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农村科普存在的问题及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5 09:41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9亿人,农村科普工作是我国科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早期处于封建社会,因此早期的农村科普工作重点是反封建迷信和推广农业技术生产知识。进入20世纪,农村科普工作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我省大部分农村由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和半文盲率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绝大部分。这不仅制约了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传播速度。另外,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科普投入相对偏低,再加上人才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科普已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科普教育已成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最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索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相适应、与农村地区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科普机制,更好的促进我省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科普;科学素质;前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6-0021-02
  科普作为科学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进一步突出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基础性,让科普活动更多地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生产、走进生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坚持把抓科普工作放在与抓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支持科协、科研、教育等机构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为实现到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对更多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思想,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科普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这也为当前我国农村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项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本领,促进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全面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馆也通过了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推动了农村科普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发以“体验科学”为主题的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共享,将先进展教资源走出科技馆,为科技馆建设薄弱地区的广大公众服务。通过科普大篷车举行流动科技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的“三进”活动。以及参加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学校开展科普活动月活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在贵州四个站点巡展期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展览每到一地,都得到当地群众和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让许多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孩子们感受了科学精神,体验了科技的魅力,开阔了眼界。同时通过举办各类面向公众的科普主题讲坛报告活动。邀请著名专家、教授作为主讲人,传授各类农业新知识,和提高农产品高效、高产的措施,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这些都展示了农村科普的前进和发展,农村科学普及受到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特别在发达国家农村科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19世纪就开始大力推进农村科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村普及宣传科学知识,向农民展示科学技术的大好未来。20世纪后,又将农村科普活动与商业结合起来,利用新闻媒体称为主要的科学传播机构,利用信息化快速推动农村实施科普教育。日本二战以后能够快速赶上欧美先进国家,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其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普等基础科技教育。
  所以重视农村科普教育刻不容缓,当前农村科技普教育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村科普工作机构与科普对象沟通不够,自身队伍建设和信息更新周期也不够。科普推广方式多为单向的、被动的,没有形成互动机制,没有真正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农户的真实需求;大多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较低,进一步限制了农户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科普平台得到科普教育;农村科技制度不完善,农村科技成果产出多但转化少,加上农民自身原因,使得很多科学技术无法有效推广,科技成果无法转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农村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前进和发展。
  第一,专项经费是确保农村科普教育的重要保障,应进一步加大农村科普的经费投放。通过充分调动企业、民间组织和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如企业的科研项目经费、红十字会的医疗救助经费等。
  第二,针对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专职科普人才缺失仍然较为明显,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立,针对农村科普专职人员培养的要求,在一些地方对符合条件的人员,降低进入高校的门槛,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回到家乡进行农村科普工作。
  第三,发挥网络这一资源共享优势,使农民可以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条件下通过网络搜集农村科普的有关信息,借用网络平台,还能进行相互交流和经验共享,进一步提高农村科普的工作效率。主要应从科普网络建设、科普网络意识和手段着手。加强领导,推动农村网络的开通和覆盖,并通过“科技周”、“科技下乡”、“科技讲座”等方式进行网络科普这一新兴方式的宣教,让农民意识到通过网络科普能更快更有效的走上致富的道路。
  第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农村科普组织。开展“科技进社区”活动,把农村作为重点来普及,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模,由点及面逐步开展。另外,可以加大在农村的的基础设施投入,比如兴建小型科技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把农村科普办在社区,方便了广大农民,更有利于他们走近科学、了解、学习和掌握科学。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各自特点、需求,进行定制式讲座与交流。
  农村科普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科学素质和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深深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度。同时,农村科普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民俗所在的农村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问题,因此农村科普又是在不断的问题中前进和发展,这就对农村科普工作人员提出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要求。农村科普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推进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瑞.“充实农村科普内容促进新农村建设”.海峡科学,2012(3).

上一篇:微信:精准化营销的制胜利器

下一篇:移动APP对用户体验的关照维度的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