设探索阶段。比如:美是什么?美感怎么产生?美有什么规律?这些关于美的根本问题仍处于探究阶段。并且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过程、审美心理和审美规律也处于假设推测阶段,具有形象价值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在哲学的审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国建筑的美学特色


  (一)自然和谐美


  道教对我国影响深远,自古以来,中国就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的布局、设计、选址、施工等都体现出了道教的观点,不去追求外表的奢华,更注重与自然的结合,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另一种体现。这就与西方征服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环境气氛的考虑超出了对外型美观的思考。这种尊重自然的审美观点现在仍然光彩夺目。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可游、可望,而且可居。走在这种建筑里面,就会感觉与自然结合,形成一幅宛自天成的美图。


  (二)结构精巧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世界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为主,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巧妙的框架式结构。木架结构可以通过变化多端的组合体现出建筑的结构美和装饰美,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这种复杂精美的建筑美是砖石结构所不能达到的。木架结构可以形成间的基本框架,这些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联系,并且还可以错落组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形状可以随设计而改变。


  (三)中庸之美


  在古代建筑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中间的取舍问题。这个问题早在古代,大师们就给出了解决办法,就是中庸之道,中国的传统建筑要求从中获得和谐统一的审美感受。一种好的建筑要具有实用性,要符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适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还要坚固和美观。美观的建筑要呈现出一种稳重、舒适。不娇柔造作。在宫殿的屋顶,用黄色的玻璃装饰,以示帝王的尊严,私家院中则装饰成淡泊的格调。这些装饰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中国建筑中,屋顶的装饰要达到尽善尽美,还要有实用价值。美观是实用和坚稳的综合。建筑艺术的构成因素要从人们的审美心理出发,让人们能接受和理解。建筑美学中的中庸就反应了这种和谐。


  (四)屋顶曲线美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房屋由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这种三段式的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在建筑中屋顶占有很大的比例,屋顶造型曲线四角翘起,西方的平式屋顶很罕见,大屋顶形式简单,但是形式各异。屋顶的装饰不仅要达到尽善尽美,还要有实用价值,在最初,由于雨水和阳光的问题,屋顶就扩张出来檐的部分,在檐的设计中,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屋顶可以有很多装饰,曲线也有陡有缓。这种屋顶在形式上很简朴,但是看上去很壮观。这种曲线型的大屋顶和老庄哲学的神游天地、遗世独立有神似之美。


  (五)造型意境美


  建筑造型就是建筑的整体美感,并且不缺少多样性和秩序性。这就需要运用美学的原理对建筑进行塑造。例如:相似、变形、对比和均衡这些常用手法。相似是物体的不同方面有共通的因素,是形成整体感的重要方面。变形是对尺度、角度、位置等作出形态上的改变。对比可以使建筑更富有表现力,具有衬托作用。均衡使使视觉达到一种平衡感,使建筑各方面协调的一种手段。我国的很多建筑都具有对称的形式,这样可以突出主题,加强人的庄重感。而非对称均衡也体现了我国建筑的均衡美。


  三、结语


  建筑也是一面镜子,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折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发展中,能够反映出人们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处处都体现着道家、儒家的精神。中国古典建筑,在尺度上虽然有所扩大,但也会考虑人们的心理因素,任然能够让人们有一种亲和感。并且中国古典建筑也处处透露着中华文明,塑造出来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孕育了中国传统建筑学的美学神韵,折射出了哲学智慧。中国建筑之美不仅拥有自身哲学和社会渊源的特殊性,还具有人类审美的共性,具有实用性,也具有美观性。


  作者:周钰等

  第3篇: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分析


  一、以云南丽江为例


  (一)在规划思想上


  古城丽江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水来把空间进行分隔,大部分的建筑都是沿着河水走的,是古城建筑的一大特征。古城丽江的水是来自于黑龙潭,它的建造规划思想是充分的利用了自然条件,营造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水景之美。另外街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到5米之间,这样的尺度设计更能够让邻里进行很好的沟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学习的。


