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众体育工作。在建国初期,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至今仍然是指导大众体育工作的纲领。自此以后大众体育工作如火如荼开展起来。邓小平曾指出:“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体育,体委应该在这方面做好。”江泽民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大众体育的重要性。
建国60多年来,我国大众体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09年,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各类体育场馆有近90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了1.04平方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居民占总人口的29%。我国运动员已获得了2310个世界冠军,1195次创超了世界纪录。
大众体育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1995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谢计划纲要》,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全民体育运动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视,对增强大众体育建设意识,兴起体育健身热潮,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的素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注重学生素质教育,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实施了《劳卫制》学生体育标准制度;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施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学生体质测定标准》,使得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改革开放后,国家又先后颁发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这一系列制度,还于2002年在全国试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学生体质的增强,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也为大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我国始终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青少年健康的体魄是维持中华民族旺盛生命的基础,学校教育要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一核心理念的提出,为学校体育教育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对于培养学生形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又在学校中全面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将大众体育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二、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
电视文化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产生发展的。我国电视文化产生的比较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进入了繁荣阶段。
我国的第一个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晚上7时开始试播,当年9月转为正式播出。该台所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口菜饼子》,因当时条件有限,只能采取直播方式。1961年8月播出相声专题节目《笑的晚会》,在观众中引起反响。因当时拥有电视机的数量毕竟是少数,因此,产生的反响也只是在少部分人中。这时期的电视文化正处于萌芽阶段,还不是独立的电视文化,所播出的各类节目只不过是屏幕上的“戏剧”,是按照戏剧排练演出的原理进行创作的。也没有专门的电视报刊,供大家交流和研讨。“文革”期间,国家文化惨遭屠戮,刚刚萌芽的电视文化也不能幸免,全国各地电视台曾一度停止播出。其后虽然恢复播出,但是其播出的内容也是为了满足文化大革命的需要。这一时期所播出的文艺节目多是为当时政治服务,宣传意味浓重、缺少生活气息、表现形式单一,主要是“样板戏”和《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所播出的《电视新闻》和《电视讲话》也多数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在恢复后仍然没有完全成型,表现出匮乏的特征,完全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活动,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复苏,电视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的迅速普及,电视文化作为最能反映社会潮流的文化形态之一,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以其即时性、视觉冲击性、时尚性等特征,迅速超过其他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媒介,成为传媒的领头羊和主力军。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内容应有尽有,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与电视文化繁荣景象同步的是,电视节目的各类评奖活动也相继举行。例如,在电视文化史上极负盛名的“飞天奖”“星光奖”“百花奖”等。后来因各类电视节目的不断增加,主持人数量也猛增,为褒扬功绩卓著的主持人,又专门为主持人设立了“金话筒奖”。
20世纪90年代至今,电视文化进入了发展期和繁荣时期,不同形式的电视节目应接不暇,尤其是近几年,各类娱乐节目的风行,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极少数的娱乐节目不惜出奇招,甚至违背公序良俗,国家不得不连出禁播令,人民大众也为此颇有微词,但这并不是主流,电视文化高举弘扬主旋律的旗帜,挖掘优秀的文化作品,自觉抵制低俗之风,提高了电视的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为建立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三、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战略
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协同发展由来已久,自从电视媒介出现以后,电视对大众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体育也为电视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为电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在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更加辉煌灿烂的今天,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的协调发展的道路会更为开阔,研究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战略,将会为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的共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创新思维理念,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认识从不符合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协调发展的条条框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大胆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协调发展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协调发展内容的积极成果,更新观念、冲破束缚、改变陈规,以国际化的视野、前瞻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战略思维,推动大众体育和电视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
实现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新的协调发展,关键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加快大众体育和电视文
化发展最有效的方略。具体来说,二者的协调发展首先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改革融资渠道,减少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性作用,要敢于向外来资本、民营资本和民间资本开放。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结合方面除了对新闻和宣传方向的掌控外,其他方面的领域,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等形式吸纳外来资本及其他形式的资本,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探索集团化的经营路子,建立体育与电视传媒共同经营的集团,成立合作公司,做大做强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共同体,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创新合作形式,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
要将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有效协调起来,其合作形式非常重要,大众体育要充分利用电视文化挖掘体育资源,电视文化也要通过大众体育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赛事合作、活动直播、组建股份制合作体等,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以创办、主办或者承办、联办以及协办丰富多彩的大众体育活动和群众便于参加、乐于参加的大型群众性竞赛活动,精心组织各类民间体育表演等,构建双方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努力在双方合作业务上有大的拓展。
(四)创新合作内容,推动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协调发展
实现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合作共赢,大众体育应该按照电视文化发展的要求对传统的体育模式进行创新。目前电视已进入以内容取胜的时代,无论是大众体育,还是电视文化都应该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以及审美情趣的新变化,加大新的大众体育活动的创作力度,加强体育活动规划和电视宣传规划。电视文化应该注重大众体育题材的创作,在节目直播、体育题材影视剧、文艺片、纪录片、动画片、网络视频的创作生产方面,推出更多体现大众体育精髓、反映时代精神、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提倡体裁、形式、题材、手段多种多样,推动观念、内容、流派、风格、表现手法创新,通过对电视元素的灵活运用,增强大众体育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展示大众体育的新气象,展示民间的体育文化风貌,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文化需求。
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都是与人民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共生共赢的关系,实现了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协调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协调发展之路正当其时,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创新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等,做到不故步自封、不作茧自缚,不自满僵化,一定会实现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比翼齐飞,实现大众体育与电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1]彭国元.电视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珂,等.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3]高虹.体育与媒体互动影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