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验美学视野下的散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5-07-06 10:56
作者:狄晓昀张学颖狄跷霞
【论文关键词】体验 散文教学 特点
【论文摘要】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比例大约占到课本内容的一半,因而散文教学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和一线老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体验美学的视角来研究散文,希望能为现行的散文教学尽一点薄力,也给一线的老师们以一点启发。
散文中的“体验”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家创作的散文作品,二是读者阅读作品。首先,作家创作作品就是写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体验,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作家体验的过程,一个文本就是作家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独特体验;其次,读者阅读作品就是读者去体验作家的体验,阅读即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去感受作家的独特体验,无论是生活、情感,还是生命方面,只要能产生共鸣,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传递的信息。总而言之,作家写作品就是书写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独特体验,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去体验作家的体验。
一、用体验美学理论研究散文教学的意义
1、散文教学现状的考察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散文教学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具体归纳起来,有两个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正是这两个问题让我们的散文教学怎么也美不起来,教学效果也不好。
(1)散文特点模糊化
散文的写法是很自由的,所以才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是由于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往往会忽略掉不同风格的散文存在的特点差异,导致学生一直对散文的特点很模糊,不能很好地掌握解读散文的方法。
(2)散文教学思维模式化
在“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事—景—情”的思维反应模式,这使我们的散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散文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改变散文教学现状,实现有效性教学
在文体中,散文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彻底地展示作家的心灵、表达作家的情感的一种,它是最能直接表达作家直观感受的文体。散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只有学生体验到了作家在文本中所要传递出来的自我独特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所以用体验美学来研究散文教学是最有效的,这种教学可以打破以往的无质量教学的束缚,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体验美学视野下的散文文体个性特质透视
1、散文情感的主体性
散文是主体性很强的一种文体,“它不像诗那样以专职的抒情构成完整的情感结构,而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粘结在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散文作家可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言我之志,抒我之情,在感悟中传出自己的声音。所以阅读散文就是去体验作者的独特体验,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试着去领悟他要传递出来的情感。
2、散文体式的散漫性
对于散文的体式,苏轼认为,散文“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散文的体式是散漫的,行文可以无拘无束,形式可以变化多端。换句话来说,散文可以不拘格套。
散文的“形散”,是指它的形式可以没有严格的限制,这种自由的体式为它营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以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例如可以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组接手法等等。这种与其他文体形式相互渗透的形式,使散文的体式更加地散漫,但也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散文意象的灵动性
一篇优秀的散文是通过那主观化了的意象传递出作家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感悟。这些意象可以是作家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只要是能准确地传递出作家的各种体验、感悟,这些意象就具有了灵动性。通过这些带有了灵动性的意象,读者可以重组作家在文本中所描述的世界,体验到作家的体验。
三、体验美学视野下散文教学的特征
散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作者以自我的眼光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体验,实际上,散文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以文本的形式传递给读者,而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也是通过文本这一中介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擦出情感的火花。我的导师曹明海老师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本解读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由此,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散文文本的解读同样如此,但散文文本的解读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方面—情感。散文文本它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用我们自己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动,通过这种隐形的“对话”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寻求情感上的共鸣。
2、散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性教学
散文是一种美学构成,有着显著的审美性。从内容看来,既有春风秋雨,朝阳晚霞这些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也有感天地泣鬼神的人之情。著名的作家周立波也说“散文没有小说似的幻想和情节,缺乏戏剧的戏剧性,也不像诗歌一样,专事抒情,穷求韵律。为了保持艺术的魅力,它更应当重视文章的流畅和华美。”(《1959~1961年散文特写选序言》),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流畅华丽的语言,把散文称之为美文亦是再恰当不过了。
3、散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
散文是一种心灵开放的艺术,在我们的解读过程中发现: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不是作家抱着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心态去拥抱生活、感悟世界,都是作家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真切感悟。散文教学是让学生去体验作家的体验。在学生面前,散文文本是具有开放性的,他们对文本可以作多元理解;在文本面前,学生也是具有开放性的,他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沉淀下来的智慧去感受和体验作家的独特体验,对文本做出带有主观色彩的个性解释。
4、散文教学是一种陶冶性教学
散文流露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蕴藏着作家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散文,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散文,我们可以体验到作家那些独特的体验,把作家的主观情感和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进我们自己的体验中,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真与伪、美与丑。所以,散文教学就是一种陶冶性教学,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散文的这种陶冶性功能,让学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
5、散文教学是一种建构性教学
散文是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一种文体。散文创作的过程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只不过这种体验是以一种明确、有序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对现代散文丰富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认知智能的基础上,以情感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教育人,使之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这说明解读散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用自己的审美体验来建构对文本的意义,也是自我建构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良运.散文美学观念的多向拓展[j].东岳论丛,1994(4).
[2]苏轼.苏轼文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69.
[3]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6):156.
[4]刘方池.点击高中现代散文,探究语言美学精微[j].中学语文,2005(4).
