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书法创作现状及思考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8-01 09:46

 一、书法创作的涵义和基础
  传统的书法创作是以实用和艺术为双重目的的。实用的前提规定了它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故而不需要具体的创作思想,只是针对“写字”的技术层面。如今,书法首先是纯粹的艺术行为,是以艺术为目的的创作,作品被定位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当前书法创作,有一小部分人延续传统书法创作,多数人的创作是纯艺术目的的。当代性书法创作有两个关键:一是现代艺术审美为出发点的艺术思想,二是传统创作中的艺术内容。
  作为相对完善的书法艺术创作,是作者书法艺术综合素养的体现,简而言之,在思想上,要有对传统书法的认识和现代审美思想的理解;在技法上,要对传统书法艺术内容掌握。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汉字点画线条艺术形态的表达能力,二是对汉字形态的塑造变化能力,三是对全局变化的协调能力,四是对传统书法创作形式的认识与掌握能力。
  二、当前书法创作格局
  当前书法创作流派主要以古典派、现代派、学院派为主力,笔者分别从其创作观、创作规范、创作结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典派
  古典派在创作观上,主张在继承与弘扬传统书法的传统基础上创新。其创作规范表现为:在创作思想上,只有一般的创作冲动与情感,没有针对具体作品的创作主题与构思。在作品形式上没有具体形式要求。以传统常见的书法格式为创作形式,形式和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技术上以书写技巧的展开为主,也运用一些揉纸、染色、拼接、增加古意的手段。其创作结果无主题要求,创作思想无从检验,可检验的只有书写技巧上的优劣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种范围:一是新古典主义,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派,与恪守传统派和现代派相并存,新古典主义已是目前书法创作的主流。二是流行书风,为少数书法“权威”引领的一段时间内众人效仿的书法风格模式的流行。三是新文人书法,即对古代书法经典多采取形而上的继承方法,消解和弱化作品物质意义上的技术因素,强调形而上的品位境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传统技术层面上有深入研究。
  (二)现代派
  现代派在创作观上,以现代人的观念与情感,或更多受西方思潮影响,以现代形式来介入和创作。其创作规范为:有主题构思的要求,但主题往往是反传统书法的立场,有消解书法本体的倾向,在形式上多重视绘图化、形式化、非文字化、装置化、行为化。其方法有:违背传统的用笔方法,甚至非毛笔书写,违背汉字原有的构成或传统的美学结构,甚至非文字化。过于依赖制作手段,忽视书法的本体特征。
  其创作结果表现为:作品绘画化,以文字内容为主题,以“象形”的形式来表现,以绘画的技巧替代书法的技巧,混淆了书法与绘画之间的专业界线。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为主题与书法形式嫁接,篡改传统书法形式的本体规定,无视传统技法要求、书写原则,使书法丧失了本体艺术性质。
  (三)学院派
  学院派以全国高校书法教学和创作观念为主体的创作。其导向因各校权威书法教授、导师、书法专业负责人的创作思想而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特点是肯定并重视书法的传统经典,经过学习去继承。学院派强调学习古代传统经典,强调创作构思、创作行为和创作结果,所以学院派在创作观上强调创作是以艺术为中心的创作,创作结果强调“效果”。
  三、当代书法创作现状反思
  传统的哲学思想对书家的书法创作密切相关,尤其是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自然精神、玄学家的逍遥游目风韵和禅学的心悟修炼方法,始终贯穿于书法艺术之中。凡是历史上优秀的书法家,在书法创作无不受到影响和启迪,这对当代书法家也是一种鲜明的启示。反观当前书坛,不难发现,存在这样的现状:其一思想的缺失或偏移。其二名利的趋动、情绪的浮躁。不能甘守寂寞做学问,传统功力不足而一味在形式上做文章。其三传统技法传承的断裂。
  传统技法是书法学习创作的核心内容。据传神人授笔于李斯,后有记载者为蔡邕的《九势》《笔论》,蔡邕传至崔瑗和蔡文姬,蔡文姬传至钟繇,钟繇传至卫夫人,卫夫人传至王羲之,王羲之传至王氏一门,至此“二王”笔法形成,成为书法史的一个高峰。此后,智永、虞世南、褚遂良、释怀仁、孙过庭,至唐中期有颜真卿求教于张旭,并记述了笔法十二意,唐以后的笔法传授记录不明。自明清以来,帖学的衰微、碑学的兴起,书法在技法上也在走下坡路,但书法的学习一直是口传手授。虽有董其昌、王铎等人的潜心追求和倡导,但比之晋唐书法的高度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辛亥革命后,传统技法的传承更是走向了低谷几至断裂。至民国,随着高二适、沈尹默、白蕉等书法家的倡导和身体力行,引起诸多书法家对传统技法的探索和追寻。
  参考文献:
  [1]邱振中.当代书法创作:理想与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上一篇:综合材料绘画的实践与教学的问题和方式

下一篇:室内空间设计构成要素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