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新华社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三大举措

发布时间:2015-07-01 16:49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华社对外报道经历了由讲求时机向追求时效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离不开新华社基本建设成就提供的物质技术保障,中央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新华社的业务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 时效性 基本建设 政策 制度建设
  
  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是媒体的一条生命线。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华社由一个国内通讯社初步建成具有
  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观念长期以来主要是从 政治 角度,而较少从新闻传播的特点考虑形成的,强调新闻发布的时机,而不是时效。这种观念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并一直沿用到新

  三、建立制度: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行为规范
  
  在提高对外报道时效性的探索中,对外传播业界始终是最活跃的。早在80年代中期,新华社就开始尝试业务制度建设,以切实保障发稿与编辑工作环节的时效;到90年代中后期,新华社已经建成一些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它们作为行为规范引导追求时效成为对外报道业务的自觉实践。主要制度建设有:
  其一。24小时发稿制度。借鉴路透社的经验,新华社国际部的西班牙文专线在1986年实现了每天24小时连续发稿

制。该年,新华社在海外的第三个总分社——拉美总分社成立。它开始发稿后,同总社进行了明确分工,北京时间早上8点至晚上8点,国际新闻西文发稿由总社负责,北京时间晚上8点至第二天清晨8点,由拉美总分社负责。1988年,新华社先后在纽约联合国分社,莫斯科和墨西哥城建立3个欧美编辑部。欧美编辑部刚建立时,主要职责是承担编发驻欧美的 英语 国家分社的 英文 稿件,到90年代后,逐渐扩大到包括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的绝大多数分社(包括英语和非英语国家)的英文稿件。从1993年起,欧美编辑部又增加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即,在总社编辑部不值班的时间段内,接替总社负责编发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英文稿件。也就是说欧美编辑部解决了总社从晚上11点半到次日上午8点之间因安排值班人员困难而导致各分社英文稿件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难题。各地区欧美编辑部作为总社的派出机构拥有独立发稿权,确保新华社每天24小时不间断发稿,极大提高了新华社英文稿件的发稿时效。而在新华社的主体业务中,国际新闻英文报道是与西方大通讯社进行最全面和最直接竞争的部分。从2000年12月26日起,新华社国际部和 体育 部开始24小时值班发稿,即,新华社国际部的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葡文和海外中文7种语种专线新闻信息发布体系至此全部实现了24小时发稿制度。2001年1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全面实行24小时发稿制度。国内部、国际部、对外部、摄影部、体育部都实行24小时值班法规制度。
  其二,终审发稿人制度。新华社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89年基本上实行“三级发稿制度”,即总编辑室、编辑部、编辑室都拥有稿件的签发权。编辑室主任、副主任签发不涉及敏感问题的稿件;编辑部主任、副主任签发重要稿件;值班总编辑、副总编辑或社长签发涉及重大或特殊敏感问题的稿件。造成的问题是发稿权过于分散,且层级繁多,不便于高效运作。1990年,新华社把“三级发稿制度”改为“终审发稿人制度”,即,社级发稿和部级发稿体制。各编辑部下届的编辑室不再拥有稿件的签发权,各编辑部推荐定额的终审发稿人,终审发稿人由总社授权统一签发所有稿件。在国际新闻对外报道方面,国际部值班室是终审发稿人的具体工作岗位。负责国际报道的日常发稿。只有特别重大敏感的稿件才由社总编辑室确定。1992年国际部值班室改名为“国际部发稿中心”,由国际部正副主任和具有终审发稿权的人员组成,轮流值班,担负24小时发稿任务。这是借鉴世界上其他大通讯社的经验,精简发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部级发稿部门的指挥组织职能,朝着“指挥中心”、“作战中心”的方向迈进,极大提高了新闻的发布时间。
