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美术教育与青少年创造能力的培养的论文_美术论

发布时间:2015-07-08 09:46

  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指出,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江泽民同时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有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中,60%一80%以上是科学技术的成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体现为人力资源的积累严重不足。所谓人力资源,在当今社会主要指的是知识资源,因为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人的体力资源,而是人的脑力资源或知识资源,而人的脑力资源或知识资源,其特征就是人的创造力。
  最近,我国就公布了《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调查结论认为,我国青少年有创造能力者不足一成半。在调查中,设定了三项基本能力:“探究能力”“有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有收集信息能力”。这三种能力在问卷中分别通过三个问题来反映:“喜欢甚至习惯寻找事物的起因”“喜欢联想,头脑中不时有新想法涌现”“可以从众多的信息源中迅速选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这三个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分别是65.3%、72.8%、33.5%,而学生中,同时对这三项都作出选择的比例只有14.9%,这充分显示我国青少年创造能力的表现不足。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寻求独特个性和新颖性为目标。是建立在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的能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斯对创造力作了以下描述:“它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即产生大量设想的能力;灵活性,即对某个问题提出不同解法能力;独创性,即提出不同的、独创设想的倾向;精细性,即发展和装饰设想的能力;问题的敏感性,即发现问题,觉察缺少信息和提出恰当问题的能力;想象,即心理构图和驾驭设想的能力;隐喻思维,即一种设想和方案转换为另一种设想和方案的能力;评价,即估计方案适宜性的能力。”
  众所周知,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的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思维特点——发散性思维和美术活动的过程决定的。所谓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作了如下描述:“由给定信息而产生信息,强调从同一起源发生结果的多样化和数量,它往往体现出迁移的作用。”同时他又进一步指出:“一种新产品的发明,一种视觉艺术的创新,都较多依赖形象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发散生成是创造力的精髓。”那么美术的学习过程是如何培养和激发创造力的呢?我们知道,造型表现过程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在头脑中浮现出表现对象的形象;然后用手操作,进行技术活动,这一过程促进学生的技术意识;第三是传达内心活动。
  在第一个环节中,学生首先进行立意,思考画什么、要表现什么、如何画。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自由描绘想象中的世界,这时老师需要进行正确地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同时,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保证学生形象思维的流畅性、多样化。在思维方法上,采用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等。在美术课程中还要努力设计一些具体的程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操作和技术活动。这一环节在美术活动中是中间环节,主要从事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这过程涉及材料、操作步骤和技术活动。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青少年美术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作品完成的结果,而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具体事物,接触表现的材料和用具,悉心选择表现方法,重视表现步骤。通过制作程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正如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序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

  在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技术性的工作,所谓技术指的是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所谓技术意识指的是对相应的工具和物质设备的运用,对特定工艺过程、操作程序遵循的敏感和理解。技术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直接创造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美术课程的技术活动,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创造意识。这表现为学生从目标的确立、工具的选择和准备,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操作的过程步骤和效果的检验等全过程,都与技术意识有关,而这一过程同时锻炼了学生相应的心理素质,如果敢、坚毅、灵敏和细致等。学生通过美术技能的学习,为他们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工作准备了一般的工作模式,打下了技术操作和技术革新的基础。如美术教育中的工艺学习,可以说是一种从想象开始,强调制作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创造活动。学生首先要在材料和用途之间进行联想,在此阶段根据直觉进行观察和思考并练习构思,接触材料并寻求其制作的可能性,是一种经由材料的特性出发而产生的一种将创造性与美感相统一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功能、材料、构造和形体等方面的要素综合运用,同时,按某种秩序统一起来,可以说这是一种基于综合能力之上的创造活动。在工艺的技法学习方面,强调特定工艺过程和操作程序,不强调固定技法形式,提倡以创造性的思考来进行制作。也就是说,一切开发性的新技法不是来源于单纯的传统经验,而是在与材料的接触中,寻求更适合表现题材又能发挥材料特点的技法方式。
  第三个环节是传达内心活动。传达内心活动实际上是感性活动。在教育领域中,不论知识教育(指有系统的组织思维、使用语言和文字的概念教育)或者感性教育(指不依靠语言文字的直觉、感觉反映、以培养个性、创造性为目标的人格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应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智成长过程,重视学生知性、伦理等科学的认识过程研究,布鲁纳《关于认识事物》一书中特别强调人脑右侧的认知(直观的、感情的)完成将进一步促进左侧(智性的、论理的、科学的)的发达。因此他认为,倘若希望发挥左脑的创造性,就必须注重右脑(感性的教育)的开发。
  美术学习是注重右脑的学习,强调感性的传达。美术表现的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同时还传达某种信息的艺术。这其中就强调了美术具有“创造”“审美”和“传达”信息的属性,这就是说,在学生作业要求中就应包括“创造”“审美”的要求,同时还要向观众传达某种信息。
  传达有“自我传达”和“传达给他人”。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将绘画作为一种与外界沟通的语言,他们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思考的内容通过绘画传达给观众,受众观赏之后产生感受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确认了对自己的认识,在自我传达过程中学生有困惑、挫折、并不断矫正计划,在这种自我传达过程中、信息不断发出、反馈,正是经过这种螺旋形的上升过程,不断地培养其美术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标。
  美术教育具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是由美术活动的性质决定的,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美术作品强调创新、强调个性,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自然将美术这创新品格应用到其他学科上去。在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亦自然将创新精神应用到工作上去。那么我国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一定能再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广州日报》,1999年5月20日a15《新闻聚焦》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美)罗恩菲德著《创造与心智的成长》

上一篇:开发校本课程 丰富美术课程资源的论文_美术论

下一篇:谈创新素描对学生思维空间和造型能力的拓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