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1 16:52
摘要 本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与系统学,信息 经济 学理论相结合,得出有相对示范意义的“涉农 企业 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伊利集团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特征及信息传播现状进行实地考察与探究,验证“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户 多结点 信息传播范式 伊利集团
我国农民在作生产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户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者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诞生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健康 发展 ,从而构建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实现和谐的环形传播,最终可以消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从最初的“企业+农户”到最近的“企业+奶联社+农户”传播模式,伊利集团在“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发展道路上探索了多年。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范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使其进一步得到修正与完善,对推动新 农村 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内涵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概念的引出来源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企业+农户”主要是指是涉农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建立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提供一定有偿或无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或资金来换取农户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常被称之为“分包制”或“订单农业”。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中大部分是通过合同进行连结的,农户按合同规定生产农副产品。企业按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企业+农户”的生产组织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是一种网状结构。由众多结点和结点间的联系组成。这些在信息 网络 中连接信息流的结节之处被称作信息结点或者信息接点。信息结点将各种信息流联结成一个系统,是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因此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诸如各种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与农民生计相关信息也是通过众多信息结点,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信息渠道,最终使各种涉农信息实现在信源和信宿问的循环送达。
传播学理论一般认为,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组成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研究中,传播常被看作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直线型运动,尽管有反馈机制,受传者仍被置于被动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接受者其实具有和传播者同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因此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始主体、中介、传播终主体之间有机联系,围绕涉农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组织化的整体。传播主体通过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传播渠道及大量的涉农信息资源,来进行生产、传递、接收和利用涉农信息。整个传播系统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见图1)
从静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传播者(传播始主体)、传播客体、中介、受传者(传播终主体)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协调,日趋和谐的演进过程。从纵向及时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由图中各环节构成的包含反馈效应的涉农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从横向及空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为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而与其他系统配合的动态组织。
二、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构成
1 伊利集团和奶农同为传播主体
传播系统的主体就是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就一次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可分为始主体与终主体。随着一次传播过程结束,始、终二主体的角色或相互更换,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有序化,促使传播过程连续进行。
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主要是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为传播过程的一端,信息传播范围是奶农,奶站业主,养殖区业主,牧场业主等。当作为信源时,伊利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通过技术服务队伍,报告和培训以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将市场、价格、质检、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涉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奶农。在传播过程另一端的广大奶农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结点将需求信息、咨询信息、个人信息等涉农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至伊利集团。(见图2)
2 伊利集团与奶农间多种形式的信息结点
农民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的伊利集团和广大奶农中间存在着以奶业专家大院为代表的科研第三方,以奶牛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自发合作组织,以奶站为代表的企农交易中介,以奶联社为代表的委托第三方等等多种信息结点。通过各种信息结点整合分散农户。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缩小单个农民与企业的信息差距,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企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信息结点有: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
奶站与伊利集团签订供奶合同,伊利集团与农户之间通过奶站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是较为传统的信息结点。伊利集团将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标准等信息通过组织传播方式传递给奶站,奶站再由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人际传播向奶站提供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来获得伊利集团的奶款以及技术培训。
奶牛合作社是收集奶农需求信息,获取技术信息、 法律 政策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并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向涉农企业传播,争取农民话语权的重要信息结点。涉农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根据奶牛合作社传递的信息对自身发布的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有利于实现涉农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与农民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的有效对接。
