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批评视角分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文学
关键词:原型批评;水;意向;少年派
一、引言
由国际导演李安执导的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上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取得了极佳的票房。它把电影拍摄中最难掌握的三种角色:水、小孩和动物以派在海洋上的漂流历险的方式巧妙组合在一起,给观众带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而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水”融合了多重角色,它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生命的毁灭者,也是整个影片的中心意向。导演李安把海洋选为故事发生地,其中还选用了湖泊、游泳池、圣水等有关“水”的场景和情节,无疑与“水”本身的涵义密不可分。本文就从诺思洛普·弗莱所建立的原型批评理论入手,探索少年派中“水”内在的原型含义,挖掘出“水”这一意向在影片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达到的效果。
二、原型批评理论
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及精神分析批评在西方文论界“三足鼎立”。它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主要在台湾译介和传播,而在大陆被逐渐认可接受则到了八九十年代。
“原型”一词早在古希腊就由柏拉图提出,运用于哲学分析,到20世纪由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重新激活。基于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诺思洛普·弗莱着手在神话中探寻构成神话的普遍模式,从文学象征中发现人类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意义。[张中载2003]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原型是反复发生的领悟的典型模型,是种族代代相传的基本原型意向。他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意向:从一个人出生开始,这种意识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心理活动。他把这种人的头脑中继承下来的先天经验称作“种族记忆”。根据荣格对原型的界定,“原型”一次又被译为“原始模型”或“民话雏形”。[叶舒宪1988.]弗莱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把原型从心理学领域转移运用到文学领域。因此,他所认为的“原型”和荣格有所不同。弗莱认为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通常是一意向,它常常在文学中出现,并可被辨认出作为一个人的整个文学经验的一个组成部分”。[Frye,N.1957]从中可以看出,弗莱把在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向看为原型,如:水、火、蛇等,它们能够与我们的文学经验联系起来,有超乎于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以绿色为例,“作为一种原型,绿色还可以象征希望、植物界、交通中的通行信号或爱尔兰的爱国主义,可是‘绿色’这个词作为语言符号却永远仅指一种颜色”。[[加]Frye,N.1957]
弗莱的原型批评又可称为神话原型批评,因为弗莱把神话与原型结合起来,从神话中来探索存在于人类祖先生活经验和心理的原型,以此来挖掘出这些早就存在于人们心理的意象内涵。因此,所谓的原型批评,其实就是一种宏观的批评方法,它不同于“新批评”的逐字逐句地细读,也不同于社会历史批评的联系社会文化语境的批评范式,而是在一个封闭自足的文学体系中把握神话原型的变迁,从而对文学作品做出客观的、形式层面的评判。[胡建2010]
三、水的意象分析
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的意象,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是神秘的创造者,象征着生死轮回,能净化和解放心灵,也象征着繁殖与生长。而少年派中无处不在的水也彰显着水非同一般的作用和角色:生命的创造者、毁灭者以及净化性。
(一)生命的创造者
水是万物之母!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自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临水而居,靠近河海,或选择降水比较充足的区域来生存繁衍,因而古文明往往都发源于水源充足之处,如: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爱琴文明等。水能提供给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资源,是人类生活下去的必需品。水本身也是组成人体的一大部分。人还在母体之中时就生存于羊水之中。一些创世神话普遍认为,最早的生命形态,就是出自一片混沌的原始大海或大水。在古代西亚广泛流传的巴比伦创世史诗把原始混沌描述成一种汇流的水,其中的每一流都是由阳性和阴性组成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复合意向,正好暗示两性结合创造生命,水成了生命的象征,传说中的众神就是从这混沌汇流中诞生的。[杨昌国,晏杰雄.2006-01-10.]