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麦哲伦——博客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5-11-09 11:08
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当代世界出现了众多新事物,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解析了博客在美国和中国不同的崛起方式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原因;从网络文化的发展分析了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以及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的特点,博客继承和彰显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它所呈现的新的特点又产生了两大影响:一是从媒体传播角度考察,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自由发表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对传统媒体工业的运作模式形成挑战。二是从知识管理角度考察,代表着个人知识过滤与积累和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为组织沟通和社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传播角度提出了“个人媒体”的概念,主要从个体与公众结合的角度展开论述,分析了博客与大众媒体的互补关系。最后,本文分析了博客技术对文艺的独特影响。
Abstract
As the new technology called “blog” is immerging these d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an elementary study on this new phenomena.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blo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in China and America. Because the way blog came into public sigh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eas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ms such as BBS and Personal website. After this part, the research goes 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blog. The main influence of blo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blog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old mass media. The other is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log will bring a great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en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personal media ”conception and bases it on the person and public theory. Finally, we studied specificall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g toward art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博客 个人媒体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文学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Abstract
As the new technology called “blog” is immerging these days, this dissertation is supposed to have an elementary study on this new phenomena.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the conception of blog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in China and America. Because the way blog came into public sight is quite different, the research attempt to explain the reas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log and other technology forms such as BBS and Personal website. After this part, the research goes on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blog. The main influence of blog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from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blog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old mass media. The other is from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 blog will bring a great change to the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When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with the media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he “personal media ”conception and bases it on the person and public theory. Finally, we studied specifically on the influence of blog toward art and literature.
