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的研究综述
作为营造人们工作生活环境的室内设计必然牵涉到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跨越观念文化和物态文化两个层面,文化体现往往成为室内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曾经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和室内形式,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今的室内设计中得以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文化回归与室内设计
西方现代设计思想在近代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有目共睹,一时间穹顶、柱式、飞券……这些西方造型元素充斥着室内环境,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成为了设计主流,产生这种设计现象的一个原因是设计师在不断寻找新的形式以满足使用者新的审美需求,但深层次的原因是使用者与设计师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普遍认同,这些西方造型元素更多的是作为指代先进、荣耀与财富的文化符号而出现在室内设计作品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洋枪洋货、政治体制对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的冲击不断挑战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纵观历史,人类的文化一直在重复着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因为文化的主体——人的文化自省能力是不断提升的。从“道中器西”、“中主西辅”到“中西互为体用”,一直到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迈向生态文明”,中国社会在两百余年的现代化追赶中进行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人在文化虚骄和文化自卑的两极中动荡摇摆,并逐渐对自身文化有了一个理性而准确的认识,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个必然的结局。
对文化回归的思考在室内设计业界其实早就开始了,因为室内设计与造物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不过这类讨论常常以设计主题的选择和传统形式的如何再现为重点,着重于对设计成果和设计现象的研究。但是对于文化传承体系的研究则必须找到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才不至于让研究成为空中楼阁,基于这样的观察与思考,笔者试图以传统营造技艺为切入点,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问题。
2传统营造技艺的范畴与特点
“重道轻器”的观念使得中国对传统营造技艺的记载与分类系统研究较少,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典籍记载。中国的建筑行业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独立的行业体系,最早记录这一行业的书籍是春秋末期的《考工记》,该书有专门的篇章“匠人营国”记述了建筑行业和各种建筑的形制和工艺,其中涉及的木工有“轮、舆、弓、庐、匠、车、梓”七种,虽然这七种技艺并不是专指建筑业,但明确地指出了各种技艺的简单操作和甄别优良的标准。我国民间对手工业也有“八作”之分,即铁匠、石匠、泥瓦匠、宿匠、木匠、级匠(架子工)、窑匠、冶铁匠,后来逐渐演变成“瓦木土石扎、油漆彩画棚”。[1]
如果与现在工种类型做比较的话,可以做如下对应:1)瓦作(瓦工技艺)包括:基础、台基、地坪、墙体、牌坊、门洞、窗洞、屋面、屋脊、戗角、堆塑、铺地、护墙、窗牖、护栏、影壁、门楼、砖雕;[2]2)土作(地基技艺)包括:挖地基、打夯、填土、泥坯、制砖、外墙封泥;3)石作(石雕技艺)包括:台阶踏跺、外墙装饰、神兽、人物造像、桥梁、牌楼、陵供器、浮雕、碑刻;4)木作(木工技艺)包括:大木作、小木作、戗角、梁架、牌科、木雕;[3]5)彩画作(彩画技艺)包括:油饰工艺、彩画工艺、匾额楹联、贴金、彩绘壁画;6)油漆作(油漆技艺)包括:传统油漆、木器涂饰、漆器制作;7)搭材作(竹木脚手架)包括:选竹、各类建筑的搭建方式、高架、矮架、长架、凤凰台的搭建以及各种建筑辅助工具制作;8)裱糊作(目前大部属于工艺美术门类)包括:裱画(各类)、裱糊门窗、漆作前期的裱糊工序。
中国传统设计强调整体性,这个在上述传统营造技艺的分类中可见一斑,传统的营造技艺分工并未将建筑与室内划分得非常清楚,比如瓦作中的堆塑、铺地、窗牖、护栏、砖雕、石作中的人物造像、浮雕、彩画作、油漆作和裱糊作都是属于室内营造技艺,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原始的建筑室内一体化。
事实上,传统营造技艺所承载的审美观念以及朴素的生态观念是其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得以传承的深层原因,而传统营造技艺中的处理材料与空间的方法以及由此创造出的独特形式则是传承的最终结果。传承的本质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一旦理清了传统营造技艺对当代的意义以及传承的重点,如何传承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3传统营造技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模式
随着人们社会活动和生活空间的不断演变,当代的建筑无论从物理空间规模还是内部空间结构都发生了巨变。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现代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如此强烈,作为承载社会生活最直接的物质载体——建筑发生的是断层式的变化,在早期的建筑实践中虽然也出现了北大校园规划、中山陵、金陵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这样对于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生活空间结合的探索之作,但终究因为快速扩张的空间尺度和日趋复杂的功能要求,以及民众与大多数建筑师对现代化的错误解读,最终中国的现代建筑还是以玻璃方盒子以及各种新奇怪诞造型作为主流。此外,传统营造技艺以手工艺为主、工序繁复,传统营造技艺所创造的结构也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在力学与结构上的要求,但是庞大的现代建筑经过划分以后形成的各个室内空间,相对较小的物理空间范围,以及多样性的设计需求反而比较适合成为传统营造技术传承的舞台。对于传统营造技术而言,其在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主要是以以下两种方式:平面化符号装饰与立体化结构再现。
