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骑士精神与欧美文学的发展策略
摘要:骑士精神穿过中世纪的烟云,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和体裁不断地出现在经典的欧美文学中。它体现了欧洲封建时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理想化状态,同时传承了伦理思想对西方欧美文学的影响。《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之作,也代表了欧洲中世纪后期骑士精神走向没落时的风貌状态。
关键词:骑士精神;《堂吉诃德》;欧美文学
一、引言
文学也是有关人的学问,任何文学形式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都或明显或隐晦地反映着该时代的精神特质。
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时代——基督教和封建贵族统治欧洲社会的时代,而骑士就是其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之一,骑士制度也随之产生。而随着骑士阶层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欧洲文学史上反映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骑士文学也逐渐增多。根据题材的不同,骑士文学可以分为抒情诗、传奇、小说三种类型。骑士精神中崇武好斗的精神特点迎合当时的审美需求,也曾一度流行于欧洲,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依然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骑士小说是西班牙文学史上一朵灿烂的瑰宝。
《堂吉诃德》正是由西班牙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所著,表现了骑士制度衰落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超越时空限制的经典形象,既有风车斗士的滑稽、又有绅士的风度、还有幻想家的奇思妙想、近乎疯癫的骑士游侠形象。他希望借由堂吉诃德这一荒诞的人物形象和他的奇怪行为和结果消除骑士小说一直以来的社会地位和人们心中的形象,替换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形式。
二、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
欧洲的骑士制度始于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朝,在中世纪达到巅峰时期。骑士们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是欧洲社会的重要一员。由于冷兵器时代的逐渐没落和封建社会的灭亡,骑士制度也随之消亡。13世纪,骑士由战士向绅士的转变使得骑士精神在欧洲逐渐形成。骑士在军队战争中的地位逐渐衰落,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社会地位和精神代表存在与欧洲社会,并且得到追崇和提倡。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骑士文学与它背后的骑士精神也是封建制度下的结果之一,也会随着它们的社会基础崩塌而消亡,遵循社会规律再重新由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学形式和社会精神所替代。《堂吉诃德》是骑士文学末期的缩影,是骑士文学在中世纪的集中表现,给中世纪的文学和骑士文化带来了终结,画上了句号。
堂吉诃德先生的生活背景是中世纪后期,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走到后期的时段,他所代表的骑士精神的消亡是时代所趋。因此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也将同它们的经济社会基础一样成为历史。[1]
三、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他自身的经历为他写《堂吉诃德》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灵感,人物刻画之细腻,情节描述之生动都体现了他与他所在时期的特点。
塞万提斯的父亲是一位落魄的外科医生,为了生计举家迁往西班牙,颠沛流离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他还去过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感受过那里辉煌而灿烂的文化。领略了那里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头脑里形成了非常狂热的为国献身的想法。塞万提斯曾做过宫廷侍卫,战队士兵,还参加了著名的雷邦多战役。战争中,他被敌军抓去成为俘虏,而后五年的俘虏的生活以及策划出逃给他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到国家把他接回。
四、骑士精神在《堂吉诃德》中的体现
故事中那位面容悲伤、憔悴,身体瘦削乏力的乡下老叟,由于受到骑士小说的荼毒,堂吉诃德行为怪诞,不断地学习骑士小说中的骑士行为方式。但堂吉诃德也不是完全遵循骑士制度里腐朽虚伪的一面,在游侠阶段,他捍卫作为骑士的尊严,努力践行作为骑士的职责,同时也行侠仗义,为民打抱不平。他同情那些受压迫的社会底层人民,表达了对弱者的关怀。
在《堂吉诃德》中,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而且其中不乏深刻见解,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火花。例如堂吉诃德教导即将上任的桑丘,要关心民间疾苦,而且教导他为官方正,文能治廉,武可抗敌,爱国勇敢,宁死不屈等骑士精神。正如堂吉诃德说“鄙夫不指地位卑微的人,王公贵族而没有知识都是凡夫俗子”。[2]
塞万提斯将堂·吉诃德的骑士道德夸张化,显示出他符合骑士道德的最高理想,把他和他的崇高理想道德推入尴尬的境地,与冷酷贪婪的外部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中世纪社会终结之后,文艺复兴可以使人性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堂吉诃德》之所以引人深思在于它不仅在于它反封建的指向,而且在于通过堂·吉诃德表达了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和面对现实而发自内心的悲哀。塞万提斯认为骑士道德虽然落后陈旧,可是提倡了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念,一种充满诱惑力的道德精神,体现了人类的某种共同愿望和理想。屠格涅夫曾评价道“我们应当承认在堂·吉诃德的性格中有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的因素,只不过是从滑稽的方面来理解罢了。”[3]
【参考文献】
[1]倪世光.中世纪骑十制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95
[2]塞万提斯.堂吉诃德(下)[M].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26一230
[3]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张爱玲小说中的娜拉形象探源
下一篇: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赏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