片中提到了印度教,当中有一位堪比西方宙斯的大神。毗湿奴,最高的灵魂,万物之源。他长眠、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海洋中,一切都是他的梦想。人们也以在河中放灯的方式来表达对神的敬意。其实这可从深层次说明,人们在潜意识里认识到水乃世界本源的道理。只不过,人们需要借以一位大神来间接传递出人们对于世界、自然的看法。影片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一开始,派就说我的叔叔弗朗西斯出生时,不愿放弃呼吸水,医生为救他的命,不得不抓住他的两条腿……虽然这是派对于他叔叔胸脯大而腿细的调侃性解释,却由此也印证了人的出生离不开水的本意道理。而派本身的取名也是源自一个法国的游泳池,他以后的成功的海上历险也与他从小就学习游泳密不可分。水是派存活的最重要的条件。派在漂流中不得不学会各种搜集雨水的方法,也逐渐地掌握了捕鱼的本领,这是海洋给他的馈赠,让他在浩淼大海中不至于被饿死、渴死。水创造了生命,也延续了派的生命。纵使派那么艰辛地活着,可最终他还是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观。
(二)毁灭者
水的威力十分巨大,它既可以是生命的创造者,延续生命,却也有摧毁生命的巨大力量。暴风雨、海啸、洪水等,这种种可怕的灾难都是对人类生命的巨大威胁。《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正是显示出了滔滔洪水对于人类灭顶的摧毁。耶和华经天营地造出人类之后,又因人在地面充满罪恶而后悔,立誓把大地和人类一起毁灭,于是发动了空前绝后的滔滔洪水。万物湮灭,唯有诺亚得到神谕,用歌斐木造了一只方舟,幸免于难。[曹熠婕2011]《荒原》的作者艾略特也曾说过:“怕水里的死亡。”[艾略特1989]而中国自古以来
也有大禹治水等有关水灾的传说。水毁灭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对此又爱又畏。少年派中的“灾难水”是引着整个影片往前发展的直接因素。一场暴风雨埋葬了整船人,除了派之外,其他所有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派在那场惊涛骇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一无所有,只有一片孤舟和一只孟加拉虎相依相伴。再到后来的那个漂浮的小岛。派原本以为自己会在那里一直呆下去,可当他看到食人的花瓣,散发着死亡气息的池塘时,他猛然惊醒,这不是个长久之地,他必须离开这里。白天还提供着新鲜淡水的池塘,一到晚上就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吞噬着里面千百条的新鲜生命。水可养人,亦可杀人。不得不说,事物相生相克,利弊各有。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三)纯净性
水纯净轻灵,源于自然,融于人间。水能洗污去垢,清除脏物,保一个清晰明朗,干净纯洁的环境。由此,水的纯净受人推崇。在《圣经》中,约翰为耶稣洗礼,“耶稣受了洗礼,随即从水里出来。天突然为他开了,他就看到神的灵,仿佛鸽子下降,落到他的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就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Holy Bible1973]西方崇尚洗礼,认为这是一种去除污垢,净化心灵,荡涤灵魂的崇高方法。少年时的派对宗教充满了兴趣,他说:“我想接受洗礼”。这显示出派骨子里对纯净心灵的一种追求。之前,派的哥哥给派一个挑战,要他进入教堂引用圣水。“圣水”被人们视为降福、驱邪、去病的神圣之物。不干净、不圣洁的东西是无法接近圣水的。派接受挑战,进入了教堂,偷饮了圣水。这一情节的设置正是对水纯净性的一种印证。而派身心纯净,对自然充满喜爱之情,对动物亦有亲近之感,也显示了他本身的纯净。影片中对这一点还表现在其它地方。派的叔叔对派的父亲说,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拥有一个纯净的灵魂,你必须带他去“piscine molitor”(一个游泳池的名字)中游一天。在这里,水已经升华为洗涤心灵,纯洁思想的理想之物。
四、结语
生生死死,蔓延了人类的历史,也构成了人类文化心理的核心。而水的意象也就在人类最早期的探求中与生命主题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并由此成为生命的原始意象之一。[刘雨亭1997]少年派中的“水”既体现了lunwen. 第一论文网lunwen. 1KEJI AN. 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论文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水是生命之源,是繁衍千千万万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又展现了水残暴无情,吞噬生命财富的死亡的一面。同时,水本身的纯净清洁性又使得水有着很圣洁的一面。这也就是导演李安为何会选择“水”这一自然之物来展开故事。影片中暴风雨、湖泊、海洋三者和谐地统一,演绎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人与自然抗衡而又依附于自然求得生存的瑰丽奇美的传奇故事。水独特深厚的内涵文化已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加]Frye, anatomy of critic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Holy van Bible Publishers[M].Inc.1973.
上一篇:论莫言《酒国》的后现代特征发展
下一篇:解读《狂奔》中死亡的多向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