3.1平面化符号装饰
这种处理方法常常将传统建筑或室内的构件比如窗、门、檐口等与室内空间的立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门窗等造型更多的以一种平面化或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空间中。
根据室内风格的不同,对构件的选择和处理方式也非常多样,传统营造技艺中的瓦作、木作以及油漆作营造技艺在此类处理中均有运用,但是设计范围大都在小木作范围。
图1将传统窗格与天花造型结合,在窗格后设置灯源。
设计师:区伟勒。
图2传统的裙板部位被替换成镂空的装饰纹样,不管从视觉感受还是功能设计上都有些差
强人意。
传统园林建筑的小木作可以细分为外檐装折和内檐装折。外檐装折包括库门、将军门、墙门、门额、长窗(槅窗)、半窗半墙、地坪窗(勾栏槛窗)、和合窗、砖框花窗、栏杆、鹅颈椅、雀宿檐、门景、挂落等。内檐装折在建筑内部有着分隔、装饰作用,如屏门、纱槅、博古架、飞罩、落地罩等。内檐装折与外檐工艺相比,选材上要高档一些,常用银杏木甚至红木,制作上精雕细刻,因为内檐装折是可以近看、细看的室内装饰木构件。[4]
以门窗为主的传统构件在当代室内设计作品中的功能已经缩减到了以装饰为主,通风采光为辅,因此设计师在选择这些传统构件时并不会对木作形式的分类作详细了解,往往比较注重诸如门窗夹宕、裙板上的图案设计,注重其与室内设计主题与风格的配合,某些作品会对程式化的传统构件进行造型简化与创新的运用,比如有些室内设计作品中将和合窗或景窗镶嵌入天花,后面设置光源,镂空部分投射灯光(图1)。但是也有一些改良之作对程式化的建筑构件做了较大幅度调整,但是不仅从视觉的角度去评判显得差强人意,美感欠缺,也带来了一些功能上的问题。比如将传统长窗比例尺度做了调整,并将下部实体的裙板做成镂空窗格,裙板在传统建筑中起着挡风雨及保护窗夹宕的功能,虽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此功能已经退化,但是将裙板做成镂空样式除了在视觉上会引起头重脚轻的不适感,也存在着镂空裙板着地安装容易损坏等问题(图2)。
传统营造过程中,不管是大木作还是小木作都直接在室内制作安装,但是随着机械化制作工具的介入,加上市场对传统构件的需求增长,小木作包含的许多构件已经逐渐向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模式靠近,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化普及,但也可能因此产生缺乏创意、千篇一律的问题。
3.2立体化结构再现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选材为木材,通过数千年的试错实践,中国形成了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其中利用木材的各种特性创造的建筑承重结构体系是体现中国人审美意象的典型物质载体。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戗角、椽子、梁、柱等不仅展现了古代科学智慧,也能给观者带来独特的技术美感。
传统建筑结构具有的承重功能与其外显的精湛技巧正是形成其独有美学特质的根源,不少设计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大木作在当代室内作品中的出现通常会保持梁柱等体系的完整性,以独立空间的形式出现。以北京老舍茶馆为例,老舍茶馆为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继承和保留了京味茶馆的韵味,室内空间的分割为大木作的运用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屋面木基层与梁架结构的整个结构体系一起形成众多隔间的入口立面(图3、图4)。
北京老舍茶舍将传统营造体系的大木作结构巧妙地融入室内空间。
也有设计师刻意强调传统技术的精巧,将结构构件转化为立体装饰符号点缀在室内空间之中,比如将斗拱演变成具有雕塑感的室内陈设或者灯具(图5、图6、图7),或者将外檐结构——轩满覆天花做装饰(图8)。这一类的处理手法颇具折衷主义的意味,但是笔者认为缺失了力量与结构逻辑的形式失去了传统结构本源的美,难免有奇技淫巧之感。
4余论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就包含了“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这从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传统营造技艺在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现有环境的改变使得传统营造技艺在当代建筑营造活动中逐渐淡出,这是建立传统营造技艺传承系统的现实困境。但是在当代的室内设计领域中应用传统营造技艺是可行的,并且因为人们大多数的社会活动与生活都在室内度过,营造技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文化普及与保持文化生态的作用,这对于建立和完善传统营造技艺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传统营造技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要得到传承,除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那些物质性的载体或通过记录、复制手段将其物质形态化以外,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制定和落实开发推广政策,切实保障传承、教育等手段使之在个人、群体、区域或社会中得到现实的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晓东.香山帮营造技艺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27.
[2] 刘一鸣.古建筑砖细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 过汉泉.古建筑木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冯晓东.香山帮营造技艺实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9.
[5] 崔晋余.苏州香山帮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俞磊,高艳.中国传统油漆修饰技艺[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7] 姚承祖,张志刚.营造法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 李磷著.计成与“园冶”[D].城大中国文化中心资料,2009.
作者简介:华亦雄(1979—),江苏无锡人,设计艺术学博士,苏州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可持续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研究。
上一篇:浅谈视觉引导与视觉感知有效性
下一篇:论“水”的形意之美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