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04 20:42
摘要 手机改变了新闻摄影与摄像,将大批受众纳入到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手机给记者采访带来巨大的方便,对新闻制作提出新的要求。手机为受众带来新的媒介体验,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模糊,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工具。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有人将手机媒体概括为五大特征:分众、定向、即时、互动、传播。
虽然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完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模式、收费标准等问题还在探索中,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看,它已经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
一、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与摄像
具备摄像功能的手机将一大批受众纳入到了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来,手机使得用户成为潜在的新闻图片拍摄者。传统的新闻摄影由具备专业技能的摄影记者使用专业相机拍摄出来。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不少手机生产厂商将拍照、摄像功能作为手机的卖点,纷纷推出具有拍照、摄像功能的手机,而且像素越来越大。完全达到新闻图片的专业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媒体对图片的生产、认识和使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即时记录新闻事件现场。弥补了记者无法赶到现场的不足。
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敏锐地认识到了手机摄影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在节目或报纸中采用手机摄影图片,以此来吸引受众并增加稿件来源。2005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成为各大报纸、通讯社播发新闻的“主力军”。WWw.lw881.com2005年8月,一个名为cell journalist(手机记者)的新闻供稿服务机构在美国田纳西州成立,创始人帕克·伯利德认为:今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着手机电话的过路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国内的媒体也积极采用极具时效性的手机图片。2005年8月26日,北京《京华时报》将一幅用手机拍摄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发生火灾的照片刊登在头版上,虽然照片有些粗糙,但这是首都平面媒体第一次在头版上使用手机照片。此后,《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竞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等报纸也相继开辟“手机照片”专栏。
电视媒体也积极采用手机用户拍摄的影像作品,如今打开电视,热心观众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作品并不少见。这些影像资料虽然画面不够专业,但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编辑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新闻播放。当突发事件发生而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情况下,普通手机用户和有摄影、摄像功能的手机代替了专业的摄影记者和摄像机,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正是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获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有时会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揭露出来,引起社会的震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手机拍摄的作品,用平凡人的视角,用普通受众的眼光去拍摄,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亲近感,尽管这些图片还经历是要编辑选择。
手机摄影作品给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编辑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专业摄影记者有时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拍摄者则无所不在,这一点显然是专业摄影记者作不能比的。手机用户也没有专业摄影记者面对的各种硬性的规定、考核标准等束缚,可以自由地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题材。同时,他们也“不受媒介立场和其他功利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目前,不少报刊还是采用自己拥有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独家性和数量。但是,随着手机用户及其他摄影爱好者的技术不断成熟以及采用他们图片的图片社、图片库建设、运营和服务的日益完善。报刊专职摄影记者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手机拍摄的作品对图片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编辑识别图像的眼力。“数字技术和图像处理软件使得影响的调整、修改或篡改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图片编辑更要具备识别‘数字化造假’的能力,并随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出错”。使用拍照手机的用户绝大部分不是新闻从业者,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他们拍摄出的照片的真实性无法像摄影记者那样获得来自其职业道德的保证。用手机拍摄的图片日益增多,图片编辑既要从中选出真实的图片,又要选择出优秀的图片。面对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图片提供者,要能合理地调配专业摄影记者和手机摄影爱好者这两种资源。“在和手机拍摄者进行‘竞争’时,报纸视觉负责人应该能够灵活地调配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拍摄者的力量份额。作为传媒的报纸,始终需要更加高质量、高质索的新闻图片”。手机给新闻摄影、摄像带来大量新鲜的血液,受众欣赏到的新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给新闻摄影、摄像以及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推动新闻摄影、摄像实践不断发展。
二、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新闻采访。不仅使普通用户具备了采集图片、保存信息的能力,也给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利用手机,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手机短信报料已经十分常见,有了手机,记者可以任何时间和地点获知新闻线索并飞速前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让受众能极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现场。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常常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通过电话与远在现场的派驻记者联系,告知受众最新的进展。摄影记者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更加便捷的拍摄工具,如cnn资深记者尼克·罗伯森就用手机给cnn发回现场照片。