奶业专家大院是具有监督协调和科研协助意义的第三方组织。专家大院的运营机制是由政府牵头,专家指导,逐步融入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科技型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因此奶业专家大院作为信息结点,更多的是收集和传播农业奶业的服务信息,信息传播方式有:上门服务、电话等一对一人际传播;网络远程培训,举办培训班等组织传播。
奶联社是针对“公司+奶站+奶农”养殖模式的出现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生产经营模式。奶联社以强大的信息投入能力和获取、交换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并取代传统奶站、奶牛合作社以及奶业专家大院,使三者合一,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的信息素质不高,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主动发布信息的“失语”等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涉农 企业 信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威本。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 科学 化的奶牛养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奶质量,推动实现社会、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三方共赢。
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是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 发展 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断 总结 经验和修正的成果。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在本质上都体现了韦期特利一麦克莱恩中介模式中c扮演的中介角色。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作为伊利集团和农户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传播渠道的角色c,是守门人。因此干预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信息传递中进行着组织协调。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信息结点,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集团与奶农双方的传播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等中介(信息结点)使涉农信息在整个传播范式中的良性流动来实现的。
3 其他要素:客体、环境和目标
(1)“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即是传播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疾病处治和防疫信息69%,先进养殖技术信息61%。惠农政策信息40%,良种供应和配种信息39%,饲料供应信息3l%和原奶市场行情10%(见图3)。传播学上强调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要求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就意味着始主体所传之涉农信息不仅要能被终主体理解,而且也正是终主体所需要的。伊利集团在对奶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奶农之需,在奶牛改良、养殖 现代 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伊利集团的对农培训运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和沟通,所以受培训者感到满意,对于主动要求学习的奶农,集团则组织其到示范户那里观摩和学习,来样板奶站居住生活一点日子,进行跟班学习。因此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涉农信息传递做到了应农所需,通俗易懂,样板示范。信息易被终主体接收。
(2)“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
与“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信息传播系统的传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 自然 经济 发展状况, 交通 及电力状况,文化 教育 状况,通讯、邮政情况,语言使用情况,媒介种类,媒介拥有量和普及率等等。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100%的乡镇已经完成 农村 电网改造,99.6%的村通电,97.5%的自然村通电;98.1%的村和88.3%的自然村通电话;87.2%的乡镇有邮电所。25.5%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1.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但是 网络 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宽带网络。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非物质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比如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引导,信息传播的氛围等等。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运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指出,“在今后五年内,仍要把乳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继续建设大型乳业加工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则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起草《呼市奶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效带动了呼和浩特市奶业的发展,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目标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有关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涉农信息的管理传播交流过程和月的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实现涉农信息在传播始主体和传播终主体之间良性流动的多层次、复杂的有机职能系统。涉农信息传播就是由传播主体、中介、客体、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动态过程。在伊利集团、奶农、奶业专家大院、奶牛合作社、奶站,奶联社等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这些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
三、完善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建议
1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建议政府不断加大对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示范与引导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清理内外干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便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主体能够更加容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涉农信息;进而协助企业加强对各个信息节点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的管理。
2 重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组织传播是涉农企业——伊利集团与广大奶农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龙头,负责管理和维护多个信息结点的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质量。农户通常是通过伊利集团的技术服务部、奶站、专家大院、兽医站、奶牛合作社等信息结点组织机构的组织传播获取信息。组织传播中除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形式,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农村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可将示范基地和示范牧场作为培训基地召集周围邻居来这里集中培训,使伊利集团与农户问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为直接和频繁,更好提升传播效果。
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信息型奶农