  其三,采编译合一制度。首先是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取消了中文定稿的传统做法。1979年2月,新华社对外部调整组织机构和改变工作方法:设立 政治 、外事、 经济 、文教、特稿四个采编组,实行采编译(英文)合一,成立工作队,负责直接用英文处理当天报纸上需要抢发的社论、文章和消息。“文革’中实行的在对外报道中以中文定稿的做法在这次改革中被否定。采编译合一制度删除了中文编辑的环节,节约了编辑工作中的时间。其次是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编辑环节也被精简。从1983年到1999年,新华社先后建立了亚太总分社中拉美地区总分社、非洲总分社、法语国家地区总分社4个海外总分社。海外总分社刚成立时发出的稿件,还要到新华社总社那里,经总社编辑部加工后才发送广播。1987年,总社与总分社约定:总分社向总社提供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除了政策性特别强,内容较复杂的稿件由总社处理外,一般稿件总分社编辑后就直接发送广播。这一规定在该年试行仅3个月后,由总分社直接发送广播的稿件已占到总数的70-80%。这样海外总分社就能直接编发本地区的国际新闻稿件,增强了新闻时效。
  其四、外文发稿制度。新华社推行驻外记者对外报道直接用外文发稿制度。过去驻外记者大多用中文发稿,由总社编辑部根据中文定稿编译成外文稿,导致稿件的准确性和时效都受到影响。1985年新华社确立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后,从英文线路开始,逐步推行到其他文种线路,驻外记者的对外报道都直接用外文发稿。结果,既增加了稿件数量,提高了稿件质量和时效,又培养了一大批新型的具有国际报道竞争力的记者和这是新华社对外报道上的一个重大 历史 性转变,对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具有长远意义。1995年1月,新华社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改革措施,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开始正式启用分层次、分类别发稿新格式,英文还同时采用大小写制。这使外文发稿进一步标准化,与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对建立新闻落地、稿件处理和数据存储的快速发稿体系有重要意义。
  除了保障时效的制度建设,新华社还善于不断学习世界性大通讯社的先进操作方法,及时灵活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有效地提高对外报道的时效。像滚动播出、口头报道、现场直播等 现代 报道方式在新华社对外报道中的兴起与快速 发展 。如。2000年6月,朝鲜半岛南北方首脑在平壤会谈,举世瞩目。新华社国际新闻英文报道以时效快、独家信息多博得世界主流媒体的喝彩。这次报道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华社敢于放弃多年不变的“写——编——发”的发稿顺序,大胆采用了世界性大通讯社的一些惯用操作方法,用灵活的报道模式保证了稿件快速播发。首先,发稿人直接编辑播发稿件,无需经过编辑加工。第二,发稿人直接写稿。记者只需打个电话,告诉发稿人事件的最新进展,或只发一两段素材即可,不必写成品稿件,甚至不用写稿,为记者节约了大量时间。第三,采用滚动式发稿。第四,发稿人根据电视直播,同步报道事件最新发展。在这次报道中,新华社的消息被其他世界性大通讯社纷纷引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赞扬新华社连续抢发快讯,率先报道了许多独家信息。
  追求时效性的观念转变带来对外报道行为的明显变化,新华社对外报道的时效不断改进。1986年1月,新华社国际新闻英文报道在与西方通讯社可比的23条新闻中,较对方平均晚了11个半小时。1991年海湾战争报道是一次检验“综合社力”的大考验,世界各大通讯社无不倾注全力报道。新华社国际部把各编辑室的英文编辑集中起来使用,各总分社也全力配合。在这次报道中,英文报道时效基本在各大通讯社之首,数量也较大,有关报道发稿量日均124.5条,受到国际同行的称赞,是新华社国际新闻英文报道的一个“里程碑”。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新华社关于比赛成绩的英文稿件时效有80%以上超过外国通讯社。1997年6月30日、7月1日,新华社报道香港回归重大活动,在与外电可比的42篇报道中,有83%的报道比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快;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

上一篇:美国媒体公开发表隐私的法律调整

下一篇:后哥本哈根时代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