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增强学生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使命感的理论与实践
一、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实困境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占到全国人口的8.41%。发展以“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民族高等院校,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共同繁荣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线上线下两个舆论场互动性更强,舆论生态纷繁复杂,尤其是国外某些敌对势力始终不放弃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掀起事端,意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制造矛盾,进而分裂中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在民族院校新闻专业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对于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民族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这既有普通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共通问题,也有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误读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今天的“95后”大学生们,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在互联网、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彼此渗透下,他们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认识较为多元化。加之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他们在对待课程上倾向于以一种实用理性的态度,更看重课程的时新性和实用性。
以笔者所任教的西南民族大学为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大二学生的必修课程。每年课程开始前,笔者都会通过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发现,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较为狹隘,大多停留在中学政治课的水平。不少学生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等同于“枯燥乏味的政治课”,认为既然已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通识必修课,还加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纯属多余;有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解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不仅学起来头大,而且与火热的新闻实践不沾边,属于最没用的理论课;还有一些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过时的教条”,与这个新媒体时代相去甚远……鉴于种种原因,学生往往在尚未进入课程之前就已经带有反感、抵触等负面情绪。
(二)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意识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虽然年轻的新闻学子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抱有“枯燥”“过时”“无用”等成见具有普遍性®,但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差异也导致了民族院校新闻学子在思想意识和课程接受能力上的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民族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尤重“维稳”,担心授课过程中触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的社会矛盾会引发思想风险。但是,新闻学的学科属性决定了人们不能回避热点和争议,如果避重就轻或者语焉不详,只会让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塑阶段的各族青年学子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充满怀疑,转而到网络上寻求各种良莠不齐的观点。然而,作为授课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味地正面灌输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因此,在民族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教育,必须探寻出更适宜于学生思想意i只水平的教学方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纠正误区,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价值揭示出来,才能真正引导各族青年学子树立起坚定的国家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民族院校中不少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一些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汉语水平有限,在理解复杂深奥的理论概念时表现出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具体教学手段上,不能再沿袭重理论的灌输式教学,必须以重实践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入大量鲜活可触的实践案例,并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二、历史与现实相观照,增强学生的历史纵深感和时代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产业及其规律的观点与学说的理论体系气其精要所在,表现为以下几点,以人为本:新闻传播必须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贡献社会以取得自己存在的权利;实事求是:传媒及其从业者是社会的哨兵,监测环境变迁是传媒重要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对于自然与社会变动的报道必须真实、客观,对民意的表达也要公正、全面;党性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媒体都是党领导的新闻宣传机构,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责任:由于新闻传播在当代社会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其影响之大、波及面之广,超乎想象。传媒不能片面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开放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并不是一个孤立僵死的教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特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变化,新闻传播现象规律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这就需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时空环境及传播实践进行新的阐释。
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的特点,授课内容也要将抽象的理论概念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加以阐释,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分析其变迁轨迹。但是,从19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列宁,再到20世纪中叶的毛泽东、邓小平等,课程涉及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时代背景、社会条件以及人物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对“95后”的大学生们来说都是遥远而陌生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心理距离。
首先,“95后”大学生们是伴随视觉文化成长的一代人,是麦克卢汉所谓的“电子媒介人”,相比照本宣科的人物生平介绍,恰当的视觉影像资料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如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之德国篇、苏联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复兴之路》等纪录片、《建党伟业》等电影片段、《恰同学少年》《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电视剧片段集锦,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生情怀、家国理想的亲近感,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几代革命先辈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正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解放。
其次,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大学生们而言,仅有“伟光正”的宏大叙事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历史的热情,有必要将高高在上的历史伟业与平凡人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以更加“接地气”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认为,可结合新闻专业学生热衷于动手实践这一特征,设计“口述历史”课程实践环节,将学生按照性别、民族、地域相交叉的原则,组成课程实践小组,利用国庆长假和周末,采访新中国历史的亲历者,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事。尤其鼓励来自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电话采访家族中的长辈,或是走入少数民族聚居区采访本民族的老人,在今昔对照中展现本民族的历史变迁。通过这样的课程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查找历史资料、寻访亲历者、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能在亲耳聆听中切身感受建国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沧桑巨变,体察各民族同胞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共同愿景,以历时性的眼光审视我国国情,从而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最后,追溯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在“口述历史”增进学生历史纵深感的基础上,需要紧密结合近年来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热点,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这是包括各民族同胞在内的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关键时刻。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相互观照,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民族问题无小事。作为未来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之下,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就要求在民族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育时,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不但要用传统的理论诠释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价值和内涵讲清楚、讲透彻,还要积极结合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教学法,以“做中学”的方式,让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学生日后新闻实践的价值准绳和操作原则。
具体而言,可采用“理论阐释+案例分析+模拟实战”的方式进行。例如,“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要所在,强调新闻传播必须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贡献社会以取得自己存在的权利。在讲解这一理论时,首先从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毛泽东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到新一代中共领导人的“三贴近”原则进行纵向的系统梳理,详尽地阐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新闻工作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新的时代如何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理论要落到实处,最好引入经典案例加以佐证。主流媒体近年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部分优秀作品、尤其是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息息相关的报道便可使理论具象化、生动化。如《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青藏线上除冰人》、央视记者蹲点新疆塔县马尔洋乡的道《皮里村孩子们的上学路》、云南怒江索道医生邓前堆数十年如一日溜索过江为老百姓看病的报道,以及央视大型系列报道《走基层•边疆行》等。这些案例以质朴、真诚和深入的调查展现了在边疆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处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劳动者的辛勤工作与默默奉献。这些平凡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唤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共鸣,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人民群众才是新闻报道的主体”的真正内涵。
在观摩和分析案例之后,还可以设置“模拟实战”环节,如“学生记者走基层”等课程采写实践,让学生们在“动手做”的过程中领会“人民至上”的精神。如有同学通过电话采访,讲述了自己作为援藏干部和藏区养路工人的亲友的故事;有同学就近取材,采访报道了“90后回族揉面师”等校园内的普通劳动者;还有同学聚焦“选课难”等学生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调查。在学生完成采访后,再通过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为每一个小组的报道提出修改意见,并且将修改后的作品以H5、长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发表在班级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上,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实战感。
由于一个学期的课程容量有限,不能每一个知识点都采取上述方式进行反复强化和演练,有的环节可以简化进行。如在讲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时,可以联系马克思的“报刊的有机运动”和“一般的公正”等概念作出深入的阐释,同时结合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闻反转”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失实的原因及其规避之道;在讲到列宁的“党报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概念时,可以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主题报道为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媒体的“组织”功能何以发挥,在课堂上组织模拟选题会,让学生们讨论如何对诸如“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等热点议题进行主题性报道。
在讲解案例时,不妨将最近的案例与历史上的经典案例相结合,甚至是正反对照,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在讲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时,首先以2008年西藏“3•14”事件中部分西方媒体歪曲事实的报道为反面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和宗教问题是国外敌对势力试图分裂中国的薄弱环节,作为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新闻从业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接着,以2014年昆明“3•1”暴恐案中新华社的现场报道《昆明携手向前》、《人民日报》评论《十足的虚伪和冷漠》和《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为正面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让学生对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中“什么样的报道可以传播,什么样的报道不能传播,以什么样的口径和方式进行传播”有了更具象的认识,为将来的新闻传播实践提供参考框架。
以上是笔者对改进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方法的一些初步探索。实践表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不但能够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参与意识,有效地改变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枯燥、过时、说教”等刻板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案例学习和动手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切身体会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有利于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作者:冯剑侠(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上一篇:体现全媒体转型中的影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