关键词:
博客 个人媒体 信息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文学
1 博客简述
1.1 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又一个典型的网络新事物,你查阅最新的英文词典也不可能查到。该词来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倡导思想的交流和共享。
《网络翻译家》()的解释是:“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许多Blogs是个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发表,其它Blogs则是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的集体创作。Blog好象对网络传达的实时讯息。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市场术语》(dictionary/blog/)的解释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博客是新生事情,100个人眼中有100种不同的定义,但是,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
孙坚华这么界定:“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
“事实上,很难给博客下定义,博客本身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通常它不过是一个个人利用相当便捷的免费维护软件运作的个人网站,网站中包含许多其它网站的链接及其他网站报道的链接,当然,对这些网站及报道富有个性的机智、幽默,有时难免无聊、无赖的简短评注是博客不可或缺的内容。”①
1.2 关于博客的形象化表达
“我们把这样一群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们,称之为博客(Blogger)。他们的出现,使我们在互联网世界,第一次有了知识积累和文化指向。使人类由粗放的数字化生存,过渡为个人化的精确的目录式生存。 "博客"不是博士,但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知识管理者。他们的渊博不是体现在封闭的内涵,而是体现在他们奉献的外延。如同当年麦哲伦的航海日志一样,博客们将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通过博客日志(Blog或Weblog),将日常的思想精华及时记录并发布,萃取并联接全球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的知识工作者能够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最鲜活的思想。”
——《博客宣言》方兴东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 (Peggy 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硅谷最著名的IT博客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曾提出非常具有震撼力的新概念: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是指传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 (new media)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 (we media)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
戴维•温伯格是著名的网络思想家,他认为:博客是个人声音在新的公共空间的持久记录。
1.3 博客的“演变”
1.3.1 博客在美国
在网络上发展blog的构想开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博客已经从边缘逐步进入主流。
1998年1月18日,美国人马特•德拉杰发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发生性丑闻。一时德拉杰网站的访问量由900人次激增到12300人次。对于马特•德拉杰,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机构之一法新社,将他列为 20世纪最具推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与CNN创始人泰德•特纳、电视发明人约翰•拜尔、无线通讯之父马可尼等名人并肩。而他所有的武器,仅仅是一个他自己的个人博客网站 “德拉吉报道”(Drudgereport)。
对“9•11事件”最真实、最生动的描述不在 《纽约时报》,而在那些幸存者的博客日志中;对事情最深刻的反思与讨论,也不是出自哪一个著名记者手中,而是在诸多博客当中;2002年,美国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洛特发表的一些言论,几乎被所有大型新闻媒体所忽略,但是,却被博客们注意、追逐和传播,使其突然成为全美新闻记者关注的目标,甚至最终导致其辞职,成为博客在新闻媒体方面又一次辉煌的战绩。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互联网上最神秘的人当数博客萨利姆•帕克斯,从2002年9月开始,他一直撰写并张贴有关巴格达局势的文章,据传他的工作地点就在巴格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登录因特网搜索他的网络日志,因为那儿记载着战火之下、围城之中的巴格达的最真实的生活,从西红柿价格到炸弹的威力。他从巴格达向世界发送的报道,比CNN、半岛的报道更加鲜活有力,吸引各大媒体竞相引用。在今年3月底他张贴了最后一篇日记后就不再有任何音讯。各大媒体发布专稿,人们也纷纷猜测他已经罹难或是无法上网,一则报道的标题最为贴切:“博客陷入沉默,世界屏住呼吸。”另外一个战争博客克里斯托弗•阿布瑞顿在土耳其将自己网站装入一辆汽车,来为自己报导伊拉克战争。
在网上稍事检索,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几乎每一家英文主流媒体都在追捧博客。
2002年5月,《新闻周刊》的特稿标题耸人听闻:《博客将杀死传统媒体?》,在经历了网络的自由落体运动之后,仍然有许多人无法改变喜欢为传统媒体算命的习惯。CNN对博客也关怀备至,2002年5 月9 日,CNN的报道标题是《博客让网络日记更上台阶》,5月 14 日CNN的另一个专题报道名为《博客观察:与博客对话》。与CNN齐名的默多克的福克斯新闻网 4月16日则以《博客的销魂时刻(BIG TIME)》作了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微软联办的MSNBC 2002 年 4月15日发表了一篇专稿《博客趋向商业化》,很快,MSNBC自己也成了博客新闻的主角。《作家新闻》2002年6月21日的报道标题是《MSNBC发布每日博客专栏》。与此同时,英国卫报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英国十佳博客评比。而 Business 2.0杂志2002 年第5期则组织了一次讨论:“博客是网络的下一个杀手应用吗?”
