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中看《茶经》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陆羽的《茶经》,与后来的茶书不太一样。那些书主要写怎么品茶,什么茶好,是文人雅士喝茶的指导书,算是品鉴指南。陆羽的《茶经》则在考证史料的基础上,亲自考察茶园,品鉴水、土于茶之风味的影响,详细记录了种茶、采茶、煎茶和饮茶的方法。细读《茶经》,觉得应将其划归到自然科学范畴,而非社会人文类图书。
《茶经》的第一章,写的是茶之源。我国有的茶树仅高一二尺,有的却高达几十尺,还有的居然粗到两人才可合抱,砍下枝叶才能采到茶。《茶经》说种茶的土壤,以充分风化的岩石土壤为好。我想大约是因为其中所含的矿物质比较丰富,可令生长其中的茶叶富集营养,味道更有层次。说到茶叶品级,以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所产的、芽叶呈紫色的为好。前年,笔者就有幸收到两箱紫芽茶。紫色的芽葉含有花青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陆茶仙虽然没有现代营养科学的“文凭”,却从实践出发,掌握了植物中化学物质的养生功效与饮用价值。
《茶经》的第二章,写的是茶之具,记录了十五六种采茶、制茶的工具。这些茶具的材质全都来源于大自然,大多为竹子、树木、树皮、石头,仿佛丝毫不带人间的烟火气。拿这些工具来制茶,或是隔水蒸制,或是用“火灰”将其慢慢焙干,过程中并不使用明火。“有火无焰”可令茶味更加质朴、清新。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做法降低了产生致癌物苯并芘的可能性,更加健康。
《茶经》的第三章,写的是茶之造,介绍了茶叶从采摘到制成茶饼的过程。当时采茶,是在唐历的二到四月间,也就是现下说的雨前茶、明前茶上市的那个时间段。春季温度比较低,茶树生长相对缓慢,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生长期间病虫危害低。与秋季绿茶相比:春季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出3.0%,咖啡碱高出3.4%,氨基酸高出10.2%。明前茶的氨基酸含量相对明后茶而言更高,含有较少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因此茶汤口感香而醇。
《茶经》的第四章,写的是茶之器。与第二章的采茶、制茶工具相区别,这里写的是煮茶的用具。茶之器包括二十余种,从煮茶的炉子到火夹、放茶饼的白色纸袋、橘木做的碾槽、取茶用的茶则,盛水的水方,甚至还有装盐的容器。林林总总一大套,能够呈现一场完整的茶事仪式。
《茶经》的第五章,写的是煮茶方法。煮茶一沸:水温为80℃左右,放一勺盐;二沸:水温至90℃,舀出一勺水,放入茶粉(当时茶的形制是“茶粉”而非“茶叶”),不断搅拌;三沸:水温达到100℃,把二沸舀出的水倒入,继续搅拌,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陆茶仙说,煮茶的水里放适量的盐,能增加茶的香气。以营养学的观点解读,含有大约1~2克的盐,能帮助茶里的矿物质析出,提升茶汤的味道。此外,茶中所含的某些氨基酸成分,可以与盐里的钠离子相互作用,生成能够提鲜的物质,使得茶味更美。
《茶经》的第六章,写的是饮茶之法。唐朝流行的煮茶方法是放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再加上茶,长时间地进行煎煮。陆羽并不喜欢,他推崇的是更为质朴、更能令人体会到茶之本味的饮茶方式,可让饮茶者从单纯的口腹之欲,过渡到享受精神层面的雅致愉悦——“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简单的饮茶方式除了能令人宁心静气,体味悠闲雅致的茶文化,也能保证茶粉中有效成分最大程度地析出,同时也能减少营养损失。
《茶经》的第七章,写的是茶之事,也就是茶的发展历史。
《茶经》的第八章,写的是茶之出,说的是茶叶的产地,并且列出了排行榜。《茶经》中一共写过两个排行榜,一个是第五章中关于煮茶用水的排行榜,另一个就是这一章中提到的茶叶产地排行榜。细想之下,水分品阶,茶有高低,大抵是和其中的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有关。唐代没有精密的检测设备,陆茶仙给的排名应该是一样样尝,亲自品鉴出来的结果。寥寥数字,横跨春秋,遍走大江南北,无数艰辛“力”透纸背。古今爱茶第一人,实至名归。
《茶经》的第九章,是茶之略,写的是“制茶”和“煮茶”相关内容的补充说明。如,关于煮茶用具,如有石可坐,则可以不要具列(陈列床或陈列架);如用干柴、鼎锅之类的烧水,那风炉、炭挝、火夹、交床之类的都可不用。可见陆茶仙并非为追求繁琐而写“经”,而是按需出发,实用为纲,颇有点现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
《茶经》的第十章,写的是茶之图,是说将《茶经》的正文,写在白色的绢布上,陈设在座位后面当背景用。这是干什么呢?这就是陆茶仙的自媒体嘛——给饮茶者以范本,也为自己的作品做了很好的宣传。
此外,陆茶仙还精通传播学规律,请“大咖”神农氏当代言人,才有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本《茶经》不光写清楚了茶的种、煎、吃法,还阐明了茶的营养与品鉴,成为我国茶文化的百科全书。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