本研究调查的农户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相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都市人而言,农民的信息意识明显滞后,敏感性不足。因此,政府应通过构建新型的农业和农村教育体系,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和引导奶农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奶农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具有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户 多结点 信息传播范式 伊利集团
我国农民在作生产经营决策时,面临着严重的信息不足。市场信息的缺失往往导致农户经营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或者产品卖不了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诞生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健康 发展 ,从而构建有效的双向传播模式,实现和谐的环形传播,最终可以消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从最初的“企业+农户”到最近的“企业+奶联社+农户”传播模式,伊利集团在“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发展道路上探索了多年。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范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使其进一步得到修正与完善,对推动新 农村 信息服务工作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内涵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概念的引出来源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企业+农户”主要是指是涉农企业通过合同形式与农户建立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提供一定有偿或无偿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或资金来换取农户农产品的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常被称之为“分包制”或“订单农业”。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现实中大部分是通过合同进行连结的,农户按合同规定生产农副产品。企业按合同规定收购、加工、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与“企业+农户”的生产组织活动相伴而生的,是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信息传播活动。众所周知,信息是一种网状结构。由众多结点和结点间的联系组成。这些在信息 网络 中连接信息流的结节之处被称作信息结点或者信息接点。信息结点将各种信息流联结成一个系统,是整个信息传播体系中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因此涉农企业与农户之间大量的诸如各种农业技术、农业政策、农产品市场等一系列与农民生计相关信息也是通过众多信息结点,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等信息渠道,最终使各种涉农信息实现在信源和信宿问的循环送达。
传播学理论一般认为,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组成的。在以往的传播过程研究中,传播常被看作由传播者到受传者的单向直线型运动,尽管有反馈机制,受传者仍被置于被动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的生产发展中,信息接受者其实具有和传播者同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播活动中可以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因此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始主体、中介、传播终主体之间有机联系,围绕涉农信息的传递、交流功能而构成的组织化的整体。传播主体通过信息传播系统提供的传播渠道及大量的涉农信息资源,来进行生产、传递、接收和利用涉农信息。整个传播系统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见图1)
从静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传播者(传播始主体)、传播客体、中介、受传者(传播终主体)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从动态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传播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协调,日趋和谐的演进过程。从纵向及时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由图中各环节构成的包含反馈效应的涉农信息传递(交流)系统。从横向及空间角度看,“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一个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为最终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而与其他系统配合的动态组织。
二、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构成
1 伊利集团和奶农同为传播主体
传播系统的主体就是传播者,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就一次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可分为始主体与终主体。随着一次传播过程结束,始、终二主体的角色或相互更换,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有序化,促使传播过程连续进行。
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主要是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为传播过程的一端,信息传播范围是奶农,奶站业主,养殖区业主,牧场业主等。当作为信源时,伊利原奶事业部和技术服务部通过技术服务队伍,报告和培训以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将市场、价格、质检、政策和技术培训等涉农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奶农。在传播过程另一端的广大奶农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结点将需求信息、咨询信息、个人信息等涉农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至伊利集团。(见图2)
2 伊利集团与奶农间多种形式的信息结点
农民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而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的伊利集团和广大奶农中间存在着以奶业专家大院为代表的科研第三方,以奶牛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自发合作组织,以奶站为代表的企农交易中介,以奶联社为代表的委托第三方等等多种信息结点。通过各种信息结点整合分散农户。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缩小单个农民与企业的信息差距,最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涉农企业服务农民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信息结点有: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
奶站与伊利集团签订供奶合同,伊利集团与农户之间通过奶站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是较为传统的信息结点。伊利集团将市场供求、价格、政策标准等信息通过组织传播方式传递给奶站,奶站再由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农户。农户通过人际传播向奶站提供个人信息和咨询信息来获得伊利集团的奶款以及技术培训。
奶牛合作社是收集奶农需求信息,获取技术信息、 法律 政策信息、市场价格信息,并整合这些信息资源,向涉农企业传播,争取农民话语权的重要信息结点。涉农企业往往会对这些根据奶牛合作社传递的信息对自身发布的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有利于实现涉农企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与农民为信息传播主体的“自下而上”信息传播的有效对接。
奶业专家大院是具有监督协调和科研协助意义的第三方组织。专家大院的运营机制是由政府牵头,专家指导,逐步融入市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目标是要发展成科技型企业,实现市场化经营,将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因此奶业专家大院作为信息结点,更多的是收集和传播农业奶业的服务信息,信息传播方式有:上门服务、电话等一对一人际传播;网络远程培训,举办培训班等组织传播。
奶联社是针对“公司+奶站+奶农”养殖模式的出现的问题,而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生产经营模式。奶联社以强大的信息投入能力和获取、交换信息的能力可以整合并取代传统奶站、奶牛合作社以及奶业专家大院,使三者合一,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的信息素质不高,信息意识淡漠,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主动发布信息的“失语”等以往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极大地降低了涉农 企业 信息传播和信息管理的威本。其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 科学 化的奶牛养殖,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原奶质量,推动实现社会、农民和涉农企业的三方共赢。
