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时事评论文章 篇四

发布时间:2024-01-22 18:43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如果从课程与教材等顶层设计方面反思,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制订出高中学生思辨能力要达成的明确而系统的目标,更没有具体的实施建议。教材专家、学者们也乐得省去组织编写配套教材之烦恐怕是主要原因。多数一线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不知要教什么、该怎么教;大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都少有接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确乎成了不少语文教师心中难以排解的伤痛。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专家乃至一线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正着手寻求解决的办法。但课程与教材等顶层设计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勇敢尝试。

从笔者的实践看,每周开设一节“时评鉴赏”课,不失为一种培养高中学生思辨能力,点燃学生思辨火花的有效抓手。

这里所说的“时评鉴赏”课,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时评,进而训练片段写作,逐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种课型。

“时评”是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对于新近发生的国内外热点事件的评论文章。之所以选择“时评”作为鉴赏素材,一方面是由于它所独具的有别于传统经典文本的时新性,能够让学生产生真切感、新鲜感,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和鉴赏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时评”作者一般都有较为深厚的议论文写作功底,文章处处充满思辨的智慧,易于让高中生乐于探讨并学习作者分析论证的高妙之处。之所以安排每周一节,是因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循环往复的体验和训练才能完成。

每一节“时评鉴赏”课,教学方式、步骤当然要根据实际灵活安排,以下是笔者“时评鉴赏”课的常规设计,供各位同仁参考:

【课前准备】

1.精选时评。教师从诸如《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权威报刊挑选针对某一热点事件的一两篇时评。

注意几点:一是热点事件的时新性,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二是热点事件的贴近性,要尽可能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三是时评文章的思辨要适度,必须有较为凸显的高中生“跳一跳”就可以借鉴的思辨特点;四是时评文章的篇幅要适当,一般1000字左右,与高中生作文要求的字数相当。

2.印制时评。教师将精选出的时评按学生数印制好相应份数。

3.预设鉴赏重点。教师反复阅读时评文章,预设学生可以从中借鉴的思辨特点,以此作为鉴赏重点。

【鉴赏步骤】

1.回放热点事件(视频或PPT)

2.评议事件行为

组织学生讨论(以4-6人学习小组为单位,下同),对于“事件行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看法,某种看法可以从哪些角度论证,某一角度可以运用哪些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依据“事件行为”拟出一个辩题,在自选的基础上,将全班各组分为“正方”“反方”和“中立方”三方,要求找出支撑己方观点的理由并作简要阐述。

小组讨论后,抽查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或用实物投影仪书面展示)。

评议事件行为,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去思考、评议,为后面的“鉴赏时评文章”作铺垫,这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思辨实践。

3.鉴赏时评文章

①分发时评文章。

②学生自主阅读。与前面的辩论、交流相对照,找出文章最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或存在的不足,做好标记。

③小组集体讨论。小组成员逐一发言,小组代表作好记录,形成共识。

④提交班级交流。抽查部分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4.点拨鉴赏重点

教师根据预设及课堂生成的情况,着重点拨文章凸显的思辨特点,适时补充相关的思辨知识。

5.熟读精彩句段

学生熟读自己认为精彩或凸显文章思辨特点的句段,进一步加深体验。

6.训练片段写作

学生根据交流、辩论及鉴赏情况,确立自己的观点,运用所学的思辨方法,写一段阐述性文字,200字左右。各小组推荐一精彩片段,全班交流。

上一篇:社会热点论文 篇三

下一篇:社会热点论文 篇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