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艺术结合的历史考察与现实的方向分析
建筑与艺术历来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两者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研究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对于思考艺术在建筑中的所起到的作用和建筑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古希腊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及其思考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同样在建筑上,也在相当程度上开创了欧洲建筑的先河。或许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古希腊的建筑技术与今天相比并不复杂,但古希腊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度,今天似乎也无法企及。在古希腊早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块,整体结构是柱梁体系,石柱多用鼓状石块垒叠砌成,墙体也用长形体规则的石块砌成,由于加工精细,所以石块与石块之间连接紧密,几乎无任何缝隙,所以这些建筑石块与石块之间尽管没有任何粘结材料,但是极为坚固结实,可以抵挡数千年历史的风雨。当然这样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和宫殿以及诸如斗兽场等大型的公共性建筑。但是对于一些民用居住建筑,由于占地面积、财力等等原因,现存于世的几乎没有,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民用建筑较大的可能不是采用石块,而是采用更容易获得和加工的材质,诸如木材、烧过或未烧过的泥砖或者特殊的粘土为建材造成,因此这些建筑无法留存于世。这样,这些石块砌成的建筑主要是一些公共建筑,主要包括涉及宗教、政权、丧葬和大型活动等等场所,可以设想,由于这些建筑体量极为巨大,而受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有限的人力所限,类似于雅典卫宫殿和后来罗马的斗兽场等这样的建筑,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建成,这样,建筑就不再仅仅出于一种实用的目的,而是服从于宗教、权力或者是为了某种精神和信仰,而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力量和艺术的美就成为一种主要的取向。“城市艺术建筑与雕塑的生命之根,应当深植于城市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沃土之中。城市的艺术建筑与雕塑是否具有经得起历史淘洗的长久生命力,与艺术建筑或雕塑的生命之根同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有无血肉联系是分不开的。”[1]例如在古希腊主要建筑形式柱式中就体现了这一点。古希腊的柱式主要包括多立克柱式、艾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以及后来的罗马式等四种。这些柱式无一例外的都体现了人体的美和数的和谐。例如多立克柱式整体造型粗壮高大雄伟,外部有均匀的沟槽,因以健康、高大的男性的身材比例设计,故被称为男性柱。而艾奥尼克柱式设计多纤细轻巧,上细下粗,完全符合女性美的身材比例,因此被称为女性柱。再如科林斯柱式其相较艾奥尼克柱式更加纤细,装饰性更强,因此更富有艺术的美感和更为夸张的艺术表现力。
事实上,不仅柱式本身,古希腊的大多数建筑也完全符合了人体的美和数的和谐,并且这种美融合体现在整个建筑之中,并和建筑本身所要表达的宗教或者公用功能结合在一起,如男性柱式多立克柱式被运用在帕提农神庙和阿波罗神庙,其博大雄浑的建筑样式与周围大海、苍松和山峰完全融为一体;而女性柱式艾奥尼克柱式则被用在了胜利女神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展现其优雅高贵的一面。而科林斯柱式则被认为更能展现少女体态的窈窕与婀娜,则被用在了宙斯神庙的建筑中。这样一种建筑样式所展现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则充分展示了人的美好与高大,并且以其巨大的建筑体量展现出来,充分展示了人的力量、和谐与信念,所以古希腊的建筑给后世启示是非常大的。
2中世纪的建筑与艺术的分析与思考
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各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继承,但更多体现了自己的发展与创新。中世纪建筑与艺术主要体现在中世纪教堂的建造中,现在看来在中世纪的建筑风格中,主要是有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其中罗马式风格的教堂主要体现了其坚固、雄浑和牢不可破的形象,意在树立教廷的威严和高大,使人面对它时可以油然而生敬意,这种建筑多规模宏大,教堂多采用能够投进光线的高楼的设计,从室内看,光线昏暗,唯一一缕光线从顶部射入,尽显神秘威严的神秘感、肃穆和压迫感,并且这种建筑样式又往往辅之以大量的雕塑和绘画,使人充分感受到,建筑主要是为了艺术表现,建筑和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二者完全密不可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建筑艺术尤其是在绘画和雕塑中,将大量夸张、寓意、象征、变形的随心所欲的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的展现出来,尽显了艺术的魅力。
当然中世纪的建筑风格的代表是哥特式建筑。这是一种中世纪发展高峰与晚期的主要建筑样式。哥特式建筑外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高耸消瘦,给人以神秘、哀婉和崇高的强烈感受,这种建筑与罗马式建筑的威严和压迫之感已有所不同,从而成为中世纪主要的建筑形式,如今天仍久负盛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俄罗斯圣母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等,最主要的是这些建筑在中世纪起不仅成为一种主要的建筑形式,这也给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而且也给当时人们的宗教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这些建筑的耳熏目染之下,不仅影响了社会生活本身,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因为,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宗教场所,而且在一些重大节日,它又成为人们重大活动场所,成为人们聚集之地。