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作品中看日本崇尚自然的国民性发展
提及崇尚自然,我不免想起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国传统自然观将人置于大自然中,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日本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多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对自然则是呈现一种高度尊重的态度,日本在接受中国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同时,始终保持了自己单纯质朴的特征。
欣赏日本的文学作品,我们当然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对自然的崇敬,可谓是句句不离对自然的描写,夸张的说似乎日本的作品中对自然的尊重永远是他的背景。那么日本为何如此崇尚自然呢?
人生活在自然中,换一种思维去想,我们完全可以说人与自然是紧密相连,互不可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有对立对抗,,又有协调融合,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民族中,倾重的方面不同。在日本西侧的中国,则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世界上完全倾向于哪一方的确没有。日本则属于相对协调的一个。
人与自然特别协调,人对自然非常亲和,这正是日本民族自然观的最大特征。在日本国内,与自然交往,回归自然,是令人愉悦的事情,从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就可以看出,那种协调是极其高雅的。在岛国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接触最多的是树木。他们赞美树木强大的生命力,感激树木给人的恩惠,食物、住、船只、衣服等几乎都是树木提供原料。据统计,《万叶集》中所写的149种草木中,木就占66种。虽然近代日本大力发展工业,扩大耕地面积,但现在全国仍覆盖着67%的森林,而且其中54%是天然林。这与日本人的自然观不无关系。对自然的感情,风土气候特征,加之万物有灵的观念,使日本人产生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这是日本人自然观另一重要特征。
日本山岭绵延,河流交错,地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地形虽为狭长的南北走向,但主要部位处在温带,所以整体来说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可以说,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人们亲和自然的感情,它是形成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重要条件。然而,大自然有时也会给日本带来灾难,特别是突发性的台风、大地震等,但日本人却认为那是自己有错有罪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日本人对自然岂止是亲和,实际上已经达到崇拜乃至神化的程度。
在日本文学中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表现也是很突出的。他们不仅对树木尊重,同时也尊重与木相连的其他植物。从《古今和歌集》到《新古今和歌集》,它们的素材几乎都与植物联系一起。通览这个时代创作的数千首诗歌,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植物分布情况。自古以来,日本文学家以自然为友,很了解自然的心,即自然的灵性。他们能敏感地掌握四季时令变化的微妙之处。季节感在日本文学中表现得特别多,日本文学擅长利用季节变化中的自然,加深作品和丰富人物的思想。比如《源氏物语》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并以四季的推移和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主人公源氏的感情波澜、众多人物的神态心理、盛衰荣辱的人世变迁。和歌艺术美的源泉之一就是摄取自然景物及其在四季中的变化。一些和歌集完全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来分类,许多歌纯粹是季节歌。俳句更是“无季不成句”。
日本的散文世界更是与四季自然风物分不开。其中,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和镰仓时代吉田兼好的《徒然草》被公认为日本散文的双璧,他们对四季自然变化表现了极其纤细和多彩的感受性。
崇尚自然的日本作品数不胜数,我对此也感触颇深。这里,我将介绍两部我比较熟悉的作品。
第一部是《伊豆的舞女》。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故事发生在汤岛,一个相当古朴的小岛,有山,有水,有树。在一个山色空蒙的季节,一个就读大学预科的少年,在一次娴静的旅途中,邂逅了一名美丽的舞女,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然而两人并无世俗之人想象的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乃至山盟海誓。他们只是通过几次回眸,几滴清泪来诠释这若有似无的情愫,于是眼波流转之间,上演了一出青涩而忧郁的如烟似雾的少年情怀。
日本人受到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对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亲和感情,对自然美和色彩美的感觉特别敏锐和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这在川端的作品中表现得尤甚,并且进行了新的尝试和创造。《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把人的情感融化在自然之中,将一个甜涩的初恋的感觉融入了伊豆半岛风光旖旎,山峦、丛林、大海的自然中,使自然赋予人的感情色彩,同时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感受,以景托情,营造出一种特殊气氛,将人物感情突现出来,使自然美和人情美相结合,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第二部作品是《雪国》。《雪国》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它虽然以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为主题,但更主要的目的都是:从男女间的恋情出发来表现悲哀思想,这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
在反映对自然崇尚方面,《雪国》更为突出,“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这是《雪国》的第一句,他用简单的一句自然描述概括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及环境。“远山沐浴着夕阳,从峰顶往下,红叶红得越发鲜明”“远山的红叶已呈锈色,日渐黯淡,因了这场初雪,竟又变得光鲜而富有生气”,“杉林覆盖着一层薄雪,一棵棵立在雪地上格外分明,峭楞楞的指向天空”,作者将雪国初夏,初冬,晚秋的季节变化直接融入了人物的感情世界中,由此可知,对自然的崇尚是多么的习以为常。
我虽只举了一些细小的例子,然而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日本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的描写可谓是无处不在,他们将对自然的尊敬,对自然与人的协调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一个个宏伟,壮观的山,水,峡谷等等,透出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敬畏。
【参考文献】
[1]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北塔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
上一篇:对寂寞的消解与自我求证的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