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之美——析浙东锣鼓乐《作铜锣》
发布时间:2015-07-06 11:02
关键词:《作铜锣》远距离审美
摘要: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本文结合近千年积淀的地方民乐《作铜锣》,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就远来探析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以引起大家对这一民乐的关注与认识,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的美学始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着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距离概念。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乐,其许多作品中都蕴涵着中华民族高尚幽雅的精神情操和追求含蓄、自然、流畅的艺术审美情趣。《作铜锣》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音乐,它也在其千年漫长的历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黄岩县志中称其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笔者就“远”来探析《作铜锣》,进一步拓展乐曲的视野,以更好地感受其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乐曲概况
我国各地闹花灯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却在二月初二。“二月二”为宁溪的传统节日,相传始于南宋。这一特殊的喜庆日子至今依然成为小镇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灯节中的丝竹锣鼓乐《作铜锣》的艺术内涵极其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更是别具一格。随着夜色渐深,热闹的灯节接近尾声,观看的人群渐渐散去。在大街上空徐徐飘荡着古朴典雅的乐曲声——这就是被称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的著名民乐《作铜锣》。
据传,《作铜锣》是南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曾做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知军的进士王所作曲带回宁溪的。丝竹锣鼓乐是由板胡、笛子为主奏乐器,加上各种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并配以打击乐器一起演奏的音乐。《作铜锣》是锣鼓丝竹的大合奏。乐曲呈现出下行的音调特点,委婉的曲调似乎是轻轻的描写与淡淡的诉说,使本铿锵有力的大合奏变成幽远动听的催眠曲。更具特色的是同样的乐器在此却有着独特的演奏方法。鼓是筒形高脚大鼓,两人合奏,其中一人用密节的竹鞭打边鼓,发出“作作”的声音,俗称鞭(边)鼓,起着节奏的作用;另一人用槌敲鼓,敲出空音和实音,同时兼敲小铜锣,在乐队中起着重要的指挥作用。两面铜锣的演奏方法也与一般的乐队有所不同,大铜锣也叫做云锣,直径为38公分,重7.4斤,由两人扛着,后面的人打节奏,发出“断断”的洪音;小铜锣又称为铮锣,发出“登登”的脆音。和着小云锣、小钹、木鱼、碰铃的音响,通过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节奏处理和力度变化,并与众多的丝竹乐器紧密结合,形成“打”乐与“吹”乐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和声组合,悠扬清越,气韵婉约,缠绵不绝的乐声缭绕在山村阡陌间,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二月二”灯会是宁溪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作铜锣》则是灯会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节目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远与乐曲的本质联系
远是一种距离,它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使人关注性灵的超越,在远的距离中使生命的本质得以升华。生命复返,生生不息,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圈,构成了远与返所形成的圆。人类历来视圆为吉祥之意。它是人类心灵的图腾,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寄托和慰藉。历代艺术大家的至德,不朽之至文,千古之绝唱,无不以圆为工做到圆转流畅,迹迹无痕而后才可登峰造极,达到不可言喻的圆妙之境。①
《作铜锣》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据当地老人说,此曲原名为“祝同乐”,几经谐音讹传后演化为“作铜锣”。从此曲原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圆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乐曲结构来看,伴随铜锣特有“作同、作同”的节奏出现之后,起句是丝弦乐器在弱起的节奏中奏出了由四个乐句所构成的委婉曲调,经过不断的重复,周而复始,最后在渐慢中结束,简洁的音乐与织体营造了一定的空间感,乐声随着月光渐渐消失在夜空中。乐曲的循环反复,和谐流畅的旋律,无不体现着圆之精神,同时在“反复其道”、“极则复反”的大化意识中,使人们领悟到远而返、返而圆的真意。
唐代王维《山水论》写道:“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从远处观之,提出了“远”的审美效果。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他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②这是山水画家在观照山水时的三种不同的远观的审美观照方式,同样也适用于音乐,提出审美中距离的重要性。音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夷”(明·徐上瀛《溪山琴况·论远》)的境界。以清远古淡为美,有了这种和淡、恬淡、静淡和古淡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高逸、深远的意境。
《作铜锣》乐曲古朴优雅,是每逢灯会活动结束后,万籁俱寂之时,演奏乐队徐徐沿着街道游奏。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一种平和、悠然、幽静的意境。
三、远与乐曲的审美体验
西方美学家在对审美经验研究中发现,“距离”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空间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提出论述,当代的解释学美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是审美理解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瑞裔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1880-1934)在1912年出版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距离”说。布洛所提出的“距离”不是实际的空间距离或比喻意义上的时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即指介于审美主体与主体感受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他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③人与音乐之间存在的这种天然的适中距离,是审美功能在音乐艺术中比其他艺术中占据更显著的地位之原因。④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人们常常提起的。它说明在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对象一定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保持一定的时间、空间、心理距离等,否则会影响和削弱审美效果。