并且由于众多历史名人死后往往埋葬于此,因此,直到今天,它不仅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还由于作为宗教场所和历史名人的墓地而成为人们精神中的圣地。哥特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尖顶式的外在样式,这会给人一种正面、积极向上之感,作为一种视觉暗示,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心理效果,使人感觉到人与上帝的联系以及一种走向天国的强烈的冲力。另外一方面,哥特式建筑内部注重并采用极其繁复的雕刻装饰,从而在整体上给人一种美丽壮观、高耸挺拔之感。除此之外,在外在装饰上和实用功能上,哥特式建筑大量采用了从阿拉伯流传而来的彩色玻璃工艺,在哥特式整体建筑中,往往采用大面积玻璃排窗,并在玻璃上大量绘制众多的圣经故事和其他壮观的内容,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宗教宣传,而且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艺术展现和宗教气氛的渲染,因此,就这种绘画玻璃而言,起到了较好的实用和装饰功能,与此同时由于玻璃的透光作用,使得这些玻璃绘画往往由光投射而生艳,更增加一种传神和神秘之感。另一方面,哥特式
建筑室内也注意色彩的明亮与大量的花窗玻璃而共同构成了哥特式建筑辉煌灿烂,彻底改变了罗马式建筑光线昏暗而给人带来的压抑和沉闷,在整个“黑暗”的中世纪犹如一缕阳光投射进人类的灵魂世界,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温暖的力量。在哥特式建筑的绘画风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其所追求的是一种类似写实的风格,追求一种真实的力量,使人感到这不再是一种虚幻的形象,而是对现实的人的真实的描绘,这种风格在中世纪晚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和突出,这种对任性而不是对神性的张扬,在某种程度上昭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3近现代的建筑与艺术及其现实思考
近现代文艺复兴后,影响西方社会较大的建筑风格就是巴洛克风格,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建筑风格是和当时的社会思潮联系在一起的。中世纪千年黑夜结束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思想领域,主要表现在神性被人性所代替,自我启示取代了天启,古希腊理性的精神开始复苏,人们认识到天国和幸福不在彼岸而在此岸,因此,追求享乐和现实的幸福取代了过去的苦行禁欲。与此同时,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所推动工业社会的巨大发展,是人们认识到了物质社会的巨大变化和物质的不断丰富,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甚至也渗透到了哲学和宗教领域,这也影响了社会的建筑风格。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筑领域的巴洛克风格便应时而生。从总体上看,巴洛克风格体现了当时科技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高妙结合。这一时期,尽管宗教仍保持着建制上的统治,但在建筑样式和社会生活中,教会事实上已经开始了世俗化的过程。因此,巴洛克建筑风格外形特点体现了追求自由灵活,体现出一种动态和活泼,大量辅之以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刻,而在外形上与哥特式建筑相比不再追求尖耸,追求一种宽厚圆润的椭圆型风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此时为符合社会的审美观感和理想,建筑也显示出一种华丽和奢侈,这与近现代物质与财富的日益丰富有关,教会也开始追逐一种奢华,所以在教堂的建设中,大量采用名贵的材料、富丽的外表和色彩艳丽的装饰。在思想追求上,巴洛克建筑风格更加追求一种丰富的想象力,不断突破原有的设计样式而采用更多新奇的方式、方法,从而将建筑带入了较为崭新的领域,这种开拓精神既体现了教会炫富和不甘落后的心理,也是和当时西方社会在科技、经济和航海的开拓精神一脉相承的,不仅如此,巴洛克风格不仅表现了宗教的世俗化的过程,而且巴洛克建筑风格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以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政治和宗教的影响,甚至在19世纪、20世纪,西方很多建筑仍然收到了巴洛克建筑的深刻影响。
而在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建制,科技的力量和影响已经成为最为巨大的社会力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力量开始进一步衰落,而逐步成为一种逐渐个人化的表达形式,在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中,人文开始衰落,而科技逐渐一枝独大,在这种情况下,实用主义建筑风格开始产生并逐渐席卷全球。在相当程度上,实用主义建筑风格更加符合科学技术的标准,更加实用、简洁,当然更加符合科学技术的标准,也更加注重经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人文与艺术被压缩到一个价位狭小的空间,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实战的余地,今天的建筑更多的是一种长方体、正方体的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墙,几乎在各个方面大多数建筑都高度相似,不仅在建造过程中,就是在使用中也注重效率。
实用主义建筑风格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城市所建设的现代建筑中,都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己原有不同的风格,而变得极为相似,没有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建筑不仅是属于科学技术的,事实上更应该属于艺术,“建筑本身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工程技术与艺术学科的综合,其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物质功能与精神意义并重。”[2]因为建筑作为人主要活动的场所,人更应该在这里诗意的栖居。
参考文献:
[1] 刘中顼.城市艺术建筑与艺术雕塑的文化个性[J].艺术评论,2008(5).
[2] 徐震,顾大治.多维视野里的建筑[J].华中建筑,2010(3).
作者简介:孙波(1970—),男,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