记者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更可以同采访对象用e-mail进行交流,采访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cnn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用手机进行的采访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2003年4月13日,cnn记者布伦特·萨德勒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周围进行采访并现场直播了过程,他们受到攻击的情况真实的传递到受众那里,最后,他们回到cnn车队,与同事一道疾驰逃离提克里特。萨德勒说:“我们正在以75英里的速度快跑。”不久,手机的卫星连线就中断了。可以说,手机已成为新闻记者掌握的有力武器,推动了新闻实践的发展。
广播电视节目的手机短讯服务业务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项业务的普及与多样化,广播电视节目都争相开设搭建“受众时评”平台,让受众参与整个新闻报导的过程中。与传统广电新闻相比较,它具有自发性而非预设性。特别在直播新闻、现场报道的节目当中,受众的短讯评论直接影响现场气氛和传播效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改变新闻报道的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种随机的报道状态也就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媒体图文的播放效应上分析,它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由于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十分成熟,定制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新闻远不及传统媒体丰富。而手机的技术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手机媒体现阶段只能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美国学者巴伦·李维斯在《媒介等同》中指出:大屏幕播放与小屏幕播放将是不同的两种经历——尽管内容是相同的,大图像比小图像更具激发性,因而要求更高也更容易记忆。但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在屏幕大小上并不占优势,只能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口,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内容。如文字新闻,如果直接把报纸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可以想见用户要花费很多时间翻页,容易对新闻失去耐心,而且在时间上也不符合手机的特点,编辑需要对新闻进行改写,用简短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受众传递更多的内容。
适合手机屏幕的节目形态: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设计出对用户黏度高的内容,设计出有爆发点的精品。一些从事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公司,对传统内容重新编排、转码。去掉大部分元素,只要一个爆发点,剪成30秒,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短片。在视频新闻方面,新华社与中国联通合作专门为手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新华视讯,多为30秒以内的新闻,以近景镜头为主,字幕字号更大。也有新闻媒体自己参与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节目的,上海文广新闻投资拍摄了手机短剧《新年星事》和互动情景剧《白骨精外传》,以解决节目来源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适合手机媒体播放的电视、电影资源不多,对于传统媒体的部分内容,譬如是关老百姓的实用信息、重大新闻信息经过改编可以使用,但一些综艺节目很难移植。而一些健康、有趣、简短的笑剧大有发展前景。媒介从业者必须根据手机的特点对新闻进行加工,使之符合手机传播的需要。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介从业者在新闻采访、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必须考虑手机这种融合多种媒介的新型媒体,使新闻作品符合媒介整合的需要。“在媒介整合背景下工作的记者,不但要会运用传统的提问、观察等手段进行采访,还要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视觉素材与听觉素材的纪录;不但要会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作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还要学会在单篇报道中融合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进行叙事。这对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更要适应这种新的媒介,满足不断发展的媒介竞争需求。
三、为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介体验
首先,融合了报纸、影视等多种媒介的手机。改变着传统的视听习惯。“手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都已呈现在这个信息接收与发布微型平台上。这个最初为个人语音通讯而发明的工具,不仅是已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已经拥有日益强大的公共信息传播的技术元素”。手机具有屏幕,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阅读文本、查看图片、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的能力。手机还为收听广播、播放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手机庞大的用户市场,可以说手机在融合各种媒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电视目前也有两种形式:流媒体模式和广播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融合了多种媒体的手机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以往受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要求,受众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这在工作压力巨大、时间宝贵的今天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的生活。我们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十分紧张,很难闲适、安逸地仔细读完一份报纸或者享受电视节目。当人们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又往往找不到报纸或错过了喜爱的电视节目。手机改变了这种现象,用户接收或下载完新闻后,完全可以将其现存在手机里,随时阅读。