2002 年 2 月的《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 50万到100万之众,每 40 秒钟,都有一名新的博客加盟进来。”
9月,《财富》杂志一年一度“最酷公司”评选,第一名就是Pyra公司,文章开头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迅速兴起的‘博客’—— 一种即时更新的在线日记更具有杀伤力了。”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没有落伍,美国犹他州政府的信息主管要求州政府的 2000 名IT职员和18000名其他政府雇员,都使用博客方式作为政府内部交流、沟通和知识管理的工具。
而有关“博客”的最重大事件发生在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2 月 15 日晚上7:41,硅谷最著名的 IT专栏作家 ,也是最著名的IT 博客之一 Dan Gillmor在他的个人博客网站率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公司google 购并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 blogger 的母公司Pyra实验室,它标志着博客的商业化运用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1.3.2 博客在中国
在国内2001年11月20日,美国新闻传播学教授Dan Gillmor先生应邀参加了“清华阳光传媒论坛”,演讲主题是“9.11后世界新闻传媒的走向”,在他的演讲中特别提到了“网络日记”,并且向大家显示了他自己的网络日记。这使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网络日记”这个概念。
在中国,与所有的网络革命一样,继续保持着一定的“滞后度”。但是一向对网络发展保持最密切关注的“数字论坛”,已经开始觉察,并予以极大的关注,并义不容辞地充当“博客思想”在中国推广和倡导的先锋。“博客中国”网站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
从2002年8月全面引入“博客”概念,到“博客中国”开通,展开应用实践。
2003年8月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介绍博客发展的书籍《博客(Blog)——e时代盗火者》。
到2003年教育部重大研究课题“博客(blog)技术研究”顺利通过。
但是谈到博客在中国的崛起不可不谈木子美。
虽然在中国博客在2002年创办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一些民间写手频频发言,对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某些频道中的“有色信息”提出严厉批评;而微软公司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称其在中国打击盗版的行动有问题。这些在传统媒体上难得一见的犀利言辞,不管是否正确,都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眼球。制造这些言论的正是自诩为博客的人。而“博客中国”曾遭黑客持续攻击,有人猜测,博客中国发起的反对网络色情的专题揭露了一些站点的非法利益,也可能激发一些人产生报复心理。攻击发生之后,个别论坛出现了一些幸灾乐祸的讨论。但具有讽刺性的是,方兴东的“摇旗呐喊”比起“木子美”和“竹影青瞳”事件却是显得那样微弱,“博客中国”在批评“有色信息”的同时,自己也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驶进了公众的视野。很多人认识“博客中国”是从木子美开始的。以至于访问和要求注册的人数激增,现在在博客中国注册申请还需要人工审查制度。
方兴东自己也说:“是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木子美对博客概念的普及功不可没。这一点毫无疑问。所以木子美的大名在中国博客的发展历史上必然是一个留下重要墨迹的名字,她躲也躲不掉,你拦也拦不住的。”②
在几乎无法登录的情况下,博客中国11日的访问人次达到了11万人次之多,几乎比平时上升了一个数量级(此前日访问量最高为1.9万人次)。PV也在37万以上,是平时的4倍左右。如果网站正常,那么这些数据将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百度为博客中国提供的专门数据)
1.3.3 差异背后的原因
“博客”在中国就是以这种方式走向了大众,实在是出乎意外,也显得情理之中。
其实博客创办以来也就出现了一个木子美,或者类似的一种极度个人化的写作。我们在各类博客网站中看到绝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思想共享”为主要特征。虽然此类写作在总体内容上不占优势,可以说在美国和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点击率和最热门文章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个差异就很明显了。在博客中国的网站上的最热门文章的前20名中,就有12篇跟“性”与“木子美”相关。虽然中国博客和美国博客本身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但是从凸显的文章却是体现了社会环境和价值的巨大差异,同时我们在三大每户网站推波助澜的整个“价值放大”的过程中看到了中美双方新闻体制和价值的差异。
首先,博客这种形式本身作为一种科技手段,它带给社会的影响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彰显网络文化的本质的建设性的同时,也因为它的极度“自由”,因为人类自身的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博客的诞生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和马克思关于“恶的历史作用”的著作,1994年,当一个叫做贾斯丁•霍尔(Justin Hall)的人透过网络发布他的“网上日记”,把自己对吸毒、做爱的体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个臭名昭著的行为在吸引不少眼球的同时,有可能催生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最多大众关注的事件,不是性就是暴力。电影是暴力最大的媒体,从“少林寺”开始就是暴力的开始。性和暴力是和平时期被群众关注的二个新闻热点,群众追逐热点“性和暴力”乐此不疲。而我认为这二者都是为满足人类的窥探癖而存在的。因为人类自身不完美。网络博客放大了这种不完美。
