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分析和研讨
一、认清虚假新闻的本质和产生原因
所谓虚假新闻就是那些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伪造、歪曲事实,带有虚假成分的新闻报道。虚假新闻可以从新闻观、新闻伦理、新闻采编三个层面来分析理解。从新闻观层面看,虚假新闻是新闻报道者离开客观真实,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按照他人的意志而播发的新闻报道;从新闻伦理层面看,虚假新闻是新闻报道者违反职业道德,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故意捏造、歪曲或夸大新闻事实而播发的新闻报道;从新闻采编层面看,虚假新闻是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新闻要素或新闻事件的细节与新闻事件的客观真实不相符合的新闻报道。综合上述三个层面的分析,虚假新闻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新闻报道者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任意凭借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新闻要素或细节与客观事实不符。这就是虚假新闻的真实本质。
虚假新闻的产生由来已久,已然成为新闻界的“毒瘤”,对新闻事业发展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探究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新闻机构层面和新闻从业人员层面两个方面来考量。
在新闻机构层面产生虚假新闻的主要原因有,媒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国家新闻法规不够完善、媒体内部对虚假新闻的约束机制和惩治措施不健全、采编流程管理不规范等因素。
媒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媒体的上级部门和领导把媒体视作他们的“吹鼓手”,使一些新闻报道充斥着“假大空”的内容,只讲成绩不讲问题。这些新闻报道使受众产生了一种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新闻的真实性不能得到保证,虚假新闻不时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规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行为,媒体内部对虚假新闻的约束机制和惩治措施也不够完善,这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机构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虚假新闻约束和惩戒机制,一些新闻机构为了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或者因为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对部分虚假失实报道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客观上纵容了虚假新闻现象。
采编流程管理不规范。一些新闻机构在记者采访新闻事件、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等采编流程管理方面不规范,加之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媒体一味追求争抢首发新闻、独家新闻,在抢发首发新闻、独家新闻过程中,仓促之间缺乏对新闻事实的审核,或把关不严,使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不符,给虚假新闻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在采编可读性较强的新闻时,媒体为了迎合部分受众喜欢轻松阅读的需求,把严肃新闻包装成娱乐轻松的内容,或刻意制造新闻卖点,或夸大新闻事实,或恶意炒作,使新闻报道日益产品化和消费化,容易让虚假新闻钻空子。
在新闻从业人员层面产生虚假新闻的主要原因有,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正确的新闻观,职业道德缺位,为个人名利主观编造虚假新闻,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或过分依赖不可靠的信息源,采访不实不细,编校环节审核不严格不细致等方面。2007年7月,北京某电视台播出的虚假新闻“纸馅包子”便是一个典型案例。“纸馅包子”虚假新闻的始作俑者为了追求工作业绩,报道所谓“爆炸性新闻”,蓄意制造虚假新闻。这条虚假新闻经各地媒体转载传播,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或过分依赖不可靠的信息源,采访不实不细,编校环节审核不严,极易产生虚假新闻。新闻采编的首要环节是要有一定的信息源,信息源的准确可靠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信息源真实性的鉴别、审核,如果对信息源缺乏鉴别力或过分依赖不可靠的信息源,记者采访不实不细,编辑审核把关不严,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虚假新闻的产生。
二、虚假新闻带来的严重危害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与真实背道而驰的虚假新闻不仅给报道对象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降低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声誉,危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进而损害新闻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从各类虚假新闻发生的情况看,虚假新闻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虚假新闻给报道对象和相关产业带来负面影响。在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的虚假新闻中,报道对象是虚假新闻最直接的受害人,他们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权益会受到侵害。而以相关产业为报道对象的虚假新闻,则可能会对产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例如2005年的国产啤酒“甲醛门”虚假新闻事件,造成国产啤酒销量直线下滑,股市中啤酒股板块集体暴跌,国产啤酒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
虚假新闻危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新闻媒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媒体的公信力是建立在新闻真实性基础之上的,媒体的生存和发展是以广大受众的信任为基础的。只有如实报道客观事实、真实反映现实生活,充分满足广大受众获取各类真实信息的需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肯定,才能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虚假新闻就是对新闻真实性的破坏,进而危害媒体的公信力。虚假新闻尤其是失实严重的虚假新闻一旦被揭露出来,刊播虚假新闻的媒体就会成为其他媒体报道和社会关注的对象,直接挫伤受众对刊播虚假新闻报道的媒体的信任,进而动摇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
虚假新闻侵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媒体传播来实现。而虚假新闻传播不正确的信息,不仅侵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且存在误导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可能。此外,虚假新闻还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社会的正常运行依赖于信息有效的传播,正确、良性的信息传播能有效引导社会公众,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而虚假新闻传递的虚假、错误信息却极易误导社会公众,严重的甚至会给社会公众造成大面积的恐慌,进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预防和治理虚假新闻的对策措施
针对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要预防和治理虚假新闻的产生,可以从新闻从业人员层面和新闻媒体机构层面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在新闻从
业人员层面预防和治理虚假新闻。一是新闻从业人员要强化自律约束,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增强坚持真实性原则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新闻观,自觉地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原则与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正确的职业行为,在新闻采编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二是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精神。在当今信息高度综合化、专业化的时代,新闻报道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新闻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加强经济、科学技术、法律法规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掌握基本社会科学方法,成为“一专多能”的“杂家”,让“内行人觉得不外行,让外行人觉得很内行”,在新闻采编实践中提高分析辨别虚假新闻的能力,不让虚假新闻从自己的手中过关。
在新闻媒体机构层面预防和治理虚假新闻。一是要加强内外部环境管理,强化产生虚假新闻的管理措施,用制度化的办法对虚假新闻“零容忍”。要完善新闻从业人员采编从业资格制度和采编活动信用录体系,建立严格的新闻采编人员准入、退出机制和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将治理虚假新闻作为对新闻从业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制造虚假新闻的新闻采编人员根据情节予以相应惩罚,直至取消其从业资格。同时,要建立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培训机制,对新闻采编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业务能力考察,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坚持采编与经营分离的管理制度,防止新闻媒体机构的经营活动干预和影响新闻报道,保证新闻采编活动的独立性,确保采编人员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采编新闻报道;引进社会监督机制,从新闻工作者协会、高校新闻院系、相关部门、热心观众读者中聘请相关人员担任监督员,设立和公布虚假新闻投诉举报渠道和平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社会各界对所有新闻稿件的真实性进行评判和监督。对违反规定、制造和发布虚假新闻的从业人员严肃查处,使新闻人员在采编工作中不敢造假、不能造假。
二是要加强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采编流程管理制度。在采访环节,媒体要求新闻采访人员必须坚持三项原则:亲临新闻现场原则、采访认真细致原则和平衡报道原则。新闻采访人员只有亲临新闻现场或与新闻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交流,才能最直接地获取反映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真实性的第一手材料,否则极易产生虚 假失实新闻。在采访过程中,新闻采访人员要认真细致,作风扎实,不仅要通过采访全面、真实的了解新闻事件,而且要核实掌握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素和相关细节。此外,在采访涉及两方或多方争议的新闻事件时,采访人员要坚持平衡原则,采访到所有有争议的各方,不能偏听偏信。在编辑环节,媒体应加强编辑工作流程管理,强化编辑对虚假新闻的把关意识。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要对新闻要素持有怀疑态度和质疑精神,认真细致核对新闻报道各要素的准确性,对有疑问的新闻要素应及时要求稿件采写人员再进行核实,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准确。
(作者单位:滁州日报社)
上一篇:精品汽车图书的选题策划探讨
下一篇: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