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美术课堂让学生个性张扬措施研究的论文_美术论

发布时间:2015-07-08 09:27
 摘 要: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留下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机会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示自己独特的才华。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在富有情趣。表现活动自由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和技术方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美术课 情感教育 张扬个性
  
  很多老师认为,美术课上的学生作品只要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好的教学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疑性、独创性、发散性。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师生要动之以“情”
  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比如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等的情感。通过教育,孩子由不懂到懂,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就如酿酒一般。所以在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情感教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上,让他们懂得爱懂得恨,富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还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教师教孩子画花,有一小朋友就马上去摘了一朵花给老师,这时这位老师不仅仅是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且还告诉小朋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非常伤心,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将死去。小朋友受到了情感教育,还画了一幅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平时人们的感情都是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有意识营造一种气氛,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有时甚至处于癫狂状态。好的教师这时如同催化剂,使学生们兴奋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抑孩子的感情,而应该引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宣泄。从某种意义上讲,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感情。学生的感情也较纯真丰富,在他们的眼里,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太冷静,应该充满激情,用高尚美好的感情去感动他们。学习美术最重要的感官是眼睛,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对色彩、造型、结构等较敏感。除此之外,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肤觉、等的训练也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画出来。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感受力一定会比别人更细腻、更敏锐。
  二、教师要教之以“法”
  在这里提到的“法”是指教学的方法和表现的技法。好的绘画技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好的教学方法更是重要。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想办法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怎样才能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施展个性呢?
  首先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展现个性、提倡创新是美术的灵魂,需要学生们抛弃任何的心理负担,毫无顾忌地创造,表达个性化的具有生命力的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阶段,脱离了教师手把手的扶持,表现自我的方法就更为大胆泼辣了,这时教师如果为其营造一种不受拘束、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将更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展现。给作画的学生们来点轻柔的音乐,多和他们交流情感,都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作业质量。在他们忘我的表现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巡视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时真实地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予以理性分析,发掘学生的个性,感受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应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临摹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手段和途径。我个人认为在临摹时不能都要求学生画的和作品一模一样,而是在临摹的过程中去学习别人的构图、色彩的运用、线条的梳密粗细变化。在今后自己的作品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起到临摹的效果。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我的教学证明,采用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从学生的作品中已反映出来了!

其次师生要充分交流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情感必不可少的,课堂上恰好是师生情感交流最为直接的时候,教师运用好语言交流的艺术,就可以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尽可能地得到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以幽默机智的语言,创造生动活泼的氛围。在课堂动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些捣蛋学生:他们有的咬着笔杆半天不动笔,有的马马虎虎地敷衍作画,还有的甚至连学习用品都忘了带,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些孩子大多数在学习上不肯努力,但他们却又是聪明而敏感的。因此,简单的呵斥并不能让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此时,通过另一种诙谐机智的语言,既提醒他们该做些什么,又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抑制由直接批评产生的逆反心理,可谓一举两得。例如有学生忘了带绘画用品,教师却说:我相信健忘可不会是你的好朋友,下节课你会把工具带来的对吗?这样的语句一定比“你怎么又没带,给我站起来……”效果要好得多,千万不要把“教育”变成纯粹的训斥过程,要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以委婉鼓励的语言,唤醒学生沉睡的自信。在每个班里总会有一些天生绘画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所刻画的形象比例失调、结构走样、色彩浑浊,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美感。在他们看来画画不仅不是一种享受,而且简直就是一份苦差事,他们的画从来得不到别人的表扬,久而久之,自信的火苗消失湮灭,学习兴趣也一落千丈。这样的学生最需要教师的鼓励,以个别情感的交流、委婉动听的语言来抚慰自卑的心灵。还可以以适当的赞美,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的早期艺术教育家吉诺特博士打过这么一个比方:“赞美并非对儿童没益处,然而,它应该向盘尼西林一样,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量的药量,要用得恰到好处,不能随意乱用,并且要注意可能引起的强烈反应。”运用赞美一定要对症下药,客观评价,切忌千篇一律,敷衍了事。像教师经常所说的“你画的不错,很有个性”“很好”等,但是听多了这些话的学生对此并不能得到更大的激励,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画好在哪儿,哪些值得肯定,又有那些需要改进。在我看来,不断地重复此类表扬只是敷衍了事罢了。赞美学生的画,应该做到:(1)真心赞美,态度要真诚,语气要亲切。(2)有针对性地赞美,指出画面中的优点,肯定学生的进步。(3)有指导地赞美,告诉学生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出可操作性建议。(4)赞美形式的多样化,如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集体表扬等。运用适当的赞美,可以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为其多样化的个性发展创设条件。
  最后是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在整体教学时,教师的教法总是针对大多数的学生而言的,并不能照顾到学生个体的教学需要。而美术课程强调的更多的是个人的创新,学生在作业阶段的自我创作中,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巡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途径获得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教法,发挥个别辅导的优势,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在人物写生这节课时,我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正当学生开始写生而我在巡视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老师,你看他把黄鑫画成什么样了。”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班中的“异端分子”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这节课的要求是人物写生,我要求要画得写实些。他倒好,在那乱画一气,鼻子上加了鼻环……拿起来一展示,引起哄堂大笑。我就说了:“你要是好好画,以后还是很适合做动漫设计的。”他听了以后兴奋地问:“我能当设计师?”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在我的个别指导和鼓励下,这些不爱画画的学生作品竟十分精彩,一改往日绘画课上的愁眉莫展,变得喜欢起美术课来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迅速提升。
  三、作品审美要灵活去“评”
  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灵活点评形式,张扬学生个性。教师的点评在学生作业阶段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单纯地绘画容易让学生感觉乏味,他们无法对自己的绘画水平正确定位,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及长处,就无法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对个性发挥也会有阻碍作用。有效的、精彩的、生动活泼的点评对学生个性的发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自评、互评、小组评议、教师点评等等。也可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进行自评,发挥其主体作用,深化创造过程;互评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加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而教师点评则起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灵活多变的点评方式从多角度、多方位看待学生的作品,更加客观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这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师评价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使他们大胆张扬个性。
  美术课上学生个性张扬,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标准的指引方向和艺术教育所追求的价值所在吗? 整理

上一篇:捕捉时代精神之美研究的论文_美术论文_中国论文

下一篇:快乐美术研究的论文_美术论文_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