所以不论是在中国社会还是在美国社会,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下面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中国社会对“木子美”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
“在性方面美国人要比中国人开放许多,我想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对于社会没有压力的事情也就没有了对其进行突破的动力,所以最近美国也出了一个木子美,不过只成为社会的一条花絮。不像我们这里,网站当成炒作的商机、卫道人士声嘶力竭的进行声讨。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对性的认识存在一种扭曲,我想这是不能够否认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里像我们这里这样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据茅盾先生说,在古代,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的淫秽作品有我们多。上半截反对下半截,这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文化景观。所以,对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来说,表达自己,也就确立了对传统社会规制一种反叛的姿态。”
——郭震旦《从木子美和竹影青瞳透视博客的社会学意义》
除了郭先生提到的中外性观念的差异,我觉得这还跟新闻体制和新闻价值的不同相关。我们看到在中国博客的发展还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受众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声音要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媒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木子美”事件也是倚仗“三大门户网站”的推波助澜才产生了“共振效应”。所以在博客在还没有取得与大众传媒同样的话语空间的时候,大众传媒仍然发挥着“议程设置”的功能,传统媒体的“新闻价值”和新闻体制影响到博客的信息释放。美国博客和中国博客实质上没有区别,美国博客也有“木子美”,但是在美国,性算不上新闻,而只有当性和政治结合的时候才是新闻,比如“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实习生的绯闻案”,大众传媒也竞相跟进。在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审查和管制与美国相比还是相对严格的,所以在博客的初创阶段,只有那些与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相符合的信息才能被主流媒体跟进和放大,于是刚开始大众可能从主流媒体上了解到的关于博客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或者与性和暴力相关的,因为很多受众都是通过了大众传媒这样一个二级传播才能看到博客的信息,传统媒体按照它们的新闻价值过滤博客网站的内容。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中国博客是搭乘着“木子美”顺风车走入公众视野的。但是这种情况是一定会改变的,当“三大门户”网站在爆炒“木子美”事件的同时,也为博客在中国的推广做了一次免费推广。当博客进入主流,获得相当的话语权的时候,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
2 博客“新”在何处
2.1博客与以往技术形式的差别
从理念上,早在中国出现“博客”一词之前,BBS上的在线日记、个人文集、讨论区等功能,足以让网民们建立起形式朴素的网上家园。搞点小创作、搜集感兴趣的资料和网络链接与他人共享,早就成为很多上网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博客被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那么,博客日志这种民间发表方式,与BBS和个人主页又有何不同之处呢?由于博客网站的形式众多,未有一定之规,所以,要想清晰地勾勒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困难的,这里进行的只是初步的分析。
2.1.1 博客与BBS的区别
下图是全球最大的开放百科全书Wikipedia对博客日志发布方式与传统网络社区BBS的比较:该图的制作者是一位英国博客Tom Coates,其中左图代表传统BBS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右图代表博客网络社区的发表方式,图中体现出对两者差异的某种揭示:
首先,从BBS帖子和博客文本的样式比较看,博客文本的内容结构更复杂。BBS的帖子结构较为简单,通常是一篇原创信息或评论,后面跟上其他网友的相关发言。而博客文本则是博客就某一主题,将他自己的原创文章,或搜索和挑选的网上最新信息线索,扼要地整理汇集后放在网上,供有相关爱好和需求的网友共享。博客文本往往以链接的形式存在,“最少量的提示文字加配丰富链接的文本,可以说是更有代表性的博客样式”。博客文本是集原创文章、链接评价、链接、网友跟进文章于一体的,比起BBS那种口无遮拦、随心所欲、良莠不齐的情绪化发言来,博客制作的日志更加审慎、仔细和周详,其单个文本的丰富性、讨论脉络的清晰度、论题的拓展空间都超过了BBS的网友发言帖子。
其次,从帖子之间和文本之间的关系看,博客文本相对独立,排序方式也与BBS不同。BBS的帖子是按逆时间序列安排的,前后帖子的话题可能连续,也可能转换。有关同一主题的不同帖子,常常散落在不同的位置。因此BBS帖子存在这样的现象,大量的话题转换加剧了话题的衰变速度,对单个主题的讨论支离破碎,整合困难。而博客网站的不同文本,通常聚焦于不同主题,文本之间相对独立,每个文本本身就是一个主题的展开和深化。文本的放置有的是按逆时间顺序排列,有的则按重要性排列。拿中国的两个博客网站来看,“”是逆时间顺序排列式,而“博客中国”则是主题排列式。
第三,从目的来看,BBS更侧重于发言、评论,而博客文本则追求共享性。网络BBS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意见表达渠道为少数集团垄断的局限,而赋予大众在互联网这个公共传播媒介上,平等发言的机会。而博客网站则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赋予个人的发布信息寻求共享的可能性,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信息扩散欲望,有一定的读者针对性,这是与BBS不同的。
下一篇:陆定一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