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版社应对数字出版时代的策略应对
目前,不论是传统出版社还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新兴网络媒体,喊得最凶的口号就是“寻找数字赢利模式”。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赢利模式意味着生存希望和制胜法宝。但迄今为止,多年的时间、精力与投资并用,还没有哪家出版社敢声称自己已走上康庄坦途,面前豁然开朗的。赢利模式难抓,但市场环境在变,传统出版社不得不挺身应对。如何能让自己少绕弯路,将用于无效尝试的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这是每个置身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统出版社应考虑的问题。
首先,作为数字技术不占优势的传统出版社,其最引以为豪并唯一可以倚仗的就是多年积累的传统出版资源了。除非传统出版社在技术研发上肯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或在出版业界呼风唤雨跟随者众,否则,自主研发的应用平台以及硬件设备很难在用户以及同行当中得到广泛的响应。目前,拥有行业号召力,能够一呼百应的龙头出版社自然是屈指可数的。大多传统出版社又在探索的过程中态度十分谨慎,如果没有看准方向,不会轻易耗费巨大成本去尝试。在这个尴尬的阶段,已有内容的充分利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传统出版社的既有资源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数字出版面前,任何一个出版社的资源都显得不那么丰富。近几年来,存储介质不断更新换代,容量一路疯长。几年前网上十分流行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世界名著1000部电子书合集,共占存储容量159.7MB。现价值30元的U盘能够装下50部。再比如另外一个《世界经典移动图书馆》电子资源涵盖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英文名著、社会科学、中外历史、艺术博览、法律法规和生活百科满满十卷内容,总藏书包含18000余册,名画雕塑图片8000余幅。这些资源总共加起来占用存储容量2.9GB,一部好一点的智能手机就能够全部吃下。这意味着,不论这家出版社的历史多么悠久,编审能力多么强大,在海量存储面前,自己的内容资源都是远远不足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利用内容资源就是最为划算的做法。具体实践方式就是内容碎片化,并对社内资源进行通盘考虑,不再孤立一本本图书,尽量达到“一鱼多吃”的效果。以外语读物以及教材类出版社为例:社内的多本行业英语、商务英语、综合英语图书中,可能都有针对“Internet”这一话题的内容,那么对于高校中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或者社会上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的英语爱好者来说,将这一话题的资源打包在一起,通过数字形式呈现出来,就变得更为有意义,也更能迎合这种特定需求。同时,在同样的这些书当中,又可能都有针对“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点的讲解和练习,将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对于将要参加英语测试的考生来讲,又是进行语法训练的良好资源。对于传统出版社来讲,在喊着“内容为王”的同时,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是,什么才是“内容”。一般情况下,“内容”是一种脱离形式的存在,也就是说“内容为王”并非“图书为王”,因为图书只是展现内容的其中一种形式而已。但同时,内容的使用价值却是依附于不同的人存在的。同一内容在不同人眼中可能满足了不同的文化需求。其实说到底就是出版社应该好好整理整理家底,将内容在更为精细的层面上进行分类、汇总、联系,将内容变为消费者确确实实可以拿来用的资源,而不是仅仅利用一、二、三、四册进行区分,也不再仅仅利用一个一个书号,生硬的对用户需求进行想当然的进行硬性切割。
接下来自然而然就面临另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够实现内容的碎片化,从而更为精确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牵扯到内容的生产问题。
内容想要实现碎片化,就需要给一个个内容块贴上不同的标签。举个例子,对于英语教材当中的一篇马克·吐温的文章,可以贴上如下标签:“幽默、中等(难度)、种族问题、马克·吐温、2000词”。通过标签就体现了看待这篇文章的不同角度,也通过标签与其它拥有某个同样标签的文章建立了联系。但内容的生产问题,远非这一句话说得这么简单。不同编辑,不同部门的员工在处理稿件时,要达到最终融会贯通的效果,就必须要实现内容的标准化。编辑与编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建立联系,需要遵守统一的规则。内容生产的上游部门,例如负责组稿的部门要有通盘考虑的长远眼光,在组稿的时候就考虑到后续数字出版的形态和附加服务。同时编辑在审读稿件的时候,要对内容进行格式化处理。部门之间必须紧密合作,充分沟通,才能将整个出版流程走得流畅高效。
此外,内容数字的标准化对传统出版社的未来也许意义非凡。目前,数字出版形式花样繁多,载体包括PC、平板、电纸书、智能手机、电子书包的硬件介质等。同时内容的格式也多种多样,有PPT、PDF、mobi、epub、chm以及其他各类软硬件商如当当、汉王、方正的自有格式,此外还有各类以app应用形式存在的数字出版物,可谓军阀混战,时局不明。究竟哪一两种形式会最终脱颖而出,一览众山小,都很不明朗。如果传统出版社的内容未进行标准化处理,那么当出版社想在平台中进行内容移植时,就要将内容重新处理一遍,这将是极大的财力以及人力消耗。当当网副总裁以及多看阅读的科技主编都曾抱怨过电子书格式转换的烦恼,抱怨懒散的出版社简单粗暴得提供PDF格式文档,造成电子书的加工困难。作为传统出版社来讲,自己并非完全置身于这些“科技”问题之外的。毕竟,总要有人为加工困难造成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买单。要想在多重载体多重选择中转身自如,内容的标准化就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十分底层的内容生产理念。
归根结底,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修养还是重在观念。思考所有问题,包括编辑审校和营销环节,都不能缺少数字这一环。上下游编辑需要通力协作,流程之间衔接的链条决不可断。出版社的数字素养即人的数字素养。时时将内容的标准化和利用最大化记在心间,落实到制度中,这不仅仅是高明的做法,对于传统出版社而言,还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最为安全的做法。
参考文献
[1]任晓宁.电子书遭遇格式转换文档保存的烦恼.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3-07.
[2]唐洪.电子书是否能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链.百道网,2013-03-08.
[3]蒋宏.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显示困惑于发展方向.现代出版,2011(2).
[4]忻云.缺失统一转档标准 数字出版收益被制作成本消耗.IT时报,2013-06-03.
上一篇:传统报纸和其在微博传播的异同分析
下一篇: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策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