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是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 发展 过程中在不同阶段不断 总结 经验和修正的成果。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在本质上都体现了韦期特利一麦克莱恩中介模式中c扮演的中介角色。各种形式的信息结点作为伊利集团和农户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间环节,是传播渠道的角色c,是守门人。因此干预着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在信息传递中进行着组织协调。作为联系企业与农户的信息结点,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伊利集团与奶农双方的传播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奶站,奶牛合作社,奶业专家大院和奶联社等中介(信息结点)使涉农信息在整个传播范式中的良性流动来实现的。
3 其他要素:客体、环境和目标
(1)“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
“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客体即是传播内容。根据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农民最需要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依次为:疾病处治和防疫信息69%,先进养殖技术信息61%。惠农政策信息40%,良种供应和配种信息39%,饲料供应信息3l%和原奶市场行情10%(见图3)。传播学上强调传受双方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要求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同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这就意味着始主体所传之涉农信息不仅要能被终主体理解,而且也正是终主体所需要的。伊利集团在对奶农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奶农之需,在奶牛改良、养殖 现代 化技术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伊利集团的对农培训运用通俗的话来表达和沟通,所以受培训者感到满意,对于主动要求学习的奶农,集团则组织其到示范户那里观摩和学习,来样板奶站居住生活一点日子,进行跟班学习。因此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涉农信息传递做到了应农所需,通俗易懂,样板示范。信息易被终主体接收。
(2)“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
与“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环境息息相关的是信息传播系统的传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传播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条件所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 自然 经济 发展状况, 交通 及电力状况,文化 教育 状况,通讯、邮政情况,语言使用情况,媒介种类,媒介拥有量和普及率等等。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的养殖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完备,交通便利。100%的乡镇已经完成 农村 电网改造,99.6%的村通电,97.5%的自然村通电;98.1%的村和88.3%的自然村通电话;87.2%的乡镇有邮电所。25.5%的乡镇有广播、电视站;99.0%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21.2%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但是 网络 基础建设比较落后,没有宽带网络。
所谓软环境。是指由传播系统所需要的各种非物质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比如政府的重视,政策的引导,信息传播的氛围等等。在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运行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计划指出,“在今后五年内,仍要把乳业作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继续建设大型乳业加工项目”。呼和浩特市政府则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起草《呼市奶业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效带动了呼和浩特市奶业的发展,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目标
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是由有关的信息人员、技术设备、涉农信息的管理传播交流过程和月的等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实现涉农信息在传播始主体和传播终主体之间良性流动的多层次、复杂的有机职能系统。涉农信息传播就是由传播主体、中介、客体、目标等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以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动态过程。在伊利集团、奶农、奶业专家大院、奶牛合作社、奶站,奶联社等要素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中,这些要素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并与传播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最终为实现信息传播系统的总目标——企业收益和农民增收的双赢而不断运动发展。
三、完善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建议
1 加强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管理,保障信息安全
建议政府不断加大对以“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发展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加大示范与引导的力度。同时,要积极协助企业清理内外干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便伊利集团“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的传播主体能够更加容易得到真实有效的涉农信息;进而协助企业加强对各个信息节点关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与反馈的管理。
2 重视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组织传播是涉农企业——伊利集团与广大奶农之间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中。伊利集团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龙头,负责管理和维护多个信息结点的信息沟通与传播的质量。农户通常是通过伊利集团的技术服务部、奶站、专家大院、兽医站、奶牛合作社等信息结点组织机构的组织传播获取信息。组织传播中除了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外,还可以借助大众传媒和人际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形式,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在人际传播中,农村意见领袖的作用不可忽视。同时,可将示范基地和示范牧场作为培训基地召集周围邻居来这里集中培训,使伊利集团与农户问的信息交流与互动更为直接和频繁,更好提升传播效果。
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信息型奶农
本研究调查的农户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相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都市人而言,农民的信息意识明显滞后,敏感性不足。因此,政府应通过构建新型的农业和农村教育体系,精心安排培训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和引导奶农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奶农的信息意识,使他们实现由“传统农民”向“信息农民”的转型,具有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让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涉农企业与农户间多结点信息传播范式”根植于广大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新闻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