  (二)在美学特征上


  丽江古城不管是在街道、水系、桥梁、广场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碑刻条石,各方面都渗透着纳西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纳西人居住的墙体看起来比较倾斜,一般都是从下往上往里倾斜,不过完全不用担心它的牢固性,这是它固有的民族特色,它的屋面舒展柔和,使房屋的构造看起来非常轻盈飘逸。


  丽江古城最大的特点除了用水进行分割,还有就是对于自然材料的使用。丽江街道的主要材料是五花石,一般用五花石进行铺装,它的石头上的花纹图案非常的雅致自然,质感也是相当的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搭配的美妙绝伦。


  二、以重庆吊脚楼为例


  (一)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实用性


  吊脚楼的建造是结合了地形、适应的气候的典型作品。重庆吊脚楼的建筑依坡而建,自由灵活而且它的体型比较错落多变,建筑不管是内部还是外观都比较宽敞广阔,建筑方式基本上也是高于地面之上的建筑,这样不容易潮湿,通风条件比较好,地面的潮气也不容易进入室内。


  重庆地区的居民对环境的基本要求是“降温、除湿、防雨、通风”,屋顶的材料主要有小青瓦、树皮瓦、泥顶、草顶等,所有利用到的建筑材料都是本地取材的,它的通气性能也特别好,在湿度较高的季节地面的草坪也不会有露水,成为“可呼吸”的屋顶和墙体。这样的建筑样式克服了较差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从而也促使重庆吊脚楼居民样式的丰富,造就了重庆吊脚楼民居建筑形貌的独特的个性和奇特的造型美。


  (二)民居建筑所具有的“造型美”


  重庆吊脚楼的单体、群落、总体空间布局,俯仰皆成图画。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形成突兀俊俏,与地势低处的建筑相映组合,形成了“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注重屋顶平面的造型与构图,配合地势低处的建筑,在前后顾盼之余,更错落成“高低俯仰皆成画”的立体美感。


  重庆吊脚楼建筑对环境的充分利用可谓“借景”之楷模:建筑周围之树、林、泉、岩壁、山石均不随意砍削、毁损,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奇妙的线性道路空间,再加上吊脚楼的建筑色调保持建筑木材的原色,配合山林木石之自然光色,曲折小径穿梭,道道涓溪流淌,建筑与自然,盎然生机。


  (三)民居建筑“形式美”文化组合之“中和之美”


  重庆吊脚楼建筑是自然环境“威逼”的产物,更是营造与大自然谐和共通之美的典范。“悬浮”于陡峭崖壁的楼体,高挑造型、昂首而立、浅淡色调、青山掩映。吊脚楼的色彩、形状、线条——独特“造型美”背后,流动性、节奏感、韵律美——“排列组合”方法的支撑,源自中华美学对自然美的崇尚,源自人的精神对大自然内质的提炼,源自大自然与人类精神对宇宙之“美”的共性探寻。


  三、以北京故宫为例


  (一)在平面总体布局上


  故宫与丽江都采用中轴线式的规则布局,这是后期宫毁式建筑的一大特征,是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在中轴线上其构成前三、后三的格局。故宫中距离远近,空间开合,建筑物形状的起伏,布局的跌宕,气势的抑扬,都蕴含着丰富的韵律。如果以这样的标准划分整个宫殿,故宫其实可分为三节:前节为忠义坊、仪门及宫前广场;中节即木府,分为外朝内廷、木家院及玉花园四部分;后节以狮子山结束。


  (二)在建筑风格上


  在建筑风格上,总体来看,故宫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风格,华丽、雄伟。大量使用重檐屋顶是木府的一大特色,重檐屋顶是建筑屋顶的最高形式在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永远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不管是哪个时期什么建筑都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建筑美学就让感性地美更加理性化。


  作者:刘爱芝

上一篇:现代流行音乐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下一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鉴赏和问题研究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