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的空间距离是审美经验出现的必要前提。据现代心理学分析,距离会使人产生朦胧感,而朦胧又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想象则最终产生美感。我觉得《作铜锣》除了和谐流畅的曲调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乐曲所独特的表现形式正体现了远距离的美感。游行式的演奏体现了审美的空间距离,因为有了一定的距离时就会给人以各种意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就会感到格外的美。人们在远的距离中感受审美体验。乐曲《作铜锣》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时空之远,更能体会到心灵之远。夜深人静,当你躺在床上,仰望明月或是微闭双眼,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铜锣》乐声从远处飘来,忽近忽远,忽远忽近,静寂幽远之美,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魅力,让你感受到音响的流动,听觉上得到了丰富和满足,同时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畅游于情感的起伏,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产生了丰富的美感体验。此时人与乐声及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宁静而幽远。让心灵在渐远渐无的境界中谛听自然的奥妙。乐曲以缓慢的节奏讲述着乡间恬淡优美的生活和心灵的向往,加上打击乐具有力度的强弱变化,形成不同音色音量的对比,产生丰富的节奏,让那种含蓄而绵长的幽远之美,渗入聆听者的心中,久久不散。《作铜锣》乐曲对时间与空间的特殊处理,及所产生的适当的心理距离,以时空、心灵之远使音乐本体产生了优美的意境和美学取向,给人以清新的美感,蕴涵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与释放,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寻觅与追求⑤。
远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话题,它给予了我们深远的意蕴,也为对《作铜锣》的内涵探究和审美体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大量原生态珍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在历史风尘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的《作铜锣》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压力,逐步面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笔者坚信,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所以,仅以此文对《作铜锣》作粗浅的探析,以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认识、了解和欣赏《作铜锣》,努力使这一千百年来以口传身授方式传续于民间的艺术样式得以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①马建勋:《圆点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俞剑华编注:《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③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作为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④王次炤:《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⑤王伟群:《浙东锣鼓乐〈作铜锣〉探析》,《民族论坛》,2007年第10期。
摘要: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本文结合近千年积淀的地方民乐《作铜锣》,从美学的角度切入,就远来探析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以引起大家对这一民乐的关注与认识,并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中国的美学始终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远在中国美学中既代表着一种距离又代表着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一种距离概念。中国的音乐在远的距离中空灵而无垠。在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乐,其许多作品中都蕴涵着中华民族高尚幽雅的精神情操和追求含蓄、自然、流畅的艺术审美情趣。《作铜锣》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音乐,它也在其千年漫长的历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特色,黄岩县志中称其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笔者就“远”来探析《作铜锣》,进一步拓展乐曲的视野,以更好地感受其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乐曲概况
我国各地闹花灯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却在二月初二。“二月二”为宁溪的传统节日,相传始于南宋。这一特殊的喜庆日子至今依然成为小镇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灯节中的丝竹锣鼓乐《作铜锣》的艺术内涵极其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更是别具一格。随着夜色渐深,热闹的灯节接近尾声,观看的人群渐渐散去。在大街上空徐徐飘荡着古朴典雅的乐曲声——这就是被称为“历代相传,为浙东罕见”的著名民乐《作铜锣》。
据传,《作铜锣》是南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曾做过高邮(今江苏高邮市)知军的进士王所作曲带回宁溪的。丝竹锣鼓乐是由板胡、笛子为主奏乐器,加上各种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并配以打击乐器一起演奏的音乐。《作铜锣》是锣鼓丝竹的大合奏。乐曲呈现出下行的音调特点,委婉的曲调似乎是轻轻的描写与淡淡的诉说,使本铿锵有力的大合奏变成幽远动听的催眠曲。更具特色的是同样的乐器在此却有着独特的演奏方法。鼓是筒形高脚大鼓,两人合奏,其中一人用密节的竹鞭打边鼓,发出“作作”的声音,俗称鞭(边)鼓,起着节奏的作用;另一人用槌敲鼓,敲出空音和实音,同时兼敲小铜锣,在乐队中起着重要的指挥作用。两面铜锣的演奏方法也与一般的乐队有所不同,大铜锣也叫做云锣,直径为38公分,重7.4斤,由两人扛着,后面的人打节奏,发出“断断”的洪音;小铜锣又称为铮锣,发出“登登”的脆音。和着小云锣、小钹、木鱼、碰铃的音响,通过打击乐器丰富多彩的节奏处理和力度变化,并与众多的丝竹乐器紧密结合,形成“打”乐与“吹”乐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和声组合,悠扬清越,气韵婉约,缠绵不绝的乐声缭绕在山村阡陌间,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二月二”灯会是宁溪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作铜锣》则是灯会中最具特色的一个节目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远与乐曲的本质联系
远是一种距离,它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使人关注性灵的超越,在远的距离中使生命的本质得以升华。生命复返,生生不息,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圈,构成了远与返所形成的圆。人类历来视圆为吉祥之意。它是人类心灵的图腾,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寄托和慰藉。历代艺术大家的至德,不朽之至文,千古之绝唱,无不以圆为工做到圆转流畅,迹迹无痕而后才可登峰造极,达到不可言喻的圆妙之境。①
