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韵生动”的思想内涵及其艺术精神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关键词】气韵生动 思想内涵 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来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在绘画创作中骨法用笔十分重要,用笔与书法用笔相同,都以线条为主要特征。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音乐的旋律。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妙”就是点画之中,墨色具无穷变化。如清代沈宗骞说“笔之所成,墨之所至。”墨由笔使,笔由墨现,纵横挥洒,无拘无束,才能使笔墨与自然景物融洽,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墨彩焕发,一片生机。笔墨的运用,都是为了“传神”,以笔色形,以墨取色,笔墨得法,则情态远近,精神都能自呈,达到笔墨兼任且气韵生动的神妙境界。
中国画以“气韵”为品质。气韵是我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核心范畴,对于“气韵”来说,“气”为生命、精神之力量;“韵”为生命、精神之风采。我国的传统美学主张,艺术家要将主体胸中之“气”与客观茫茫宇宙之“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气”成为艺术创作内在精神品质、人格风范和艺术生命力的标志。
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为东方独特的一种绘画语言和形式。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怀、意志和气韵,非常注重意蕴、境界和精神情怀的表达,强调艺术形象要把主体意识、情感(气)与客观世界、生息万物自然的内在精神(气)有机地融会交合,以形成具有东方及传统美学精神风貌的艺术,长期以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的指南,作者的思想情感、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自然,在艺术创作表现中融为一体。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观及“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与绘画艺术的全过程和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当中,画家以高尚的品格和才情去感悟、熔铸绘画的对象,从对物态认识、观察和体悟中,去揭示自然物态的气韵与神魂,并以画家主体的精神与想象能力来超越客观物象的描绘,赋予自然事物以艺术的生命与精神,使主体的精神、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致,高度的交融统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四、画品是人品的表现性灵的流露
中国画历来重视画家的人品,人品的高下在于修养的高下。明代文征明曾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绘画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人品决定“艺品”。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整个流程中,可显映出作者的道德水准、人品修养的高低及学识的深浅……艺术的创作是画家人品、胸怀、气质、才情精神境界的显映,为我国传统美学之追求,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画家只有自己的品格不凡,才能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不凡的艺术风格,画品是人品的表现性灵的流露。要求画者在品质上有高尚的情操,在学识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艺术境界。把胸中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相统一,并把绘画艺术中的“气韵”提升为人格品质和艺术的生命之力。
综上所述,气韵既包含着所描绘物象的内在精神,又体现了画者在笔墨挥洒之间充分宣泄着自身的才识、情感。同时,在艺术实践中,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宝贵财富,放开眼界,兼收并蓄,磨砺品行,陶冶情操,使绘画作品达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浩.中国绘画文化观.中华书局,200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气韵生动 思想内涵 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中“气韵”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生命。中国绘画的最高品第是“气韵生动”,传统美学用“气”来体现事物美的本原,强调艺术要表现生生不息、元气流畅的天地间万物的节奏和韵律。
一、“气韵生动”指的是内在的神气和韵味
南朝·齐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绘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可见其分量的重要。“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中国绘画讲究笔墨之“气韵”,并以其艺术思想来联通自然与人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显人性、重人伦的反映,更是中国绘画艺术张扬和倡导的精神、意识之美的体现。总之,“气韵”为我们提示着一种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文化现象和民族精神。
中国绘画以“养气”为根本,“养气”已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根基。倡导艺术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炼的水准,其中“气”是对艺术家整体生理、心理因素和创造能力的总要求与概括。所谓气者,即神气、意趣,也就是所绘物象的内在精神。中国绘画不追求单纯的自然表象的模仿,而讲究其精神内涵。