手机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受众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所见用手机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收发新闻信息,受众和传者角色的互换瞬间完成。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再仅仅是新闻或是其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互联网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条件,用户必须具有个人电脑,接入网络,用户被牢牢钉在座位上。手机同互联网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网络提供的平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手机功能的拓展,手机已经实现从通信终端到多媒体终端的转变。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种技术瓶颈将逐一突破,手机将会成为个性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的传输终端,同时,手机的拍照、录音、录像和通信功能的整合,还使手机成为一种多媒体的生产工具,这对既有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模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拥有手机使得用户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用户融传播者与接受者于一身的特点使用户一方面可以获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手机从朋友处获知民间看法,在几方信源的共同比较中会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形成相对合理的判断。手机即是一个信息接收终端,又是一个信息发送的终端,信息的流动并非在手机处中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向下延续,此时,收到信息的手机用户又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这种情况下,向用户隐瞒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刻意地隐瞒事实真相反而为谣言提供了流通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大量短信的功能进行谣言的传布,对此,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政府运用手机短信有效化解谣言,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第三,手机已经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有力工具,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的意见可以轻松地到达节目制作者,受众的地位无形中得到提高。手机短信个人、私密、方便易于操作的特性使其在受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传播链中反馈一环明显较弱。受众在接受节目中的想法很难找到方便的渠道向传者反映。而传者同样没有什么合适的手段获得反馈。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充分发挥二者所长,现在已经被各大电视台等媒体广泛采用,用户通过手机短信表达的意见在互联网平台上都可以得到体现,而编辑人员则及时从中采撷精彩的语句,通过主持人读出文字滚动播出,进行互动。现在不少新闻节目都根据当天的内容设计互动话题吸引受众参与,一方面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节目的收视率有一定的掌握。一些娱乐节目更是充分发挥受众的作用。近年来办得红红火火的选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二套的“梦想中国”、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等无不将观众的短信支持作为选手去留的重要参考。电视机前一个个虚拟的“现场观众”就成了赛场上的一位评委。而此种短信投票方式也给电视台带来丰厚的收益。
关键词 手机媒体 新闻传播
有人将手机媒体概括为五大特征:分众、定向、即时、互动、传播。
虽然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完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模式、收费标准等问题还在探索中,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看,它已经给新闻传播活动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
一、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与摄像
具备摄像功能的手机将一大批受众纳入到了新闻图片、影像采集者的行列中来,手机使得用户成为潜在的新闻图片拍摄者。传统的新闻摄影由具备专业技能的摄影记者使用专业相机拍摄出来。而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不少手机生产厂商将拍照、摄像功能作为手机的卖点,纷纷推出具有拍照、摄像功能的手机,而且像素越来越大。完全达到新闻图片的专业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平面媒体对图片的生产、认识和使用。手机拍摄的新闻图片即时记录新闻事件现场。弥补了记者无法赶到现场的不足。
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敏锐地认识到了手机摄影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在节目或报纸中采用手机摄影图片,以此来吸引受众并增加稿件来源。2005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成为各大报纸、通讯社播发新闻的“主力军”。WWw.lw881.com2005年8月,一个名为cell journalist(手机记者)的新闻供稿服务机构在美国田纳西州成立,创始人帕克·伯利德认为:今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着手机电话的过路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国内的媒体也积极采用极具时效性的手机图片。2005年8月26日,北京《京华时报》将一幅用手机拍摄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发生火灾的照片刊登在头版上,虽然照片有些粗糙,但这是首都平面媒体第一次在头版上使用手机照片。此后,《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竞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等报纸也相继开辟“手机照片”专栏。
电视媒体也积极采用手机用户拍摄的影像作品,如今打开电视,热心观众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作品并不少见。这些影像资料虽然画面不够专业,但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编辑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新闻播放。当突发事件发生而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情况下,普通手机用户和有摄影、摄像功能的手机代替了专业的摄影记者和摄像机,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正是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获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有时会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揭露出来,引起社会的震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手机拍摄的作品,用平凡人的视角,用普通受众的眼光去拍摄,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亲近感,尽管这些图片还经历是要编辑选择。