【论文关键词】体验 散文教学 特点
【论文摘要】散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比例大约占到课本内容的一半,因而散文教学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和一线老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体验美学的视角来研究散文,希望能为现行的散文教学尽一点薄力,也给一线的老师们以一点启发。
散文中的“体验”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家创作的散文作品,二是读者阅读作品。首先,作家创作作品就是写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体验,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作家体验的过程,一个文本就是作家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独特体验;其次,读者阅读作品就是读者去体验作家的体验,阅读即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去感受作家的独特体验,无论是生活、情感,还是生命方面,只要能产生共鸣,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传递的信息。总而言之,作家写作品就是书写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生命的独特体验,而读者阅读作品就是去体验作家的体验。
一、用体验美学理论研究散文教学的意义
1、散文教学现状的考察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散文教学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具体归纳起来,有两个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可以说,正是这两个问题让我们的散文教学怎么也美不起来,教学效果也不好。
(1)散文特点模糊化
散文的写法是很自由的,所以才会有不同的风格。但是由于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往往会忽略掉不同风格的散文存在的特点差异,导致学生一直对散文的特点很模糊,不能很好地掌握解读散文的方法。
(2)散文教学思维模式化
在“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事—景—情”的思维反应模式,这使我们的散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严重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散文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改变散文教学现状,实现有效性教学
在文体中,散文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彻底地展示作家的心灵、表达作家的情感的一种,它是最能直接表达作家直观感受的文体。散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只有学生体验到了作家在文本中所要传递出来的自我独特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文本,所以用体验美学来研究散文教学是最有效的,这种教学可以打破以往的无质量教学的束缚,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体验美学视野下的散文文体个性特质透视
1、散文情感的主体性
散文是主体性很强的一种文体,“它不像诗那样以专职的抒情构成完整的情感结构,而是以情感的流向为中心轴线,去纵横交错地粘结在一切使情感得以产生和表现的自然之物。”,散文作家可以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感受,言我之志,抒我之情,在感悟中传出自己的声音。所以阅读散文就是去体验作者的独特体验,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试着去领悟他要传递出来的情感。
2、散文体式的散漫性
对于散文的体式,苏轼认为,散文“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散文的体式是散漫的,行文可以无拘无束,形式可以变化多端。换句话来说,散文可以不拘格套。
散文的“形散”,是指它的形式可以没有严格的限制,这种自由的体式为它营造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以融合多种艺术形式,例如可以借用电影的蒙太奇组接手法等等。这种与其他文体形式相互渗透的形式,使散文的体式更加地散漫,但也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散文意象的灵动性
一篇优秀的散文是通过那主观化了的意象传递出作家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独特感悟。这些意象可以是作家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只要是能准确地传递出作家的各种体验、感悟,这些意象就具有了灵动性。通过这些带有了灵动性的意象,读者可以重组作家在文本中所描述的世界,体验到作家的体验。
三、体验美学视野下散文教学的特征
1、散文教学是一种对话性教学
散文表达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作者以自我的眼光观察世界,表达自我的体验,实际上,散文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以文本的形式传递给读者,而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也是通过文本这一中介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产生心灵上的碰撞,擦出情感的火花。我的导师曹明海老师在《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文本解读不是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而是文本与读者的反应交流过程。”由此,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散文文本的解读同样如此,但散文文本的解读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重要的方面—情感。散文文本它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用我们自己的情感与文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动,通过这种隐形的“对话”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寻求情感上的共鸣。
2、散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性教学
散文是一种美学构成,有着显著的审美性。从内容看来,既有春风秋雨,朝阳晚霞这些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也有感天地泣鬼神的人之情。著名的作家周立波也说“散文没有小说似的幻想和情节,缺乏戏剧的戏剧性,也不像诗歌一样,专事抒情,穷求韵律。为了保持艺术的魅力,它更应当重视文章的流畅和华美。”(《1959~1961年散文特写选序言》),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流畅华丽的语言,把散文称之为美文亦是再恰当不过了。
3、散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
散文是一种心灵开放的艺术,在我们的解读过程中发现: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无不是作家抱着一种开放的胸怀和心态去拥抱生活、感悟世界,都是作家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真切感悟。散文教学是让学生去体验作家的体验。在学生面前,散文文本是具有开放性的,他们对文本可以作多元理解;在文本面前,学生也是具有开放性的,他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沉淀下来的智慧去感受和体验作家的独特体验,对文本做出带有主观色彩的个性解释。
4、散文教学是一种陶冶性教学
散文流露着作家的真情实感,字里行间蕴藏着作家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散文,尤其是那些经典的散文,我们可以体验到作家那些独特的体验,把作家的主观情感和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进我们自己的体验中,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真与伪、美与丑。所以,散文教学就是一种陶冶性教学,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散文的这种陶冶性功能,让学生在散文教学过程中去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
5、散文教学是一种建构性教学
散文是表达真情实感、展现自我的一种文体。散文创作的过程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只不过这种体验是以一种明确、有序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对现代散文丰富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认知智能的基础上,以情感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教育人,使之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这说明解读散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用自己的审美体验来建构对文本的意义,也是自我建构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良运.散文美学观念的多向拓展[j].东岳论丛,1994(4).
[2]苏轼.苏轼文集(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69.
[3]曹明海.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文学评论,2003(6):156.
[4]刘方池.点击高中现代散文,探究语言美学精微[j].中学语文,2005(4).
上一篇: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设计美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