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新闻报道中记者角色的转换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1
摘要 在晚报都市报市场化经营的过程,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出现了新倾向。他们在记录报道已发生事件的同时主动去发掘可能成为新闻的素材。编辑和记者的分工已不太明显,出现了二者合一的倾向。记者角色的转换既有受新的新闻理念影响的原因,也有报社和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因。这种转换在给媒体和记者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关键词 新闻报道 记者 角色 转换 介入性 动因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of evening city newspaper, journalist’s role has changed, and appears a new tendency. they not only record the happened event, but also explore material that can be news. the difference of the editor and the journalist is not obvious. the new journalism idea is a reason for the transforming and for making themaximum profit of the press or the individua.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 and hidden trouble in the transforming.
  key words news reportingjournalistroletransforminginterveneagent
  
  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具有时代性,尽管其核心的东西,如一些对新闻价值的规定有着很强的稳定外,新闻报道的理论和实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今天,晚报、都市报类报纸新闻报道的理念就不同于党报和机关报,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试图就晚报、都市报类报纸新闻报道中记者角色转变相关问题做一探讨。
  
  一、介入性和多重角色是记者角色的新倾向
  
  新闻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赋予其一定属性的结果。在社会职业这个大系统中,它因有着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属性而具有自身的价值。通俗讲,记者职业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角色。作为社会群体或组织构成的基础,“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①具体到记者的角色,其主要功能在于信息的采集与传播。然而在采集传播信息的大前提下,记者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1.从其行为看,记者报道过程中的介入性增强
  新闻报道要求客观公正,这既是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对记者的道德要求。由此出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就要求记者用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所发生的事件,然后依照新闻价值的标准以及自己选取新闻的经验进行报道。总地来说,记者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非介入式地报道新闻。换句话说,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应该身处事件之外,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转述给未在场的受众。再结合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认识,传统新闻主要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而这些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即将发生的是事情进行报道的时候在内容的侧重上是有区别的的,前者更主要的是在于发生的事件本身,而后者主要在于未来事件发生前的一些背景情况。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新闻报道的理论和实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多见于晚报、都市报中的由媒体或记者自身促成某些事情发生的新闻报道就是变化中的一种。这种变化一改传统新闻报道中媒体、记者旁观者的姿态,而是积极地介入促使事件发生、发展。由过去的身处其外转向身处其中。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不再单纯地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而是主动促成新闻事件的形成和发展。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动策划新闻事件的发生
   现在,一些晚报和都市报的记者在遵从传统要求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的形式。他们依照新闻价值的标准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情形进行衡量和开掘,使它们见诸报端,或者记者亲自参与到事件活动中去,从而将策划、报道和组织集于一身。也就是由单纯的角色向多重的角色转变。 (2)充分发掘新闻题材,把新闻做大
   当前的新闻许多报道选题,如果依照传统的理念和报道惯例进行报道也就是一个篇幅很短的单篇新闻报道。但现在很多记者确能够将这些选题做成历时时间长、篇幅巨大的系列报道。例如前两年众多媒体热炒的“杨丽娟事件”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代表。实际上,“杨丽娟事件”本不应该成为舆论的焦点,可一些记者却将杨丽娟去香港见刘德华前前后后的过程以及中间杨所做的诸多事情详细地报道出来,从而形成了舆论,达到了把新闻做大的目的。类似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
  在上述两点中,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发挥了主动性,不在单一地等待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即将发生的事情。他们还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变为现实,将小的报道变成大的报道。
  2.从其身份看,由单纯角色向多重角色转变
  按照传统的分类,编辑和记者是新闻报道过程中负责新闻生成了两个分工。目前在一些大的报社中,尤其是党报和机关报的报社内,这两种分工依然存在。编辑和记者在工作中有着明确的界限,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编辑主要负责选题的确定,指导记者如何按照既有的报道风格思路进行写作和报道,同时还负责对新闻稿件的修改。记者的主要工作是根据编辑部的安排采集、撰写稿件。如果依照编辑和记者工作时身处的环境来区分他们分工的话,前者主要的工作主要在室内完成,后者的工作比较复杂,它往往是内外和室内的一个综合体。
  作为后起的晚报和都市报,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编辑记者合二为一的采编一体化的倾向。也就是说,记者兼有了编辑的身份,其身份由单纯走向多重。
  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记者所从事的工作或者说记者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正如前面谈记者主动性增强中谈到那样,记者不再单纯地从事新闻报道中的采写工作,他还承担起了选题、策划等原来编辑所承担的工作。这样一来,也恰恰在增强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主动性上产生了促进的作用。可以说身份转变带来了行为上的改变。
  
  二、新的新闻理念的出现和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成为记者角色转变的动因
  
   记者角色的转变为什么主要发生在一些晚报和都市报的报社中?对新的新闻理念的尝试和报社、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与之密切相关。
  1.新的新闻理念是角色转变的学理动因
  对于新闻理念的探讨和实践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众多的新闻理念中,“公共新闻”、“民生新闻”的理念为晚报、都市报记者所推崇。这两种新闻理念与晚报、都市报联姻并非巧合,因为这两种新闻理念的内涵与晚报、都市报的读者定位是一致的。