手机摄影作品给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编辑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专业摄影记者有时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拍摄者则无所不在,这一点显然是专业摄影记者作不能比的。手机用户也没有专业摄影记者面对的各种硬性的规定、考核标准等束缚,可以自由地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题材。同时,他们也“不受媒介立场和其他功利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目前,不少报刊还是采用自己拥有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独家性和数量。但是,随着手机用户及其他摄影爱好者的技术不断成熟以及采用他们图片的图片社、图片库建设、运营和服务的日益完善。报刊专职摄影记者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手机拍摄的作品对图片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编辑识别图像的眼力。“数字技术和图像处理软件使得影响的调整、修改或篡改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图片编辑更要具备识别‘数字化造假’的能力,并随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出错”。使用拍照手机的用户绝大部分不是新闻从业者,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他们拍摄出的照片的真实性无法像摄影记者那样获得来自其职业道德的保证。用手机拍摄的图片日益增多,图片编辑既要从中选出真实的图片,又要选择出优秀的图片。面对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图片提供者,要能合理地调配专业摄影记者和手机摄影爱好者这两种资源。“在和手机拍摄者进行‘竞争’时,报纸视觉负责人应该能够灵活地调配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拍摄者的力量份额。作为传媒的报纸,始终需要更加高质量、高质索的新闻图片”。手机给新闻摄影、摄像带来大量新鲜的血液,受众欣赏到的新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给新闻摄影、摄像以及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推动新闻摄影、摄像实践不断发展。
二、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新闻采访。不仅使普通用户具备了采集图片、保存信息的能力,也给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利用手机,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手机短信报料已经十分常见,有了手机,记者可以任何时间和地点获知新闻线索并飞速前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让受众能极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现场。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常常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通过电话与远在现场的派驻记者联系,告知受众最新的进展。摄影记者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更加便捷的拍摄工具,如cnn资深记者尼克·罗伯森就用手机给cnn发回现场照片。
记者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更可以同采访对象用e-mail进行交流,采访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cnn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用手机进行的采访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2003年4月13日,cnn记者布伦特·萨德勒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周围进行采访并现场直播了过程,他们受到攻击的情况真实的传递到受众那里,最后,他们回到cnn车队,与同事一道疾驰逃离提克里特。萨德勒说:“我们正在以75英里的速度快跑。”不久,手机的卫星连线就中断了。可以说,手机已成为新闻记者掌握的有力武器,推动了新闻实践的发展。
当然,手机的便利也给不少记者制造假新闻创造了条件。在华盛顿附近狙击手的案子中,杰森·布莱尔在《纽约时报》作假新闻,并声称现场报道,实际上是用手机在纽约布鲁克林说话。后来,他又编造从敌后拯救出来的美国士兵杰西卡·林奇父亲的采访。这已经引起了媒体与公众的充分关注。
广播电视节目的手机短讯服务业务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项业务的普及与多样化,广播电视节目都争相开设搭建“受众时评”平台,让受众参与整个新闻报导的过程中。与传统广电新闻相比较,它具有自发性而非预设性。特别在直播新闻、现场报道的节目当中,受众的短讯评论直接影响现场气氛和传播效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改变新闻报道的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种随机的报道状态也就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媒体图文的播放效应上分析,它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由于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十分成熟,定制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新闻远不及传统媒体丰富。而手机的技术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手机媒体现阶段只能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美国学者巴伦·李维斯在《媒介等同》中指出:大屏幕播放与小屏幕播放将是不同的两种经历——尽管内容是相同的,大图像比小图像更具激发性,因而要求更高也更容易记忆。但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在屏幕大小上并不占优势,只能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口,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内容。如文字新闻,如果直接把报纸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可以想见用户要花费很多时间翻页,容易对新闻失去耐心,而且在时间上也不符合手机的特点,编辑需要对新闻进行改写,用简短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受众传递更多的内容。
