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道家美学中"和"范畴的审美生成
摘要: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美学的中心范畴并不是“美”。仅仅抓住一个“美”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道家美学体系的。老子从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到了“道”“气”“象”、“有”“无”“虚”“实”、“美”“秒”“味”等等范畴,但整体风格是在对天地人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和”的思维方式。本文就道家美学中的“和”的范畴的审美生成进行文本分析。
关键词:道家;和;审美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争奇斗艳,如儒家中庸、道家的道、墨家的兼爱非攻、兵家的孙子兵法,都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给人们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提供了一定的标准和借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儒家和道家的文化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道家思想发展
道家是我国的一个古代文学流派,他更倾向于对于人类思想的引导,讲求“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追求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道家思想对于我国的本土思想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春秋时期的老子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家体系,以“道”为核心出现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因时为业等思想。道家在春秋末年产生,战国时期逐渐繁荣,在老子以后除了老庄学术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道家思想盛行一时,其中很多理论都成为当时国家的治国思想,在战国末期更是独占鳌头。到了汉朝建立以后老子的道家思想达到了辉煌时期成为治国思想,直到汉武帝执政,儒学开始压制道学成为了主要的思想流派,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玄学兴盛道家又再一次开始复苏,直到晚清儒家思想受道西方思想的冲击,而道家思想与西方的自由民主观念都有切合之处因而道家思想再一次复苏。由此可见道家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为历代学人所推崇,在我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国家的治国理念都产生一定的影响,道家更倾向于将目光投放在人本身身上。与其他思想相比道家的思想更加包容,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更为注重人本身的修养。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尽管有诸多学说争奇斗艳但道家和儒家学说仍旧遥遥领先独领风骚,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较为优秀的学说,经过时间的冲刷和磨练时至今日组成了中国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1]。
二、“和”范畴的源起和演进
“和”的观念由来已久,古代“和”的观念是针对于音乐和劳动之间,“和”的观念在音乐上讲求五音协调,在劳动上讲究风调雨顺,在中国的传统思想当中,也有很多关于“和”的文化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讲求以德和民、以和来寻求治国之道,在“和”的基础上实现治国理民,从哲学角度来讲,我国在西周时曾经提出了有关“和”的治国理念,亲贤臣远小人,阴阳相生,异味相和,史伯指出,和是指万物之间的联系,通过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来保证事物的发展和进步,如果破坏了其中的平衡就会导致事物发展后力不继,无论是修身修心育德治国都是这样,也有学家指出和是指相互渗透,通过不断的融合渗透来激发新的事物核心的属性,从而推动国家的不断发展,在儒家当中孔子主张去同取和,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理念,孔子喜欢将和的思想与儒家思想当中的中合在一起。认为君子不骄不躁不争不抢,劳而不怨泰而不骄,在人生活当中寻求中庸即中和,突出了和谐的作用。他认为和谐是需要在“中”的帮助下,才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和”通向“道”“礼”的重要途径,礼是大于“和”的,礼对“和”具有制约的作用,限制“和”的发展将和规定在一定的框架当“中和”才可以正常的持续的发展,儒家讲“和”更倾向于礼的作用,将“和”最后的能力和范畴归结于礼的功能,达道修身养性的效果让万事万物达道协调[2]。
三、先秦道家和的范畴和特征
道家理论多以气和法为主,认为人应该修习阴阳之气和自然之间的和谐达道更高的人生境界。道家强求阴阳调和,阴阳二气为人生支柱,只有懂得阴阳调和,才能懂得人生长久的大道,以“和”的观念看待事物不被外来的因素所干扰,老子的理论是通过事物的本质来统治细微末节的东西,用道家的主要观点道来讲“和”,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的根本也是存在的依据,世界上所有物体都源于道起于道终于道受于道,万事万物都在道的统辖下,只有通过道才能达到“和”的目的,不偏不倚达到最终的和谐。老子所认为的和谐不分主体是针对于世界上所有事物无差别的和谐,认为事物的外观只是表象需要冲破外在的束缚,达到最终平和的目的。庄子继承老子的觀点,主张“和”的思想达到混沌的状态,讲求人与天和与自然和,庄子首先将目光投放于世界的本身,强调自然本质的和谐,认为人的行为有伤天和,自然发展至今其本身就存在着独特的和谐,而人体的能动性会破坏自然和谐的发展,只有恪守天性,才能达到和的目的,实现生命的价值,道家就“和”的理论更加倾向于在自然哲学的范围内,重点描述的是天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道家的天人合一不同于儒家的天人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更加倾向于道德方面伦理方面和法则方面的天性,而道家更加倾向于自然,儒家强调的是人在后天的德行是否符合天道的发展,而道家所强调的是人需要接纳自然融入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道家认为存在即合理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天性,遵循大道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状态,如果人在其中横加干预,就会丧失了生命的本质[3]。
四、和范畴的审美形成
从古至今“和”的概念和内涵都是不断变化的,从顺应天意风调雨顺五音协调,到后来的阴阳调和以达到到天和人和的目的,“和”的产生和发展,对政治有一定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对于艺术的审美取向也产生了很大启发作用和引导作用,“和”的理念以及“和”的范畴让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有一个较明确的向度,形成了中国的伦理文化在自然的范畴内的发展,因为不偏不倚达到最终的和谐,让艺术中的各个要素达到协调,刚柔并济阴阳合一。让艺术对于人的感官一直处在一个舒适的感官上,对人的心胸和态度以及思维都有很好的调和作用。无论是从音乐角度还是从美术角度或者其他的艺术方面,中国道家的“和”都产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艺术的审美不偏激,中庸和谐,通过道家的思想来看待,调整自己的审美方向和审美品味,让艺术更加倾向于自然也让艺术充满了协调性,无论是从整体上看,还是从个体上讲都具有很大的协调性,以协调发展一直是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让中国美学不断发展进步的持续动力。
五、结束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道家的思想经过了不断地转变,形成了完整的道家体系,道家的和观念由来已久,从古代开始针对于音乐和劳动提出的“和”,到了先秦时期道家的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范畴的审美也在不断变化,而道家对于“和”的观念也影响着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取向,“和”的协调性和对自然的平衡把握让我国在艺术领域有着持续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作者简介:邹兵,女,1987年5月,四川省达州市,汉,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