晚报、都市报作为面向所在地广大市民的报纸,它们把广大的市民作为主要受众。在选题报道中,所报道的事件往往与广大的市民相关或者为他们所关心。“接近性”在新闻报道的选题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尺度。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是指大众传媒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倾听市民心声,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同时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②“公共新闻”“要求新闻业在报道中要体现公众的参与,促进公众的民主素质提高和促进社区问题解决。”③从这两个对“公共新闻”的诠释中可以看出来,“公共新闻”是以服务当地市民或者社区内民众为主要追求的,新闻选题的“接近性”和读者的定位与晚报都市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民生新闻”是国内新闻理念和实践的探索与尝试,它的受众定位是普通人。报道要关注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民生新闻缘于社会新闻,但它不同于社会新闻,主要体现在它一反社会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不以提供娱乐、消遣、迎合人们猎奇心理为目的,而是以关注民生为立足点,以体现社会主义媒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让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版面的主角,表现出强烈的亲民色彩。”④
   从新闻价值角度出发,尽管“接近性”是新闻事件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从操作的实际看,普通的市民很难成为被报道的主角。可是通过记者角色的转变,由被动记录重大的事件,到主动发掘具有“接近性”和“人情味”的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事情,普通的人和事也就成为被报道的对象。因此说,这些理论在于晚报、都市报受众定位契合的同时,也促使着记者角色发生转变。
  2.谋求利益最大化是角色转变的经济动因
   记者角色的转变原因还缘自于报社和记者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1)报社利益最大化的需求是角色转变的一个经济动因
   众所周知,广告是报社的收入的最主要的来源。广告商则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以及报纸发行在市场上所占份额等标准来最终确定广告的投放。
   为了吸引读者的订阅,报社除了对订阅者给以各种优惠外,最重要的还是对自己的另一个商品——报纸内容的质量进行提高。可以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的结果导致了报纸所报道内容趋同或者重复,这个特点在同城报纸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在这种背景下抓住读者的眼球,于是“求异性”的新闻报道进入到了记者的视野。而新闻报道的“求异性”主要表现为内容上的“独家性”。而记者积极主动发掘那些可能性的“新闻”,并最终将它们变成新闻的做法就符合了“求异性”的要求,因为所发掘的对象一般而言都是“独家的”。
   报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做法还表现在采编一体化的做法上。一般来说,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的细化。在生产的流程中,每一道工序由专门的负责,这样可以提高生效率。对于报社而言,从理论上讲,将编辑和记者分开,各自从事自己的工作也会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但这个理论只适合于大的媒体,对于晚报、都市报这些规模比较小的媒体而言不但不能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反而会因为各种中间沟通交流的环节降低新闻报道的效率。所以当下很多晚报、都市报的报社都采用了采编一体化的做法,其目的也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2)记者本人追求利益是角色转变的另一经济动因
   企业化运作的报社通过按发稿质量、数量和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的方式衡量一个记者的工作并发放相应的报酬。尽管有人士对这种做法提出了相左的看法,但在讲求效率和公平的晚报、都市报中也不失为一个公平合理的办法,它体现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正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争相发掘与广大市民相关的新闻题材并把它发展为“独家”报道和就一个选题发一串的系列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记者角色新倾向存在的潜在隐患及应对策略
  
   不容否认,这种新倾向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报道实践的有益尝试,的确在增强报社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能因为它积极的意义就对这种转变所蕴涵的隐患视而不见。而所存在的隐患主要是因为“把关人”的相对集中造成的。
  1.“把关人”的相对集中给新闻的准确性带来了隐患
  准确是新闻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报报社对报道中所出现的错误视而不见就会降低报纸的公信力。这样的结果也会导致该报纸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然而在编辑和记者一体化的报社内,出现错误的几率在理论上要比编辑记者分开的报社高。原因就在于编辑记者一体化导致了新闻报道中“把关人”的相对集中。在党报、机关报等一些大的报社中,编辑和记者都是新闻报道的“把关人”,他们都对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多一道工序也就在降低新闻报道不准确性上发挥一层作用。采编一体化后,不仅减少了“把关人”的数量和把关的次数,还减少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可能。因此说,“把关人”的相对集中为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埋下了隐患。
   针对“不准确性”的隐患,记者就应该在新闻报道过程加倍认真,不能因为“把关人”和把关数量的减少而忽略新闻的准确性。在报道过程,要认真核实每个新闻细节,不能存在懒惰的心理和侥幸的心理。要跳出新闻报道之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新闻报道,查漏补缺,尽可能地消灭“不准确性”。
  2.“把关人”的相对集中还给记者在选题时带来主观性的隐患
  新闻报道强调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选题也是如此。这就要求记者选题时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切忌主观性的判断。可由于采编合一,尽管记者在选题时是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进行选题,但选择的主观性不可避免。由于“把关人”相对集中,个人的判断往往就成了最终的判断,而这个判断往往带有主观性。而大家集思广益之后的选择就客观得多。
  避免选题的主观性,首先要求记者全面细致地理解新闻价值所要求的选题标准,在此基础上不要想当然,认为自己的判断就是正确的。要向他人请教,认真听取他人的看法,不要一意孤行。
  3.“把关人”的相对集中还会给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带来隐患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些记者就会通过改变所报道事件的某些细节或者编造新闻的做法造成新闻报道的轰动效应,从而使报道成为现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最典型的一个当属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事件。尽管这个例子不是报纸的例子,但同样适合。
   在按照发稿质量和数量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方法给记者发酬金的分配体制下,利益地驱动势必会使某些记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去改造新闻捏造新闻。“把关人”的相对集中降低了“把关人”监督防范虚假新闻产生所应发挥的作用。
   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是记者的最大的职业道德。所以记者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的修养,在利益面前遵守最大的职业道德,养成抗拒诱惑的能力,按照准确+平衡+完整+独立+道德=公平的原则进行报道,消除新闻报道中的不真实性。
  
  注释
  1 程世寿,胡继明:《新闻社会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59页。
  2 李青藜:《美国的公民新闻事业》[j],《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第1期。
  3 陆银味:《美国“公共新闻”的实践与理论探索》[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 武俊:《公共新闻是民生新闻的突围之道吗?》[j].青年记者,2006年第6期。

上一篇:90后大学生媒介消费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

下一篇:女性人才培养的媒介拟态环境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