适合手机屏幕的节目形态: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设计出对用户黏度高的内容,设计出有爆发点的精品。一些从事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公司,对传统内容重新编排、转码。去掉大部分元素,只要一个爆发点,剪成30秒,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短片。在视频新闻方面,新华社与中国联通合作专门为手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新华视讯,多为30秒以内的新闻,以近景镜头为主,字幕字号更大。也有新闻媒体自己参与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节目的,上海文广新闻投资拍摄了手机短剧《新年星事》和互动情景剧《白骨精外传》,以解决节目来源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适合手机媒体播放的电视、电影资源不多,对于传统媒体的部分内容,譬如是关老百姓的实用信息、重大新闻信息经过改编可以使用,但一些综艺节目很难移植。而一些健康、有趣、简短的笑剧大有发展前景。媒介从业者必须根据手机的特点对新闻进行加工,使之符合手机传播的需要。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介从业者在新闻采访、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必须考虑手机这种融合多种媒介的新型媒体,使新闻作品符合媒介整合的需要。“在媒介整合背景下工作的记者,不但要会运用传统的提问、观察等手段进行采访,还要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视觉素材与听觉素材的纪录;不但要会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作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还要学会在单篇报道中融合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进行叙事。这对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更要适应这种新的媒介,满足不断发展的媒介竞争需求。
三、为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介体验
首先,融合了报纸、影视等多种媒介的手机。改变着传统的视听习惯。“手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都已呈现在这个信息接收与发布微型平台上。这个最初为个人语音通讯而发明的工具,不仅是已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已经拥有日益强大的公共信息传播的技术元素”。手机具有屏幕,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阅读文本、查看图片、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的能力。手机还为收听广播、播放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手机庞大的用户市场,可以说手机在融合各种媒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电视目前也有两种形式:流媒体模式和广播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融合了多种媒体的手机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以往受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要求,受众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这在工作压力巨大、时间宝贵的今天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的生活。我们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十分紧张,很难闲适、安逸地仔细读完一份报纸或者享受电视节目。当人们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又往往找不到报纸或错过了喜爱的电视节目。手机改变了这种现象,用户接收或下载完新闻后,完全可以将其现存在手机里,随时阅读。
手机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受众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所见用手机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收发新闻信息,受众和传者角色的互换瞬间完成。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再仅仅是新闻或是其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互联网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条件,用户必须具有个人电脑,接入网络,用户被牢牢钉在座位上。手机同互联网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网络提供的平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手机功能的拓展,手机已经实现从通信终端到多媒体终端的转变。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种技术瓶颈将逐一突破,手机将会成为个性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的传输终端,同时,手机的拍照、录音、录像和通信功能的整合,还使手机成为一种多媒体的生产工具,这对既有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模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拥有手机使得用户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用户融传播者与接受者于一身的特点使用户一方面可以获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手机从朋友处获知民间看法,在几方信源的共同比较中会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形成相对合理的判断。手机即是一个信息接收终端,又是一个信息发送的终端,信息的流动并非在手机处中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向下延续,此时,收到信息的手机用户又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在这种情况下,向用户隐瞒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刻意地隐瞒事实真相反而为谣言提供了流通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大量短信的功能进行谣言的传布,对此,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政府运用手机短信有效化解谣言,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第三,手机已经成为用户与新闻节目互动的有力工具,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的意见可以轻松地到达节目制作者,受众的地位无形中得到提高。手机短信个人、私密、方便易于操作的特性使其在受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传播链中反馈一环明显较弱。受众在接受节目中的想法很难找到方便的渠道向传者反映。而传者同样没有什么合适的手段获得反馈。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充分发挥二者所长,现在已经被各大电视台等媒体广泛采用,用户通过手机短信表达的意见在互联网平台上都可以得到体现,而编辑人员则及时从中采撷精彩的语句,通过主持人读出文字滚动播出,进行互动。现在不少新闻节目都根据当天的内容设计互动话题吸引受众参与,一方面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节目的收视率有一定的掌握。一些娱乐节目更是充分发挥受众的作用。近年来办得红红火火的选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二套的“梦想中国”、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等无不将观众的短信支持作为选手去留的重要参考。电视机前一个个虚拟的“现场观众”就成了赛场上的一位评委。而此种短信投票方式也给电视台带来丰厚的收益。
上一篇:试论新闻控制
下一篇:教育期刊的战略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