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浅谈紫砂原料与紫砂作品的美学特性

发布时间:2015-07-20 09:59

 中国宜兴是古老的陶瓷产区,尤其是紫砂,享誉中外。而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料资源也为紫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其色泽丰富、质地独特、可塑性强,为紫砂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紫砂作品的创作意图,必须是依傍着紫砂原料的特性来发挥与表现的。
  一、紫砂原料
  紫砂原料的材质具备了制陶工艺所必须的各种特性,为形成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工艺,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紫砂原料属沉积型陶土,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赋予了良好的可塑性能;紫砂属性介乎于陶与瓷之间,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石英、赤铁矿、云母等,比例极为合理优越,因此不作调配也可直接使用。紫砂泥大致分为紫泥、红泥与本山绿泥,其中又是以紫泥为主体原料。单种泥料也具有理想的可塑性与致密度,充分满足了紫砂器各种形体的成形要求。各种紫砂泥料相互调配,使紫砂作品五彩斑斓、趣味横生。
  二、探索紫砂壶艺的创新
  1.新装饰、新材料的运用。紫砂艺人在新的装饰手法上下功夫,这几年涌现了不少好作品,如:嵌银丝和绞泥。嵌银丝巧妙运用线和面的组合关系,造型简练、方中藏圆、大方别致,图案色泽对比鲜艳而不俗,富丽堂皇而又恰到好处,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给人以一种新颖而舒展的感觉。绞泥使用有对比更为强烈的色泽,层叠而成的绞泥新工艺是紫砂工艺的一种新尝试。
  2.适应市场需要。紫砂壶艺从明代供春发展到今天,多种造型、多种风格的壶艺作品,可谓精彩纷呈、璀璨夺目。美术界有句老话:“笔墨当随时代”。同样,紫砂壶艺造型创新设计也是如此,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广大壶艺爱好者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了200毫升各式小壶的热流,为了适应市场这一变化,针对性地设计了“天龙戏珠”、“玉珠壶”、“和鸣壶”、“得福壶”等。这些产品造型新颖、容量适中,受到壶艺收藏家的一致好评。
  3.提高壶艺人员的创新水平。前辈紫砂艺人的作品技法高超、气韵生动,是紫砂壶艺民族在他们那个时代的集中体现。当代著名紫砂大师注重在传统中创新,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和中国紫砂的内在结构关系,正确掌握中国紫砂发展的本质规律,充分估量前辈艺人传统技艺在中国紫砂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走传统中创新的路子,增强了宜兴紫砂在中国紫砂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4.丰富创作思维,拓宽创作渠道。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民间工艺,民间文化很大一部分影响了紫砂艺人的创作思路。我们从宜兴紫砂壶的一些传统作品中不难发现来自民间的渠道,如:葡萄壶、南瓜壶、如意壶、云龙壶、竹节壶等来自自然界的借鉴和运用。另外,诸多历代名人墨士渗入所带来的人文色彩。中国历代文人由于对艺术的洞悟力和感情性,使其具备去粗存精而一直走在艺术的前沿。他们的介入推动了壶艺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不少传世杰作。诸如曼生十八式、圣思桃壶、鸣远紫砂小品、时大彬人物山水壶系列。综观上述,制作者在掌握宜兴紫砂壶的创作基本特征后,多观察,贴近生活,创新创作思维,拓宽文化视野,就会创制出优秀的作品来。
  三、紫砂工艺与原料的关系
  由于紫砂原料材质有别于其它陶瓷原料,故而紫砂工艺有着独特的拍打成形法、镶身筒成形法与手捏成形法,当然也包括传统的拉坯成形法等。可以充分利用紫砂材料特性而进行各种创作与探索,这使得紫砂作品的设计与生存的空间不断地拓展延伸,所以紫砂行业越来越有活力,优秀作品层出不穷。
  紫砂原料中的紫泥可塑性较强、干燥收缩较小,适合用来制作各类较大的壶形。因其呈暗栗色,犹如古金铁,十分大气,尤其适宜制作仿古类的紫砂作品,如大型“东坡提梁壶”;再如清代邵大亨的名作“龙头一捆竹壶”,充分运用了紫泥较强的可塑性,将紫砂材质的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技术结合的异常完美,宛若天成,被后人尊为楷模,临摹学习。
  红泥也称朱泥,细腻柔滑,给人以清雅艳丽、吉祥富贵的韵味与象征。但红泥收缩率较大,一般只能用来设计中、小壶型作品,如明代名作“孟臣壶”色泽艳丽、雅致可人,显示了紫砂原料与紫砂工艺的绝妙配合。绿泥色泽靓丽,特别适用于做花货与装饰。如清代陈鸣远“蚕桑壶”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绿泥的色泽:整体犹如一堆桑叶,桑枝为把、卷叶成流,泥色隐现,巧夺天工。本山绿泥又称团泥,因其色泽淡雅,被吕尧臣大师设计成“熊猫壶”的壶体,并巧妙利用泥色相兼,用黑泥点缀出熊猫五官等部位,把憨态可掬的熊猫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令人爱不释手。
  紫砂作品中最难成形的要数“绞泥”。要将烧成收缩率相近的各种不同泥料绞在一起,否则极容易出现彼此连接处的瑕疵。但“绞泥”能形成变化莫测、形态飘逸的自然纹理,这是所有单色材料所不能媲美的,同时开创了紫砂壶设计的全新形式与个性风格,如吕尧臣大师设计的“玉屏移山壶”与“渔舟唱晚壶”等都是紫砂绞泥的代表佳作。
  参考文献:
  [1]顾治培.紫砂艺术的探索与创新[J].江苏陶瓷,2006(S1).
  [2]吴亚亦.简论紫砂装饰艺术中的书画诗情[J].江苏陶瓷,2012(01).

上一篇:绘画作品中的秩序感的方向把握

下一篇:精神创造物:论维亚尔绘画的装饰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