《作铜锣》也正体现了这一思想。据当地老人说,此曲原名为“祝同乐”,几经谐音讹传后演化为“作铜锣”。从此曲原名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圆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乐曲结构来看,伴随铜锣特有“作同、作同”的节奏出现之后,起句是丝弦乐器在弱起的节奏中奏出了由四个乐句所构成的委婉曲调,经过不断的重复,周而复始,最后在渐慢中结束,简洁的音乐与织体营造了一定的空间感,乐声随着月光渐渐消失在夜空中。乐曲的循环反复,和谐流畅的旋律,无不体现着圆之精神,同时在“反复其道”、“极则复反”的大化意识中,使人们领悟到远而返、返而圆的真意。
唐代王维《山水论》写道:“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从远处观之,提出了“远”的审美效果。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提出了著名的“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他说:“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②这是山水画家在观照山水时的三种不同的远观的审美观照方式,同样也适用于音乐,提出审美中距离的重要性。音乐强调“音至于远,境入希夷”(明·徐上瀛《溪山琴况·论远》)的境界。以清远古淡为美,有了这种和淡、恬淡、静淡和古淡的审美意识,从而达到高逸、深远的意境。
《作铜锣》乐曲古朴优雅,是每逢灯会活动结束后,万籁俱寂之时,演奏乐队徐徐沿着街道游奏。这一特定的时间与独特的表现形式,表达了一种平和、悠然、幽静的意境。
《作铜锣》音乐在以鼓的独特演奏方法首先奠定“作同”、“作同”的音响节奏,再伴之以各种打击乐器、丝弦乐器。随着铜锣声,众多钟鼓钹磬的声音融合在一起,音律悠扬,徐徐飘荡于大街上空。如月光下跳舞的天使,将柔和的月光轻轻洒在人们的脸上,温柔舒适,恰似一首恬静抒情的催眠曲。从乐曲旋律来看,《作铜锣》呈现出下行的音调特点,旋律质朴平和,优美如诗;节奏流畅丰富,速度平稳缓慢,每一拍42的速度,更加传神地描绘出优美静谧的乡村夜景——乐声音淡、声稀,乐意得之于声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乐曲在平和恬淡中使人心平和,让人感受音乐与自然的融合,在淡淡中领悟幽静的外在环境与闲适内在心境的配合,追求心物相合、主客合一的艺术境界。为何会产生如此美妙的情感呢?因为是远在距离中产生美感。美是一种距离,一种心灵与外界、心灵与心灵的距离。
三、远与乐曲的审美体验
西方美学家在对审美经验研究中发现,“距离”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对空间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提出论述,当代的解释学美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是审美理解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瑞裔英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1880-1934)在1912年出版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距离”说。布洛所提出的“距离”不是实际的空间距离或比喻意义上的时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即指介于审美主体与主体感受的客体之间的距离。他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③人与音乐之间存在的这种天然的适中距离,是审美功能在音乐艺术中比其他艺术中占据更显著的地位之原因。④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是人们常常提起的。它说明在审美过程中对审美对象一定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保持一定的时间、空间、心理距离等,否则会影响和削弱审美效果。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的空间距离是审美经验出现的必要前提。据现代心理学分析,距离会使人产生朦胧感,而朦胧又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想象则最终产生美感。我觉得《作铜锣》除了和谐流畅的曲调本身所带来的美感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乐曲所独特的表现形式正体现了远距离的美感。游行式的演奏体现了审美的空间距离,因为有了一定的距离时就会给人以各种意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就会感到格外的美。人们在远的距离中感受审美体验。乐曲《作铜锣》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时空之远,更能体会到心灵之远。夜深人静,当你躺在床上,仰望明月或是微闭双眼,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作铜锣》乐声从远处飘来,忽近忽远,忽远忽近,静寂幽远之美,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魅力,让你感受到音响的流动,听觉上得到了丰富和满足,同时展开无限的想象空间,畅游于情感的起伏,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产生了丰富的美感体验。此时人与乐声及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宁静而幽远。让心灵在渐远渐无的境界中谛听自然的奥妙。乐曲以缓慢的节奏讲述着乡间恬淡优美的生活和心灵的向往,加上打击乐具有力度的强弱变化,形成不同音色音量的对比,产生丰富的节奏,让那种含蓄而绵长的幽远之美,渗入聆听者的心中,久久不散。《作铜锣》乐曲对时间与空间的特殊处理,及所产生的适当的心理距离,以时空、心灵之远使音乐本体产生了优美的意境和美学取向,给人以清新的美感,蕴涵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与释放,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美好的精神家园的寻觅与追求⑤。
远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话题,它给予了我们深远的意蕴,也为对《作铜锣》的内涵探究和审美体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民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大量原生态珍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在历史风尘之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的《作铜锣》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压力,逐步面临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危险。笔者坚信,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所以,仅以此文对《作铜锣》作粗浅的探析,以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认识、了解和欣赏《作铜锣》,努力使这一千百年来以口传身授方式传续于民间的艺术样式得以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①马建勋:《圆点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俞剑华编注:《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③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中的因素和作为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④王次炤:《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⑤王伟群:《浙东锣鼓乐〈作铜锣〉探析》,《民族论坛》,2007年第10期。
上一篇:新武侠电影的浅暴力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