“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庄子》)。所以,中国画把“气”作为构成绘画艺术的根本要素,并认为无气则不生。就如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中提出的“气韵生动为第一义,然必以气为主,气盛则纵横挥洒,机无滞碍,其间韵自生矣”,更加强调了“气韵”在绘画艺术中的作用。
二、“气韵”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在绘画上的“气韵”是一种自始至终的体现,它蕴含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又存在于完成的作品中。意在笔先,气脉相连,画家在动笔之前,因物立意,凝神静气,成竹在胸,乘兴挥毫,一气呵成。它包含着对物象的深思熟虑以及深刻的立意和激情。只有把丰富的感受同作者本人的情思、意境融合,并能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气韵生动。因此,气韵也是靠笔墨来表现的,六法论者,自称“气韵生动”,继则“骨法用笔”;前者为唯一的审美目的,后者则为成此目的的主要手段,二者为国画之首要。
在绘画创作中骨法用笔十分重要,用笔与书法用笔相同,都以线条为主要特征。国画的线条也讲究气韵,轻重缓急,刚柔肥瘦,虚实繁简,曲直偏正,由于个人的个性、气质、功夫、兴趣、情绪的不同,笔下就会产生不同风格的线。意到笔随,笔笔连贯,随心万变。落笔时,心静神怡,使气韵自晕于外,似生实熟,能圆转流畅,则笔笔见笔,笔笔无痕迹。用笔无痕,则画上的景物,似乎是自然本来生成的。笔与笔之间的连贯接气,也就是用笔的节奏。使笔自有韵,并不是依赖墨的浓淡才有韵。运笔的轻重疾徐,强弱虚实,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如同音乐的旋律。因此,用笔高妙之处也就是气韵生动的体现。
“笔精墨妙”用笔精到,用墨则从浓到淡,从淡以浓,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妙”就是点画之中,墨色具无穷变化。如清代沈宗骞说“笔之所成,墨之所至。”墨由笔使,笔由墨现,纵横挥洒,无拘无束,才能使笔墨与自然景物融洽,层次分明,浑然一体,墨彩焕发,一片生机。笔墨的运用,都是为了“传神”,以笔色形,以墨取色,笔墨得法,则情态远近,精神都能自呈,达到笔墨兼任且气韵生动的神妙境界。
三、气韵是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核心范畴
中国画以“气韵”为品质。气韵是我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核心范畴,对于“气韵”来说,“气”为生命、精神之力量;“韵”为生命、精神之风采。我国的传统美学主张,艺术家要将主体胸中之“气”与客观茫茫宇宙之“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气”成为艺术创作内在精神品质、人格风范和艺术生命力的标志。
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为东方独特的一种绘画语言和形式。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怀、意志和气韵,非常注重意蕴、境界和精神情怀的表达,强调艺术形象要把主体意识、情感(气)与客观世界、生息万物自然的内在精神(气)有机地融会交合,以形成具有东方及传统美学精神风貌的艺术,长期以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了历代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实践和创作的指南,作者的思想情感、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的自然,在艺术创作表现中融为一体。
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观及“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与绘画艺术的全过程和历代画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当中,画家以高尚的品格和才情去感悟、熔铸绘画的对象,从对物态认识、观察和体悟中,去揭示自然物态的气韵与神魂,并以画家主体的精神与想象能力来超越客观物象的描绘,赋予自然事物以艺术的生命与精神,使主体的精神、思想情感与客观景致,高度的交融统一,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四、画品是人品的表现性灵的流露
中国画历来重视画家的人品,人品的高下在于修养的高下。明代文征明曾说:“人品不高,落墨无法。”绘画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人品决定“艺品”。在文学艺术创作的整个流程中,可显映出作者的道德水准、人品修养的高低及学识的深浅……艺术的创作是画家人品、胸怀、气质、才情精神境界的显映,为我国传统美学之追求,有“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诗如其人”、“书如其人”。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客观景物的品质由画家去反映表现,在这个表现过程中,画家本身的品质一直在起作用。画家只有自己的品格不凡,才能使创作的作品具有不凡的艺术风格,画品是人品的表现性灵的流露。要求画者在品质上有高尚的情操,在学识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达到“气韵生动”的最高艺术境界。把胸中之“气”与客观宇宙之“气”相统一,并把绘画艺术中的“气韵”提升为人格品质和艺术的生命之力。
综上所述,气韵既包含着所描绘物象的内在精神,又体现了画者在笔墨挥洒之间充分宣泄着自身的才识、情感。同时,在艺术实践中,还应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从传统文化中获得丰富的宝贵财富,放开眼界,兼收并蓄,磨砺品行,陶冶情操,使绘画作品达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陈浩.中国绘画文化观.中华书局,200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